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斗六老年憂鬱衛教 教導揮別憂鬱逗陣快樂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於19日由精神科蕭尹瑩醫師在衛教活動中淺談──老年憂鬱症時以臨床實際案例指出,68歲的阿珠阿嬤在40多年前丈夫因工作意外過世後,獨自撫養3個孩子長大,並一直在工廠當作業員到3年前退休,目前跟大兒子、媳婦還有3個小孫子住。本來是含飴弄孫的年紀,阿珠阿嬤卻被帶來看精神科。
原來最近5個月,阿珠阿嬤變得不愛說話、胃口不好、體重減輕、動作變慢、睡覺時間變長、記憶力也變得很差,甚至出現妄聽和幻想,覺得自己快要沒有錢了、房子可能會被拍賣,或認為自己害死了別人,會聽到死者來要償命的聲音。因為很自責,也曾經2次跑去河邊想要投河,打算一了百了。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科蕭尹瑩醫師表示,經過臨床症狀及影像學檢查之後,阿珠阿嬤在住院接受藥物治療將近2個月後,笑容重新掛回臉上,開始跟街坊鄰居泡茶聊天,也不再自言自語了。
蕭尹瑩醫師表示,臨床上來看「老年憂鬱症」的表現,通常包括持續2週的情緒低落、缺乏興趣、睡眠或食慾改變、動作遲緩、疲倦、自責與自殺的意念,以及注意力難以集中。有些藥物、生理狀況都可能會造成相關憂鬱表現,因為症狀表現多樣化,需要跟失智症及其他生理疾病做鑑別診斷,以免忽略了身體的警訊。
這種「老年憂鬱症」常見又常被忽略,生活重心的改變及失落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長輩的情緒。台灣社區中約有2-3成的老人有老年憂鬱症,可能造成嚴重失能及高自殺率,一直是台灣公共衛生重要議題。
蕭尹瑩醫師表示,專家會議共識,建議及早診斷介入治療「老年憂鬱症」,可以大幅增進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在台灣精神醫學會的網站上也有簡單的老年憂鬱量表可以幫助作為評估,以幫助及早發現問題。針對「老年憂鬱症」的治療,通常會從幾個方向著手:1. 藥物治療。2. 腦刺激治療。3. 環境治療。
蕭尹瑩醫師提醒不要輕忽老年憂鬱症,及早發現、及早就醫,適時且恰當的介入處理,可以還給長輩一個快樂有尊嚴的生活!也減輕家屬的壓力與負擔。(照片: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提供)


- 新聞來源:勁報
- 更多健康新聞 »
‧
老年
、
憂鬱症
、
治療
、
尹瑩
、
醫師
、
斗六
、
憂鬱
、
阿珠
、
阿嬤
、
及早
、
成大
、
醫院
、
分院
、
精神科
、
臨床
、
表示
、
藥物
、
表現
、
台灣
、
衛教
、
快樂
、
國立
、
一直
、
變得
、
減輕
、
動作
、
自責
、
症狀
、
通常
、
情緒
、
改變
、
生理
、
造成
、
診斷
、
忽略
、
生活
、
長輩
、
介入
、
幫助
、
發現
、
教導
、
揮別
、
逗陣
、
成功
、
大學
、
醫學院
、
附設
、
19
、
活動
、
淺談
‧
動作
、
症狀
、
減輕
、
台灣
、
蕭尹瑩
、
成大斗六
、
幫助
、
情緒
、
生活
、
衛教
、
醫院
、
造成
、
台灣精神醫學會
、
藥物
、
生理
、
阿嬤
、
快樂
、
忽略
、
阿珠
、
斗六分院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
、
憂鬱
、
一直
、
醫師
、
診斷
、
成大醫院
、
表示
、
精神科
、
長輩
、
國立
、
老年
、
通常
、
憂鬱症
、
介入
、
改變
、
表現
、
發現
、
治療
、
成大
、
及早
、
自責
、
臨床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