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 完成586例造血幹細胞移植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自1994年成立骨髓移植病房,並於同年成功完成首例骨髓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20多年來共累計完成586例造血幹細胞移植,包含異體移植345例、自體移植241例;尤其最近2年就完成超過100例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南台灣最重要的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
成大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由內科部血液科(負責成人病患)及小兒部血液腫瘤科(負責兒科病患)專科醫師,與感染科醫師、骨髓移植護理師、專科護理師、醫檢師、個案管理師、社工師、營養師、藥師、腫瘤心理師等專業人員共同組成,透過多專科、跨團隊緊密合作,提供血液癌症、造血功能異常及先天性免疫疾病患者,最安全、最優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成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李欣學醫師表示,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過程相當複雜,並有一定的風險,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前,傳統上病患需先接受高劑量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因有很高的毒性,過去能接受移植治療的僅限於年輕的患者。但對某些病人來說,這卻是唯一可以治癒或延長生命的治療方式。
李欣學醫師指出,近年來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進步快,過去擔心的年齡不再是問題,捐贈者來源也更多樣,且支持性照顧進步,不需過度害怕副作用及併發症,早期移植成功機率高。因此,在醫師診斷病情需要後,就應及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評估與準備,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像移植前若採用減低劑量的化學治療,可以在療效和副作用之間取得平衡,讓更多年齡較大的病患也有成功移植的機會,像在成大醫院的個案中,年齡最小的是出生60天大的嬰兒、最大的70歲,實際已有多名65歲以上的患者成功接受幹細胞移植。因此,如果病情需要,身體狀況經醫師評估許可,年齡不是絕對的因素。
由於遺傳的排列組合,每個人都只有四分之一的機率和兄弟姐妹擁有相同的白血球抗原(HLA),有一半的機率是一半相同(HLA-半相合)。過去,異體造血幹細胞的捐贈者大多為HLA-全相合的病人手足,然而,少子化的趨勢讓許多患者無法找到白血球抗原全相合的手足,只能透過慈濟幹細胞資料庫找尋非親屬捐贈者。李欣學醫師指出,近年來利用HLA-半相合捐贈者進行異體移植的技術已相當成熟,可以用HLA-半相合的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等親屬捐贈者來進行移植,大大增加找到捐贈者的機會,且移植成功率已能與用非親屬捐贈者進行的異體移植並駕齊驅;因此,多樣的捐贈者來源,讓更多需要接受移植治療的患者能及時找到適合的捐贈者。
另外,過去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併發症,是令病人卻步的重要原因。李欣學醫師指出,在多種新型抗排斥、抗黴菌、抗病毒、止吐等藥物問市後,不只能降低移植過程的不適,減少移植併發症,並能提升移植的成功率。因此,都會鼓勵病患勇敢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不需因過度害怕副作用及併發症而錯失治療的良機。
造血幹細胞移植近年來已有長足進步,而許多研究也證實,如果是需要移植的患者愈早接受移植效果愈好。因此,李欣學醫師呼籲提醒,如果病情需要,像高復發風險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應及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評估與準備,切莫因擔心或不了解,而延誤最佳的移植時機。
成大醫院自1994年成立骨髓移植病房,並於同年成功完成首例骨髓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20多年來共累計完成586例造血幹細胞移植,包含異體移植345例、自體移植241例;尤其最近2年就完成超過100例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南台灣最重要的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
