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字韌帶斷裂一定要手術嗎?金牌選手蘇麗文、李晟綱揭心路歷程
運動員最怕的就是運動傷害,但是如果透過正確診斷治療與復健,回場機率很高,甚至可以比受傷之前狀態更強壯!台灣體壇上許多知名運動選手,都曾經因為前十字韌帶斷裂受傷,像是跆拳道選手蘇麗文、李晟綱等,他們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從受傷到回場的經歷與心情,使得正在飽受前十字韌帶斷裂受傷的人,能夠對醫療抱持信心之外,自己也能變得更好、更強。

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合作舉辦一場「運動醫學專題講座:運動員前十字韌帶斷裂座談—從受傷到回場」,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里約奧運中華代表團隊醫療長林瀛洲醫師擔任座長,邀請這3位知名運動員現身說法分享心路歷程。(圖片提供/台灣復健醫學會)
跆拳道選手蘇麗文、李晟綱,都曾因前十字韌帶受傷
膝蓋前十字韌帶受傷在運動員十分常見,雅典奧運跆拳道金牌選手朱木炎親身帶著許多選手走過前十字韌帶受傷的復健之路、台北世大運跆拳道品式金牌選手李晟綱都曾受前十字韌帶損傷所苦,跆拳道選手蘇麗文更因前十字韌帶撕裂淚灑北京奧運場上。
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合作舉辦一場「運動醫學專題講座:運動員前十字韌帶斷裂座談—從受傷到回場」,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里約奧運中華代表團隊醫療長林瀛洲醫師擔任座長,邀請這3位知名運動員現身說法分享心路歷程。
七成的前十字韌帶損傷來自長期的膝蓋承受減速、落地扭轉的力量
有「金牌靠山」之稱的林瀛洲醫師,多年擔任中華奧會代表團隊醫及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召集人,依據他的經驗表示,除了膝蓋撞擊可能造成前十字韌帶損傷,根據統計,七成的前十字韌帶損傷來自長期的膝蓋承受減速、落地扭轉的力量,而運動員就是有最高風險的族群。林瀛洲強調,前十字韌帶斷裂,如果不及時評估處理以及接受標準的復健治療,可能造成膝關節的反覆的不穩定,甚至提早產生膝關節退化。

有「金牌靠山」之稱的林瀛洲醫師,多年擔任中華奧會代表團隊醫及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召集人。(圖片提供/台灣復健醫學會)
前十字韌帶手術前,就必需先進行復健2~4周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吳致寬解釋,前十字韌帶對膝蓋穩定十分重要,前十字韌帶受傷後的復健著重在穩定度與協調度,評估回到場上的關鍵是運動員從事跑跳等功能性的恢復。吳致寬特別提醒,不只運動員會受前十字韌帶受傷所苦,一般民眾也可能因意外,或者運動傷害發生前十字韌帶受傷,應及早至復健科門診評估治療。而在手術前就必需先進行復健2~4周,可以減少腫脹之外,還能強化肌力。至於手術後的復健更是重要。

林口長庚骨科部邱致皓醫師表示,前十字韌帶撕裂若合併其他構造例如半月軟骨的受傷,為了避免造成後續軟骨關節二度傷害,就要考慮手術。(圖片提供/台灣復健醫學會)
跆拳道選手蘇麗文表示,在北京奧運受傷的當下,感覺到的是膝蓋跟小腿的分離以及劇烈的疼痛,即使想咬牙撐下去比賽,真的沒有辦法,心中是無比悔恨。以自己經驗來說,接受雙股重建手術後加上持續復健。受傷後的復健不只是六到九個月,而是一輩子的事,要一直調整復健的方式及強度,維持自身的身體肌力狀態。現在感覺體耐力肌力都比受傷前還好,還能進行極限運動。仿佛印証一句話:「打斷手骨顛倒勇」!
世大運金牌選手李晟綱也表示,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時間點印象十分深刻,受傷當下只聽見一聲「啪」,就感覺疼痛,之後也慢慢腫脹,大腿股四頭肌肌力變得很差、無力,膝蓋的穩定度變得很差,彷彿軟腳。雖然沒有開刀,但是透過復健把肌力維持住,是保護膝蓋最好的方法。

