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控制注意低血糖,留意相關症狀避免昏迷甚至死亡!

空腹血糖多少才標準?多少以下算低血糖?
全台糖尿病人口逾200萬人,控制血糖除應維持糖化血色素在7%以下,更要避免發生低血糖意外與猝死風險。然而國人對低血糖標準及症狀認知仍不普遍,一旦嚴重低血糖症狀急猝發生,有可能危及性命,病人及家屬需特別注意。
松山班廷建興建興診所李建興院長指出,一般情況下空腹血糖標準值為80至120之間,惟此標準適用40至50歲間的年輕糖尿病族群。倘若為高齡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低於80以下,容易發生明顯低血糖症狀,因此年長患者的控制標準可以放寬為90至130。
李建興院長進一步解釋,低血糖在醫學上有嚴格的定義,除了有頭暈、飢餓、手抖、心悸、冒冷汗、昏迷等低血糖症狀外,必須測量血糖值確認低於70以下。李建興院長表示,國人可以採用「50、70、90」三數字來區隔嚴重程度,血糖低於90以下通常以飢餓感而為。低於70以下會出現前述典型低血糖症狀。一旦低於50有可能發生意識混亂,昏迷與死亡率皆大幅提升。醫師提醒,低血糖的發生有可能與糖尿病用藥有關,患者務必定期回診,以利醫師調整藥物,減少低血糖風險。
血糖達標又不低血糖?腸泌素有何優勢?
隨著糖尿病藥物發展,口服與針劑都有能同時控制血糖且避免低血糖發生的治療方式。李建興院長說明,要避免低血糖發生,現在也會使用腸泌素,其機轉有兼具降血糖、抑制食慾、抑制胃排空、改善體重、不易低血糖等優點。李建興表示,腸泌素相較以前的治療「更加聰明」,可以在血糖較高時才會發揮降血糖作用,當血糖穩定後就不再讓血糖下降。
李建興提醒,糖尿病人務必固定量測血糖並加以記錄,警覺自己是否有低血糖現象。也要定期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藥物,才能維持血糖穩定,減少低血糖機率。
-
新聞關鍵字:
糖尿病
‧ 低血糖 、 血糖 、 發生 、 症狀 、 以下 、 李建興 、 糖尿病 、 低於 、 控制 、 避免 、 標準 、 院長 、 昏迷 、 空腹 、 50 、 90 、 70 、 醫師 、 藥物 、 腸泌素 、 注意 、 維持 、 風險 、 國人 、 嚴重 、 建興 、 80 、 糖尿病人 、 患者 、 表示 、 提醒 、 務必 、 定期 、 回診 、 調整 、 減少 、 治療 、 抑制 、 穩定 、 是否 、 留意 、 相關 、 死亡 、 全台 、 人口 、 200 、 萬人 、 除應 、 糖化 、 血色素‧ 務必 、 標準 、 減少 、 是否 、 以下 、 昏迷 、 腸泌素 、 定期 、 醫師 、 發生 、 國人 、 班廷 、 血糖 、 興建興診所 、 糖尿病 、 避免 、 表示 、 院長 、 提醒 、 回診 、 抑制 、 李建興 、 控制 、 嚴重 、 松山 、 注意 、 藥物 、 調整 、 低血糖 、 症狀 、 風險 、 患者 、 治療 、 維持 、 穩定 、 低於‧ None
- 新聞來源:每日健康
- 更多健康新聞 »
‧
低血糖
、
血糖
、
發生
、
症狀
、
以下
、
李建興
、
糖尿病
、
低於
、
控制
、
避免
、
標準
、
院長
、
昏迷
、
空腹
、
50
、
90
、
70
、
醫師
、
藥物
、
腸泌素
、
注意
、
維持
、
風險
、
國人
、
嚴重
、
建興
、
80
、
糖尿病人
、
患者
、
表示
、
提醒
、
務必
、
定期
、
回診
、
調整
、
減少
、
治療
、
抑制
、
穩定
、
是否
、
留意
、
相關
、
死亡
、
全台
、
人口
、
200
、
萬人
、
除應
、
糖化
、
血色素
‧
務必
、
標準
、
減少
、
是否
、
以下
、
昏迷
、
腸泌素
、
定期
、
醫師
、
發生
、
國人
、
班廷
、
血糖
、
興建興診所
、
糖尿病
、
避免
、
表示
、
院長
、
提醒
、
回診
、
抑制
、
李建興
、
控制
、
嚴重
、
松山
、
注意
、
藥物
、
調整
、
低血糖
、
症狀
、
風險
、
患者
、
治療
、
維持
、
穩定
、
低於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