成大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由內科部血液科(負責成人病患)及小兒部血液腫瘤科(負責兒科病患)專科醫師,與感染科醫師、骨髓移植護理師、專科護理師、醫檢師、個案管理師、社工師、營養師、藥師、腫瘤心理師等專業人員共同組成,透過多專科、跨團隊緊密合作,提供血液癌症、造血功能異常及先天性免疫疾病患者,最安全、最優質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成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李欣學醫師表示,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過程相當複雜,並有一定的風險,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前,傳統上病患需先接受高劑量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因有很高的毒性,過去能接受移植治療的僅限於年輕的患者。但對某些病人來說,這卻是唯一可以治癒或延長生命的治療方式。
李欣學醫師指出,近年來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進步快,過去擔心的年齡不再是問題,捐贈者來源也更多樣,且支持性照顧進步,不需過度害怕副作用及併發症,早期移植成功機率高。因此,在醫師診斷病情需要後,就應及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評估與準備,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像移植前若採用減低劑量的化學治療,可以在療效和副作用之間取得平衡,讓更多年齡較大的病患也有成功移植的機會,像在成大醫院的個案中,年齡最小的是出生60天大的嬰兒、最大的70歲,實際已有多名65歲以上的患者成功接受幹細胞移植。因此,如果病情需要,身體狀況經醫師評估許可,年齡不是絕對的因素。
由於遺傳的排列組合,每個人都只有四分之一的機率和兄弟姐妹擁有相同的白血球抗原(HLA),有一半的機率是一半相同(HLA-半相合)。過去,異體造血幹細胞的捐贈者大多為HLA-全相合的病人手足,然而,少子化的趨勢讓許多患者無法找到白血球抗原全相合的手足,只能透過慈濟幹細胞資料庫找尋非親屬捐贈者。李欣學醫師指出,近年來利用HLA-半相合捐贈者進行異體移植的技術已相當成熟,可以用HLA-半相合的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等親屬捐贈者來進行移植,大大增加找到捐贈者的機會,且移植成功率已能與用非親屬捐贈者進行的異體移植並駕齊驅;因此,多樣的捐贈者來源,讓更多需要接受移植治療的患者能及時找到適合的捐贈者。
另外,過去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併發症,是令病人卻步的重要原因。李欣學醫師指出,在多種新型抗排斥、抗黴菌、抗病毒、止吐等藥物問市後,不只能降低移植過程的不適,減少移植併發症,並能提升移植的成功率。因此,都會鼓勵病患勇敢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不需因過度害怕副作用及併發症而錯失治療的良機。
造血幹細胞移植近年來已有長足進步,而許多研究也證實,如果是需要移植的患者愈早接受移植效果愈好。因此,李欣學醫師呼籲提醒,如果病情需要,像高復發風險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應及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評估與準備,切莫因擔心或不了解,而延誤最佳的移植時機。
-
新聞關鍵字:
台南
‧ 移植 、 幹細胞 、 造血 、 醫師 、 治療 、 捐贈 、 患者 、 接受 、 成大 、 醫院 、 病患 、 欣學 、 需要 、 進行 、 HLA 、 相合 、 團隊 、 完成 、 成功 、 異體 、 過去 、 年齡 、 併發症 、 骨髓 、 專科 、 病人 、 指出 、 近年 、 副作用 、 機率 、 病情 、 評估 、 找到 、 親屬 、 586 、 例造 、 重要 、 內科部 、 血液科 、 負責 、 血液 、 護理師 、 個案 、 透過 、 過程 、 相當 、 風險 、 劑量 、 化學 、 技術‧ 副作用 、 及早 、 白血球 、 抗原 、 病情 、 內科部 、 成功 、 相合 、 親屬 、 時機 、 病人 、 機會 、 台灣 、 透過 、 化學 、 個案 、 醫師 、 技術 、 兄弟 、 不需 、 過度 、 護理師 、 許多 、 需要 、 進行 、 過程 、 相同 、 進步 、 來源 、 治療 、 擔心 、 成功率 、 成大醫院 、 幹細胞 、 風險 、 多樣 、 害怕 、 成大 、 捐贈 、 醫院 、 骨髓 、 評估 、 年齡 、 更多 、 手足 、 準備 、 異體 、 找到 、 姐妹 、 台南‧ None
- 新聞來源:台灣好新聞
- 更多健康新聞 »
‧
移植
、
幹細胞
、
造血
、
醫師
、
治療
、
捐贈
、
患者
、
接受
、
成大
、
醫院
、
病患
、
欣學
、
需要
、
進行
、
HLA
、
相合
、
團隊
、
完成
、
成功
、
異體
、
過去
、
年齡
、
併發症
、
骨髓
、
專科
、
病人
、
指出
、
近年
、
副作用
、
機率
、
病情
、
評估
、
找到
、
親屬
、
586
、
例造
、
重要
、
內科部
、
血液科
、
負責
、
血液
、
護理師
、
個案
、
透過
、
過程
、
相當
、
風險
、
劑量
、
化學
、
技術
‧
副作用
、
及早
、
白血球
、
抗原
、
病情
、
內科部
、
成功
、
相合
、
親屬
、
時機
、
病人
、
機會
、
台灣
、
透過
、
化學
、
個案
、
醫師
、
技術
、
兄弟
、
不需
、
過度
、
護理師
、
許多
、
需要
、
進行
、
過程
、
相同
、
進步
、
來源
、
治療
、
擔心
、
成功率
、
成大醫院
、
幹細胞
、
風險
、
多樣
、
害怕
、
成大
、
捐贈
、
醫院
、
骨髓
、
評估
、
年齡
、
更多
、
手足
、
準備
、
異體
、
找到
、
姐妹
、
台南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