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細菌專家揭示細菌在生態與健康中的關鍵角色

許多人提到細菌,會立刻聯想到疾病、感染或是一些負面的形象,但事實上,細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是維持地球生態平衡的關鍵角色。慈濟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俊堯分享關於細菌的觀察與研究,讓我們重新認識這些微小生物。
細菌並非天生的壞人
細菌早在地球出現之前就已存在,並且在進化過程中與環境相互作用。因此細菌並不會特別針對人類,它們的主要目標是生存和繁殖。大多數細菌與人類的關係並不直接,只有極少數具備能夠突破免疫系統,對人體造成威脅的能力。事實上,細菌的進化和生存方式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是相互依存的。
很多人對細菌的形象存在誤解,因為它們肉眼無法看到。陳俊堯形容細菌的外觀,其實類似於一條極小的小香腸,直徑僅為 0.5 微米,約是常見香腸的 30 萬分之一。這些細菌還有的能夠通過鞭毛移動,像小香腸後面附著著長長的猴子尾巴。雖然細菌的體型小巧,卻充滿生命力,且在我們的環境中隨處可見。它們對我們的生活至關重要,卻經常被誤解為危險的存在。
細菌對地球生態的關鍵貢獻
細菌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不僅參與氧氣循環,還幫助分解有毒物質,維持自然環境的平衡。陳俊堯指出,若地球上的細菌消失,植物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動植物的食物鏈將崩塌,氧氣的製造也會大幅減少。這將使地球變成一個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細菌不僅促進了氧氣的產生,還有助於分解有害物質,使環境保持清潔。細菌與人類、動物和植物形成共生關係,共同維護地球的生態健康。
細菌與人類的深刻關聯
細菌與人類的關係比我們想像中更為密切。陳俊堯提到,人體內的腸道中充滿了細菌,這些細菌與我們的腸道細胞緊密相連,並且共同影響著我們的健康。例如,腸道中的細菌會產生短鏈脂肪酸,這些物質不僅影響能量代謝,還可能對胎兒的發育起到關鍵作用。事實上,細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比我們原來認為的更為深遠,甚至可能影響到小孩的成長過程。
細菌專家陳俊堯著作
《值得認識的38個細菌好朋友》獲得金鼎獎、Openbook好書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首獎肯定。《細菌好朋友2》獲得吳大猷科普獎特別推薦獎。珍惜身邊的 「細菌室友」
細菌不僅存在於外部環境,還在我們的皮膚、口腔、腸道等部位與我們共生。陳俊堯教授提醒大家,我們每個人都有無數個看不見的細菌室友,這些細菌在我們的生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應該更加珍惜和保護這些細菌。過度使用酒精消毒等方法可能會摧毀我們身上的有益細菌,從而削弱我們對病原體的抵抗力。因此,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細菌的平衡,而不是過度消毒。
細菌,這些微小的生物,雖然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它們卻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一環。通過正確認識細菌,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它們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並學會如何與這些 “細菌室友” 和平共處,讓它們繼續幫助我們維持健康和生態的穩定。
活動資訊
2026 微生物嘉年華會,將帶領全民探索微生物的奇幻世界,發現科學如何與生活緊密相連,也為學生開啟更多元的學習契機。活動時間:2026/1/17–18
活動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7樓
免費報名:https://www.mifun.com.tw/eventInfo
追蹤消息:https://www.facebook.com/microbiomefun?locale=zh_TW

文/劉一璇 影音/江宏倫
延伸閱讀:
- 記者:劉一璇
- 更多健康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