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不只抗憂鬱還助減重? 研究:能提高血清素濃度增加飽足感助減肥
維生素D有「陽光維生素」之稱,當皮膚照射到陽光後,體內的維生素D才具有活性,進而發揮強健骨質、促進免疫力以及抗憂鬱等效果;維生素D的作用竟不僅如此,有一項來自美國的研究新發現,維生素D還能藉由增加血清素分泌,影響大腦下視丘的飽食中樞來提昇我們的飽足感,進而降低造成肥胖的風險,達到幫助減肥的效果!

什麼是血清素呢?血清素又稱為「快樂賀爾蒙」,是人體中與情緒息息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當血清素分泌量不足,就會感到憂鬱、焦慮。過去也曾有發表在《內分泌評論》(endocrine reviews)的研究發現,血清素不只會讓人產生愉悅感,分泌在哺乳類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之中的血清素,也可以透過刺激交感神經,以驅使棕色脂肪燃燒,增加更多能量的消耗。
我們平時除了可以藉由補充富含色胺酸(tryptophan)的食物如牛奶、菠菜等來補充合成血清素的材料之外,是否也能藉由補充維生素來增加體內血清素的含量呢?
研究: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較高女性,體重下降幅度較大
根據英國《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報導,有一項來自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公共衛生科學系(the Division of Public Health Sciences,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Seattle)的安妮・麥可蒂爾南教授(Dr. Anne McTiernan)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AJCN)的研究顯示,血清中有「足量」維生素D(訂為≥32ng/mL)的體重過重女性,相較於血液中維生素D不足(<32ng/mL)的體重過重女性,一年下來能減輕較多的體重。
光「補充」維生素D還不夠,重點在於血液中是否有「足量」維生素D
研究是採雙盲的方式進行,挑選血液中維他生素D濃度介於10ng/dL到32ng/dL之間的受試者,平均年齡59.6歲,且平均身體質量指數(BMI)為32.4,以及平均體脂率為47.4%的過重或肥胖女性共218人為受試者,並隨機分為兩組,對兩個組別進行維生素D與節食和活動(The Vitamin D, Diet and Activity, ViDA)的研究,其中一組每天攝取2000IU的維生素D補充劑,另一組則補充安慰劑,2組均在飲食上控制卡路里,並於每週進行5次以上的中度至強度運動,每次均達45分鐘。

富含維生素D食物:魚類、蛋黃、紅肉、蘑菇、牛奶、豆漿、柳橙汁等
研究人員在12個月後,比較兩組中體重下降的比率,發現兩組體重下降的程度並無因為維生素D的補充與否有太大的區別。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在食用1年維生素D補充劑後,體內血清素中維生素D濃度在32ng/mL上者,配合飲食和運動的減肥的效果較顯著,平均約下降原本體重的9.9%;相較之下,體內維生素D濃度在32ng/mL以下者,平均下降體重僅為原本體重的6.2%。
究竟為何補充維生素D與體重下降有關呢?原來,在服用維生素D後,會促進體內血清素的生成,血清素的濃度變化,會刺激位於大腦下視丘的飽食中樞,發出「飽食」的訊息使人產生飽足感,進而減少熱量的攝取以幫助減輕體重。
富含維生素D食物:魚類、蛋黃、紅肉、蘑菇、牛奶、豆漿、柳橙汁等
除了食用維生素D補充劑之外,在很多食物中也都富含維生素D,例如魚類中的鮭魚、鯖魚、鯡魚和沙丁魚等富含脂肪的魚類均是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若不喜歡吃魚,也可以服用富含Omega-3的魚肝油作為代替;此外,蛋黃、紅肉、蘑菇及穀物也是補充維生素D的好選擇;至於飲料,則可以選擇牛奶、豆漿或是柳橙汁等富含維生素D的飲品。
不過,單靠維生素D還不足以有效的使體重下降,還需要靠日常生活中的均衡飲食及進行大量運動,才能有效地達到減肥的效果。

什麼是血清素呢?血清素又稱為「快樂賀爾蒙」,是人體中與情緒息息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當血清素分泌量不足,就會感到憂鬱、焦慮。過去也曾有發表在《內分泌評論》(endocrine reviews)的研究發現,血清素不只會讓人產生愉悅感,分泌在哺乳類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之中的血清素,也可以透過刺激交感神經,以驅使棕色脂肪燃燒,增加更多能量的消耗。
我們平時除了可以藉由補充富含色胺酸(tryptophan)的食物如牛奶、菠菜等來補充合成血清素的材料之外,是否也能藉由補充維生素來增加體內血清素的含量呢?
研究: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較高女性,體重下降幅度較大
根據英國《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報導,有一項來自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公共衛生科學系(the Division of Public Health Sciences,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Seattle)的安妮・麥可蒂爾南教授(Dr. Anne McTiernan)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AJCN)的研究顯示,血清中有「足量」維生素D(訂為≥32ng/mL)的體重過重女性,相較於血液中維生素D不足(<32ng/mL)的體重過重女性,一年下來能減輕較多的體重。
光「補充」維生素D還不夠,重點在於血液中是否有「足量」維生素D
研究是採雙盲的方式進行,挑選血液中維他生素D濃度介於10ng/dL到32ng/dL之間的受試者,平均年齡59.6歲,且平均身體質量指數(BMI)為32.4,以及平均體脂率為47.4%的過重或肥胖女性共218人為受試者,並隨機分為兩組,對兩個組別進行維生素D與節食和活動(The Vitamin D, Diet and Activity, ViDA)的研究,其中一組每天攝取2000IU的維生素D補充劑,另一組則補充安慰劑,2組均在飲食上控制卡路里,並於每週進行5次以上的中度至強度運動,每次均達45分鐘。