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合作舉辦一場「運動醫學專題講座:運動員前十字韌帶斷裂座談—從受傷到回場」,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里約奧運中華代表團隊醫療長林瀛洲醫師擔任座長,邀請這3位知名運動員現身說法分享心路歷程。(圖片提供/台灣復健醫學會)
跆拳道選手蘇麗文、李晟綱,都曾因前十字韌帶受傷
膝蓋前十字韌帶受傷在運動員十分常見,雅典奧運跆拳道金牌選手朱木炎親身帶著許多選手走過前十字韌帶受傷的復健之路、台北世大運跆拳道品式金牌選手李晟綱都曾受前十字韌帶損傷所苦,跆拳道選手蘇麗文更因前十字韌帶撕裂淚灑北京奧運場上。
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合作舉辦一場「運動醫學專題講座:運動員前十字韌帶斷裂座談—從受傷到回場」,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里約奧運中華代表團隊醫療長林瀛洲醫師擔任座長,邀請這3位知名運動員現身說法分享心路歷程。
七成的前十字韌帶損傷來自長期的膝蓋承受減速、落地扭轉的力量
有「金牌靠山」之稱的林瀛洲醫師,多年擔任中華奧會代表團隊醫及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召集人,依據他的經驗表示,除了膝蓋撞擊可能造成前十字韌帶損傷,根據統計,七成的前十字韌帶損傷來自長期的膝蓋承受減速、落地扭轉的力量,而運動員就是有最高風險的族群。林瀛洲強調,前十字韌帶斷裂,如果不及時評估處理以及接受標準的復健治療,可能造成膝關節的反覆的不穩定,甚至提早產生膝關節退化。

有「金牌靠山」之稱的林瀛洲醫師,多年擔任中華奧會代表團隊醫及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召集人。(圖片提供/台灣復健醫學會)
前十字韌帶手術前,就必需先進行復健2~4周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吳致寬解釋,前十字韌帶對膝蓋穩定十分重要,前十字韌帶受傷後的復健著重在穩定度與協調度,評估回到場上的關鍵是運動員從事跑跳等功能性的恢復。吳致寬特別提醒,不只運動員會受前十字韌帶受傷所苦,一般民眾也可能因意外,或者運動傷害發生前十字韌帶受傷,應及早至復健科門診評估治療。而在手術前就必需先進行復健2~4周,可以減少腫脹之外,還能強化肌力。至於手術後的復健更是重要。

