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鴆止渴喝含糖飲料 醫師:糖尿病患拿命開玩笑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台灣糖尿病患已破230萬人,被稱為台灣「新國病」,但很多患者仍然漠視,衛福部彰化醫院衛教室指出,經過農曆過年的含糖飲料催化,不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色素(HbA1c )飆升,甚至有患者指數都破表了,還不願就醫。彰化醫院家醫科主任廖曜磐表示,糖尿病患者容易渴,但喝含糖飲料就像是飲鴆止渴,有害無益。
彰化醫院衛教室個管師邱小佳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至少3個月抽血檢驗一次,若突然升高,他們都會向患者諮詢,他們發現近期接連幾起個案都是喝含糖飲料所引起,其中,71歲的施先生從原本穩定的HbA1c在7以下,飆到14.6,引發頭暈及電解質失衡,住院才緩解,出院後也從原本的口服藥改為注射胰島素。施先生說,他看媳婦買了好多飲料放進冰箱,就想說解渴,連續10多天也才1天喝1瓶,沒想到那麼嚴重。

含糖飲料如飲鴆止渴 糖尿病患慎防血糖飆升
另一名71歲黃先生的HbA1c從穩定的7左右,升高到11.1,經詢問才說他過年期間常和孫子一起喝飲料、可樂,相對於喝水的索然無味,他覺得喝飲料能解渴,就越喝越多,他卻不願馬上回診,因為只有一點頭暈無力,沒有太難過。
邱小佳表示,49歲賴先生的糖化血色素從7暴升到16.5,電話告訴他這很危險,要趕快住院治療,他卻表明沒有不舒服,不需住院。很多比較年輕的患者,對糖尿病漠視,沒有定時測血糖,飲食不節制,常造成血糖失控,有不少人還因此不到40歲就惡化到洗腎。

家醫科主任廖曜磐指出,高血糖有多樣化的表現,每個患者情況不一,但只要血糖飆高就要治療,不能以「沒空」、「沒不舒服」來逃避。糖尿病患者必須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數值一旦暴衝,恐造成電解質失衡、代謝性酸中毒或併發其他感染症,甚至神智不清、意識障礙、昏迷。
廖曜磐表示,市售飲料為了口感而加糖,而且大都使用易吸收的單糖,糖尿病患者一旦飲用,恐讓血糖直線上升,而血糖升高,就越口渴,容易越喝越多,糖化血色素就在不知不覺中飆升了。

「口乾舌燥就是病症!」廖曜磐說,很多糖尿病患者說他們沒病症,其實口乾舌燥就是最典型的病症,但很多人不當一回事,甚至用含糖飲料來止渴,這簡直是拿命開玩笑。
彰化醫院營養室組長施璐筠表示,市售含糖飲料除了糖及主成分之外,會加入香料,讓人喝起來舒服,糖尿病患者常不知不覺就喝過量,連一般人也都易過量,很容易就超過世衛組織建議成人1天攝入糖量最多25克的量。含糖飲料已成為糖尿病的「溫床」,其實渴了還是喝白開水最好,簡單自然。

台灣糖尿病患已破230萬人,被稱為台灣「新國病」,但很多患者仍然漠視,衛福部彰化醫院衛教室指出,經過農曆過年的含糖飲料催化,不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色素(HbA1c )飆升,甚至有患者指數都破表了,還不願就醫。彰化醫院家醫科主任廖曜磐表示,糖尿病患者容易渴,但喝含糖飲料就像是飲鴆止渴,有害無益。
彰化醫院衛教室個管師邱小佳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至少3個月抽血檢驗一次,若突然升高,他們都會向患者諮詢,他們發現近期接連幾起個案都是喝含糖飲料所引起,其中,71歲的施先生從原本穩定的HbA1c在7以下,飆到14.6,引發頭暈及電解質失衡,住院才緩解,出院後也從原本的口服藥改為注射胰島素。施先生說,他看媳婦買了好多飲料放進冰箱,就想說解渴,連續10多天也才1天喝1瓶,沒想到那麼嚴重。

含糖飲料如飲鴆止渴 糖尿病患慎防血糖飆升
另一名71歲黃先生的HbA1c從穩定的7左右,升高到11.1,經詢問才說他過年期間常和孫子一起喝飲料、可樂,相對於喝水的索然無味,他覺得喝飲料能解渴,就越喝越多,他卻不願馬上回診,因為只有一點頭暈無力,沒有太難過。
邱小佳表示,49歲賴先生的糖化血色素從7暴升到16.5,電話告訴他這很危險,要趕快住院治療,他卻表明沒有不舒服,不需住院。很多比較年輕的患者,對糖尿病漠視,沒有定時測血糖,飲食不節制,常造成血糖失控,有不少人還因此不到40歲就惡化到洗腎。

