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治療乳癌水腫又疲勞 這樣做復健動作擺脫不適!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乳癌是目前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治療時常經歷包含局部切除及淋巴結手術、放射治療、化療、賀爾蒙治療等,會帶來疼痛、組織沾黏及肢體活動度下降、淋巴水腫、疲勞和抑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復健科診所院長林杏青與物理治療師張晏甄表示,由於乳癌及早篩檢及治療方式越來越成功,癌症存活率逐年增加,能夠改善生活功能品質的復健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適當的運動與復健有助於改善不適。
乳癌患者該做甚麼運動?
專家表示,如同所有慢性疾病的運動處方,乳癌患者應兼顧心肺有氧運動、阻力(重量)訓練及伸展運動。若有手術,物理治療應從術後第1天開始進行溫和漸進的運動練習,從漸進的伸展、疤痕按摩,到漸進式的阻力訓練,通常術後4到6週左右的時間可以從1公斤左右的負重練習漸進。
許多人可能擔心負重訓練會導致水腫加劇,但有別於早期的觀念,目前較新的研究結果多指出,阻力訓練只要漸進得宜並不會加重淋巴水腫,又可以改善肢體關節僵硬、改善疲勞、生活品質、提升心理健康,也減少其他慢性疾病,因此值得在專業人士引導下進行訓練。
乳癌相關的賀爾蒙治療可能會有肌肉骨骼關節疼痛的相關副作用,適度的運動訓練也有助於改善這類疼痛,同時透過各種物理儀器治療(如電、熱療等)、藥物、注射治療降低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賀爾蒙治療可能帶來骨質疏鬆等副作用,雖然運動有助於改善骨質疏鬆,但骨質疏鬆患者的運動強度形式一定要適當,尤其避免過度擠壓扭轉脊椎和髖關節。
淋巴水腫怎麼辦?
淋巴水腫可能在手術或放射治療後直接發生,或者幾個月甚至幾年後發生,若進行手術合併淋巴結廓清,高達5成的機率會發生淋巴水腫。根據美國癌症協會2017年的指引建議,淋巴引流徒手治療、壓縮綁帶、低能量雷射對於緩解淋巴水腫有幫助,可減少僵硬、腫脹、促進淋巴流動。此外,氣動壓縮式的物理治療儀器也有助於降低急性淋巴水腫。物理治療中的整合型淋巴消腫治療(CDT),目的是減緩淋巴水腫,降低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並且教導病人居家自主照顧,來達到「預防」反覆腫脹的問題發生。
CDT的4個主要內容如下,其中物理治療師主要能提供徒手淋巴引流治療以及運動治療。
1.徒手淋巴引流術
2.皮膚護理
3.壓力治療
4.運動治療
1.徒手淋巴引流治療:
進行淋巴引流時,會依據淋巴系統的回流走向,搭配輕柔且有節奏的按摩手法,來達到有效的消腫。以右側乳癌切除(右手淋巴水腫)的案例為例。先將頸部淋巴結做清空,最後才將患側水腫遠端引流至近端做回流。
▲頸部淋巴結清空。(杏仁復健科診所提供)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