林口長庚骨科部邱致皓醫師表示,前十字韌帶撕裂若合併其他構造例如半月軟骨的受傷,為了避免造成後續軟骨關節二度傷害,就要考慮手術。(圖片提供/台灣復健醫學會)
跆拳道選手蘇麗文表示,在北京奧運受傷的當下,感覺到的是膝蓋跟小腿的分離以及劇烈的疼痛,即使想咬牙撐下去比賽,真的沒有辦法,心中是無比悔恨。以自己經驗來說,接受雙股重建手術後加上持續復健。受傷後的復健不只是六到九個月,而是一輩子的事,要一直調整復健的方式及強度,維持自身的身體肌力狀態。現在感覺體耐力肌力都比受傷前還好,還能進行極限運動。仿佛印証一句話:「打斷手骨顛倒勇」!
世大運金牌選手李晟綱也表示,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時間點印象十分深刻,受傷當下只聽見一聲「啪」,就感覺疼痛,之後也慢慢腫脹,大腿股四頭肌肌力變得很差、無力,膝蓋的穩定度變得很差,彷彿軟腳。雖然沒有開刀,但是透過復健把肌力維持住,是保護膝蓋最好的方法。
-
新聞關鍵字:
世大運、 台灣、 奧運、 運動、 高風險
‧ 韌帶 、 前十字 、 受傷 、 復健 、 運動 、 台灣 、 手術 、 選手 、 醫師 、 斷裂 、 運動員 、 治療 、 醫學 、 醫學會 、 膝蓋 、 損傷 、 金牌 、 跆拳道 、 表示 、 肌力 、 開刀 、 蘇麗文 、 李晟綱 、 傷害 、 回場 、 學會 、 奧運 、 團隊 、 瀛洲 、 長庚 、 軟骨 、 經驗 、 分享 、 中華 、 擔任 、 圖片 、 提供 、 造成 、 評估 、 接受 、 穩定 、 需要 、 心路歷程 、 透過 、 知名 、 醫療 、 變得 、 合作 、 舉辦 、 專題‧ 損傷 、 醫師 、 團隊 、 扭轉 、 邱致皓 、 講座 、 必需 、 金牌 、 庚復健科 、 表示 、 運動員 、 蘇麗文 、 林口 、 落地 、 北京 、 骨科部 、 軟骨 、 林口長 、 長庚 、 代表 、 知名 、 里約奧運 、 十分 、 關節 、 經驗 、 現身說法 、 比較 、 避免 、 傷害 、 林口長庚骨科部 、 開刀 、 奧會 、 手術 、 專題 、 朱木炎 、 舉辦 、 復健科 、 方式 、 之外 、 減少 、 膝蓋 、 接受 、 理事長 、 評估 、 重建 、 受傷 、 過程 、 狀態 、 許多 、 隊醫‧ 台灣復健醫學會 、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 吳致寬 、 蘇麗文 、 林瀛洲 、 座長 、 李晟綱 、 里約奧運 、 邱致皓 、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 、 中華 、 李晟 、 台北 、 台灣運動醫學會 、 朱木炎 、 庚復健科 、 中華奧會 、 台灣 、 北京 、 林口長庚骨科部 、 林口長‧ None
- 新聞來源:華人健康網
- 更多健康新聞 »
‧
韌帶
、
前十字
、
受傷
、
復健
、
運動
、
台灣
、
手術
、
選手
、
醫師
、
斷裂
、
運動員
、
治療
、
醫學
、
醫學會
、
膝蓋
、
損傷
、
金牌
、
跆拳道
、
表示
、
肌力
、
開刀
、
蘇麗文
、
李晟綱
、
傷害
、
回場
、
學會
、
奧運
、
團隊
、
瀛洲
、
長庚
、
軟骨
、
經驗
、
分享
、
中華
、
擔任
、
圖片
、
提供
、
造成
、
評估
、
接受
、
穩定
、
需要
、
心路歷程
、
透過
、
知名
、
醫療
、
變得
、
合作
、
舉辦
、
專題
‧
損傷
、
醫師
、
團隊
、
扭轉
、
邱致皓
、
講座
、
必需
、
金牌
、
庚復健科
、
表示
、
運動員
、
蘇麗文
、
林口
、
落地
、
北京
、
骨科部
、
軟骨
、
林口長
、
長庚
、
代表
、
知名
、
里約奧運
、
十分
、
關節
、
經驗
、
現身說法
、
比較
、
避免
、
傷害
、
林口長庚骨科部
、
開刀
、
奧會
、
手術
、
專題
、
朱木炎
、
舉辦
、
復健科
、
方式
、
之外
、
減少
、
膝蓋
、
接受
、
理事長
、
評估
、
重建
、
受傷
、
過程
、
狀態
、
許多
、
隊醫
‧
台灣復健醫學會
、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
吳致寬
、
蘇麗文
、
林瀛洲
、
座長
、
李晟綱
、
里約奧運
、
邱致皓
、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
、
中華
、
李晟
、
台北
、
台灣運動醫學會
、
朱木炎
、
庚復健科
、
中華奧會
、
台灣
、
北京
、
林口長庚骨科部
、
林口長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