家醫科主任廖曜磐指出,高血糖有多樣化的表現,每個患者情況不一,但只要血糖飆高就要治療,不能以「沒空」、「沒不舒服」來逃避。糖尿病患者必須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數值一旦暴衝,恐造成電解質失衡、代謝性酸中毒或併發其他感染症,甚至神智不清、意識障礙、昏迷。
廖曜磐表示,市售飲料為了口感而加糖,而且大都使用易吸收的單糖,糖尿病患者一旦飲用,恐讓血糖直線上升,而血糖升高,就越口渴,容易越喝越多,糖化血色素就在不知不覺中飆升了。

「口乾舌燥就是病症!」廖曜磐說,很多糖尿病患者說他們沒病症,其實口乾舌燥就是最典型的病症,但很多人不當一回事,甚至用含糖飲料來止渴,這簡直是拿命開玩笑。
彰化醫院營養室組長施璐筠表示,市售含糖飲料除了糖及主成分之外,會加入香料,讓人喝起來舒服,糖尿病患者常不知不覺就喝過量,連一般人也都易過量,很容易就超過世衛組織建議成人1天攝入糖量最多25克的量。含糖飲料已成為糖尿病的「溫床」,其實渴了還是喝白開水最好,簡單自然。
-
新聞關鍵字:
糖尿病
‧ 飲料 、 患者 、 糖尿病 、 含糖 、 血糖 、 彰化 、 糖化 、 血色素 、 醫院 、 廖曜 、 表示 、 飲鴆止渴 、 糖尿 、 病患 、 指出 、 HbA1c 、 飆升 、 容易 、 升高 、 先生 、 住院 、 舒服 、 病症 、 拿命 、 開玩笑 、 台灣 、 漠視 、 衛教 、 過年 、 家醫科 、 主任 、 小佳 、 71 、 原本 、 穩定 、 以下 、 頭暈 、 電解質 、 失衡 、 解渴 、 治療 、 造成 、 市售 、 口乾舌燥 、 過量 、 醫師 、 記者 、 張文熹 、 報導 、 已破‧ 以下 、 失衡 、 台灣 、 過年 、 飲料 、 舒服 、 頭暈 、 糖尿 、 糖尿病 、 彰化醫院家醫科 、 電解質 、 容易 、 先生 、 開玩笑 、 病患 、 廖曜磐 、 彰化醫院衛教室 、 糖化 、 病症 、 醫院 、 穩定 、 指出 、 血色素 、 邱小佳 、 患者 、 口乾舌燥 、 造成 、 衛福部 、 血糖 、 表示 、 張文熹 、 市售 、 飲鴆止渴 、 漠視 、 彰化 、 世衛組織 、 飆升 、 升高 、 彰化醫院營養室 、 原本 、 HbA1c 、 施璐筠 、 解渴 、 治療 、 主任 、 住院 、 家醫科‧ HbA1c
- 新聞來源:台灣好新聞
- 更多健康新聞 »
‧
飲料
、
患者
、
糖尿病
、
含糖
、
血糖
、
彰化
、
糖化
、
血色素
、
醫院
、
廖曜
、
表示
、
飲鴆止渴
、
糖尿
、
病患
、
指出
、
HbA1c
、
飆升
、
容易
、
升高
、
先生
、
住院
、
舒服
、
病症
、
拿命
、
開玩笑
、
台灣
、
漠視
、
衛教
、
過年
、
家醫科
、
主任
、
小佳
、
71
、
原本
、
穩定
、
以下
、
頭暈
、
電解質
、
失衡
、
解渴
、
治療
、
造成
、
市售
、
口乾舌燥
、
過量
、
醫師
、
記者
、
張文熹
、
報導
、
已破
‧
以下
、
失衡
、
台灣
、
過年
、
飲料
、
舒服
、
頭暈
、
糖尿
、
糖尿病
、
彰化醫院家醫科
、
電解質
、
容易
、
先生
、
開玩笑
、
病患
、
廖曜磐
、
彰化醫院衛教室
、
糖化
、
病症
、
醫院
、
穩定
、
指出
、
血色素
、
邱小佳
、
患者
、
口乾舌燥
、
造成
、
衛福部
、
血糖
、
表示
、
張文熹
、
市售
、
飲鴆止渴
、
漠視
、
彰化
、
世衛組織
、
飆升
、
升高
、
彰化醫院營養室
、
原本
、
HbA1c
、
施璐筠
、
解渴
、
治療
、
主任
、
住院
、
家醫科
‧
HbA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