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也會影響寶寶!胎兒過大不等於頭好壯壯,婦產科醫師:容易衍伸 3 問題

妊娠糖尿病也會影響寶寶!胎兒過大不等於頭好壯壯,婦產科醫師:容易衍伸 3 問題

媽媽們在懷孕過程中,要足量攝取、飲食均衡,才能讓寶寶好好成長的同時也兼顧自己身體健康,否則體重偏離控制,容易引發妊娠糖尿病。婦產科醫師說明,妊娠糖尿病容易造成媽媽和寶寶雙重危險,若要避免,除了日常飲食的控制,學會自我監測血糖的技術也很重要。

妊娠糖尿病指的是準媽媽們過去沒有糖尿病史,但卻在懷孕過程中診斷出高血糖的疾病。目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孕婦可至妊娠第 24 至 28 週時,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以及早發現與治療。而國健署也統計,目前共超過 23 萬人做過妊娠糖尿病篩檢,初步發現異常率約 17.2%,約每 6 位孕媽咪,就有 1 位有妊娠糖尿病。

從數據看懂罹患妊娠糖尿病風險


千萬不可以忽視妊娠糖尿病的風險!國健署提及,妊娠糖尿病與孕產及周產期併發症風險有關,不僅影響孕婦本人,胎兒也會有影響。若從數據來看,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比起沒有的孕婦,罹患以下疾病和導致寶寶身體狀況的風險如下:
  • 妊娠高血壓:1.9 倍。
  • 引產(胎兒有問題或子宮環境不佳,孕婦需終止妊娠):1.4 倍。
  • 剖腹產風險:1.3 倍。
  • 早產風險:1.4 倍。
  • 胎兒過大:1.6 倍。
  • 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1.4 倍。

醫提醒:當心胎兒過大衍生 3 問題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黃建霈補充,尤其胎兒過大並不等於出生後頭好壯壯,其實會衍生 3 個問題,分別如下:
  • 虛胖:新生兒出生體重太重也代表他們心肺負擔重,容易造成後續肺部發育的不良、易喘。
  • 生產過程造成寶寶受傷:因為寶寶是巨嬰的緣故,導致孕婦產生過程較辛苦,胎兒則可能因擠壓而鎖骨骨折、肩難產、手臂神經受傷。雖然大多人長大後會漸漸痊癒、沒有後遺症,但成長若無伴隨任何疾病會更好。
  • 生產過程媽媽也受傷:生產過程媽媽可能會因為胎兒過大而需要緊急開刀,一旦緊急開刀,發生併發症的機會也更高,開刀傷口亦容易有感染風險。
  • 高危險族群務必篩檢與學會控糖 4 方法


    因此,為了避免妊娠糖尿病使母嬰雙方陷入危險,國健署建議孕婦一定要記得篩檢,檢查過程一共要抽 3 次血,分別是空腹 8 小時候、口服 75 公克葡萄糖 1 小時及 2 小時後。另外,家族成員有糖尿病病史、高齡、肥胖、曾經發生死胎、胎兒畸型、產檢發現胎兒過大、羊水過多等症狀的孕婦,為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血糖狀況。

    至於該如何控制妊娠糖尿病?國健署與醫師也提供穩定血糖的方法讓準媽媽與家人們參考。

    方法一:維持健康體重


    依懷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MI= 體重(公斤)÷ 身高 2 (公尺 2)〕進行整體熱量攝取的規劃,並視懷孕期間的年齡、活動量及體重增加情形進行熱量攝取的調整,相關的體重與熱量攝取等問題,建議可找營養師諮詢。

    方法二:均衡飲食


    適量攝取全穀雜糧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和豆魚蛋肉類,並多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糙米、燕麥等。且飲食儘量清淡又不影響食慾,避免加工或醃製食物;烹調食物宜採清蒸、水煮、涼拌等方式,養成孕期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

    方法三:適度運動


    適宜的運動頻率為每週 3 至 4 次,每次運動前先暖身 10 分鐘,接著進行 30 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像是走路、游泳等,再經過 10 分鐘和緩動作即結束運動。每次運動期間可穿插間歇休息,而運動過程中維持微喘、不渴、不熱為原則。

    方法四:監測血糖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