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課 「異膚治療大調查」導入德國經驗

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課 「異膚治療大調查」導入德國經驗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紅癢抓不停,真的好難受!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用藥至少十多種,相較於病人被動接受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設計全台第一份異膚大調查問卷,目標讓病友接受治療時,同時瞭解該項治療的原因、目的、好處,以及日常照護的注意事項。理事長朱家瑜導入德國經驗,表示:「治療型衛教是醫病共享決策的基礎,強調醫護夥伴站在一起,共同面對疾病,」

異膚用藥多元 病友是否滿意、有無換藥呢?



異位性皮膚炎會反覆發作,讓病友困擾不已,平日細心照護肌膚和用藥不可忽視。從擦的外用藥膏、吃的抗組織胺、免疫抑制劑、小分子藥物,以及注射生物製劑等,治療用藥至少十多種;然而,病友對治療效果是否滿意、會不會常換藥呢?

提及調查初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醫學界普遍重視藥品療效、副作用等議題,卻鮮少了解病人對治療是否滿意、是否有其他共病、罹病對於生活品質有何影響,也不清楚病人是否有換藥。因此,病友協會進行以病友為主體的問卷調查,「瞭解現況,才能知道我們哪裡做得不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一線治療準則:「擦」類固醇、「吃」抗組織胺



異膚現已有不少治療新藥,但朱家瑜舉例,不少初次就診的病人仍然不知道,以為還是要吃類固醇,「長期以來我們不斷強調,不是吃類固醇,而是擦類固醇、吃抗組織胺,這是異膚的第一線標準治療方式,但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可見醫療資訊仍有落差,需要一再提醒。」

此份「異膚治療大調查」可分為病史、治療、共病、患者評估目前嚴重程度,以及對治療是否滿意等面向。問卷羅列出9種口服藥,6種外用局部藥膏,詢問病友是否有接受過照光治療,或者服用中草藥、尋求其他民俗療法等,每次僅需花10分鐘勾選即可完成。此調查每3個月固定填寫1次,將追蹤2年的連續性調查,預估2024年可公布問卷初步結果。

全台異膚治療調查問卷表

除了問卷調查,協會近日也推出「異膚小學堂」免費線上學習課程,都是以「治療型衛教」TPE(Therapeutic Patient Education)」為核心,邀請國內6位皮膚科名醫拍攝學習影片,包括認識異膚、保濕與照護、局部治療、全身性治療、飲食與生活保健、身心調適等6大面向的專業解說,希望病友與照顧者對異膚能有更深入的認識,掌握穩定控制異膚的要訣,減少復發。

異膚小學堂開課囉

台灣推動 亞洲第一個治療型衛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治療型衛教可幫助病人獲得或維持以最佳方法應對慢性疾病所需的技能,內容涵蓋一連串有系統的活動,包括心理社會支持、讓病友充分理解疾病來龍去脈與照護方式、醫療院所的標準治療程序,以及對待健康與疾病的生活行為等。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