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人睡眠問題、日夜節律失調怎麼辦?「這方法」可改善並降低譫妄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不少人都有住院的經驗,過程往往難以得到適當的休息,由於本身身體不適、整日臥床、電解質不平衡等疾病因素,以及環境影響,容易造成病人日夜顛倒、作息混亂,更容易造成睡眠障礙、日夜節律失調等狀況。
輔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劉偉倫醫師表示,尤其加護病房,大部分沒有窗戶,治療及監測作業較密集等,的確容易影響病人休息,而沒有好的睡眠又會加強疼痛感與不適、影響病痛的恢復時間,病人也會因為沒有充足的睡眠而產生負面情緒、躁動等,甚至會產生「譫妄症」。
睡眠、日夜節律失調恐「譫妄」 影響治療、健康
劉偉倫醫師表示,譫妄症為急性發作,通常病人會突然間對人事時地物混淆、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法好好對談、情緒激動等,甚至會產生幻聽、幻視。
病人若因譫妄症而情緒激動、出現幻聽幻視,可能會自己扯掉管路、對醫護人員大吼大叫、無法配合打針、給藥等治療,造成治療延誤甚至有可能做出傷害自己的危險舉動。
此外,劉偉倫醫師提到,其實譫妄症很多人認為是「腦衰竭」的前期症狀,因此病人若出現譫妄症狀要特別小心,可能代表他原本的疾病沒有控制得很好,反而出現新的變化。
該如何改善住院病人睡眠、日夜顛倒問題並預防譫妄症的發生呢?劉偉倫醫師提到,改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3步驟改善睡眠問題 藥物使用安眠藥非首選
現在也有許多研究指出,在加護病房的病人如果出現譫妄,其預後會受到明顯影響。因此,劉偉倫醫師表示,住院病人最好要避免譫妄的發生,如果已經產生睡眠或日夜節律失調,應先依以下3步驟進行改善:
步驟一、先避免睡眠問題、日夜節律失調發生的原因:
- 疾病因素(如:本身疾病影響、電解質不平衡等),持續治療、控制
- 改善環境因素方法:
步驟二、使用營養保健品(如:褪黑激素)幫助睡眠
步驟三、使用藥物幫助睡眠: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