富含維生素D食物:魚類、蛋黃、紅肉、蘑菇、牛奶、豆漿、柳橙汁等
研究人員在12個月後,比較兩組中體重下降的比率,發現兩組體重下降的程度並無因為維生素D的補充與否有太大的區別。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在食用1年維生素D補充劑後,體內血清素中維生素D濃度在32ng/mL上者,配合飲食和運動的減肥的效果較顯著,平均約下降原本體重的9.9%;相較之下,體內維生素D濃度在32ng/mL以下者,平均下降體重僅為原本體重的6.2%。
究竟為何補充維生素D與體重下降有關呢?原來,在服用維生素D後,會促進體內血清素的生成,血清素的濃度變化,會刺激位於大腦下視丘的飽食中樞,發出「飽食」的訊息使人產生飽足感,進而減少熱量的攝取以幫助減輕體重。
富含維生素D食物:魚類、蛋黃、紅肉、蘑菇、牛奶、豆漿、柳橙汁等
除了食用維生素D補充劑之外,在很多食物中也都富含維生素D,例如魚類中的鮭魚、鯖魚、鯡魚和沙丁魚等富含脂肪的魚類均是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若不喜歡吃魚,也可以服用富含Omega-3的魚肝油作為代替;此外,蛋黃、紅肉、蘑菇及穀物也是補充維生素D的好選擇;至於飲料,則可以選擇牛奶、豆漿或是柳橙汁等富含維生素D的飲品。
不過,單靠維生素D還不足以有效的使體重下降,還需要靠日常生活中的均衡飲食及進行大量運動,才能有效地達到減肥的效果。
-
新聞關鍵字:
CES、 COVID-19、 保養、 情緒、 新冠肺炎、 減肥、 運動
‧ 維生素 、 血清素 、 體重 、 研究 、 補充 、 富含 、 下降 、 體內 、 濃度 、 32ng 、 平均 、 增加 、 減肥 、 效果 、 發現 、 不足 、 食物 、 牛奶 、 血液 、 女性 、 mL 、 進行 、 補充劑 、 魚類 、 服用 、 飽足感 、 陽光 、 美國 、 藉由 、 飽食 、 中樞 、 神經 、 英國 、 過重 、 兩組 、 每天 、 飲食 、 運動 、 蛋黃 、 紅肉 、 蘑菇 、 豆漿 、 柳橙汁 、 國家 、 10 、 抗憂鬱 、 照射到 、 促進 、 一項 、 來自‧ 選擇 、 達到 、 發表 、 飲食 、 柳橙汁 、 平時 、 Activity 、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 幫助 、 位於 、 發現 、 內分泌評論 、 英國國家健保局 、 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 刺激 、 NHS 、 效果 、 32ng/dL 、 維生素 、 ViDA 、 2000IU 、 美國 、 產生 、 減輕 、 視丘 、 藉由 、 之外 、 是否 、 食物 、 蘑菇 、 進行 、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 人員 、 分泌 、 女性 、 含量 、 Seattle 、 BMI 、 下降 、 AJCN 、 研究 、 the Division of Public Health Sciences 、 補充劑 、 神經 、 飽食 、 平均 、 飽足感 、 血清素 、 減肥 、 麥可蒂爾南
- 新聞來源:華人健康網
- 更多健康新聞 »
‧
維生素
、
血清素
、
體重
、
研究
、
補充
、
富含
、
下降
、
體內
、
濃度
、
32ng
、
平均
、
增加
、
減肥
、
效果
、
發現
、
不足
、
食物
、
牛奶
、
血液
、
女性
、
mL
、
進行
、
補充劑
、
魚類
、
服用
、
飽足感
、
陽光
、
美國
、
藉由
、
飽食
、
中樞
、
神經
、
英國
、
過重
、
兩組
、
每天
、
飲食
、
運動
、
蛋黃
、
紅肉
、
蘑菇
、
豆漿
、
柳橙汁
、
國家
、
10
、
抗憂鬱
、
照射到
、
促進
、
一項
、
來自
‧
選擇
、
達到
、
發表
、
飲食
、
柳橙汁
、
平時
、
Activity
、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
幫助
、
位於
、
發現
、
內分泌評論
、
英國國家健保局
、
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
刺激
、
NHS
、
效果
、
32ng/dL
、
維生素
、
ViDA
、
2000IU
、
美國
、
產生
、
減輕
、
視丘
、
藉由
、
之外
、
是否
、
食物
、
蘑菇
、
進行
、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
人員
、
分泌
、
女性
、
含量
、
Seattle
、
BMI
、
下降
、
AJCN
、
研究
、
the Division of Public Health Sciences
、
補充劑
、
神經
、
飽食
、
平均
、
飽足感
、
血清素
、
減肥
、
麥可蒂爾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