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活著就已開始腐壞」特掃師的死亡現場體悟:別成為外鮮內腐的人

死亡是所有生命的終點,每個人都必然迎向死亡,但我們可以選擇人生的每個當下,究竟要虛度光陰或是把握時光。擁有20年的經驗,死亡現場清理工作者特掃隊長,於《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一書中,分享25個房間的人生故事,為在世者建構重新出發的勇氣。以下為原書摘文:
別成為外鮮內腐的人
我其實是個悲觀的魯蛇,尤其到了冬天,往往從早上開始就被悲觀的思緒纏繞著。雖然我常常想用清朗的心情面對每一天的開始,但很少能如此。多數時候的早上,我的心總像是被憂鬱的繩索綑綁,無力欲泣地從被窩中爬出。
一天中最讓我期待的往往是吃飯和睡覺。對於不菸不賭、沒時間,又沒有什麼興趣的我來說,這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刻。
我愛吃的食物不少,不挑食的我也愛吃生魚片。不過,我小時候卻吃過鯖魚的苦頭。人們常說鯖魚是「外鮮內腐」的食物,所以自古以來日本人似乎就沒有生食鯖魚的習慣,甚至有句俗諺形容鯖魚「還活著就開始腐壞」,可見它有多麼容易讓人吃壞肚子,所以我到現在還沒吃過生的鯖魚。
雖然常想著「總有一天要吃吃看」,但我去的都是偏僻的廉價居酒屋,那種店裡根本沒有賣新鮮的鯖魚生魚片,而如果我繼續做現在的工作,我想我大概永遠沒機會吃到吧。「算了,或許現在這種生活也別有一番滋味!」我總這樣自我安慰。
她還活著就已經開始腐壞
「請你盡快過來。」突然接到一個請我去搬運遺體的工作,地點是醫院,內容是把過世的病患從醫院運回自家裡。我匆忙準備了一下,便立刻衝往現場。
當我趕到病房,往生者已經斷氣了1個多小時。我看見床上長眠著一位身材瘦削的年長女性。她的臉上沒有蓋著白布,有幾位家人相擁啜泣,有一位像是往生者丈夫的年長男性站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瞧著往生者的身影。
「我來的太早了啊⋯⋯。」我心想他們或許一時之間還沒能從親人離世的情緒中抽離,病房裡瀰漫著一股無法接受「殯葬業者」到場的凝重氣氛。我也十分尷尬,覺得自己就像「不請自來、不識相的不速之客」。
和我一起來的護理師也不發一語,猶豫著是不是要對哀慟逾恆的家屬說出該把遺體搬出去的話。我們心照不宣地退到病房外的走廊,等待家屬的心情平靜下來。
「⋯⋯媽⋯⋯。」大概是少了我和護理師這兩個外人,家屬也不再顧忌,很快就聽到病房裡傳來淒厲的哭喊。我和護理師在門外聽著,什麼事也無法做,只能低頭默默等候家屬抽離悲傷。
「⋯⋯對不起,讓您久等了。」過了不久,病房裡的哭聲漸漸平息,一位男性出來要我們快點把往生者搬出去。
「咦!?」當我碰觸往生者的遺體,發現並沒有出現死後僵硬的情形,背部也殘留著體溫,這種情況反而會令人懷疑往生者為何沒有了呼吸,只是她的口鼻已經飄出了遺體特有的異味,家屬似乎也聞到了這股味道。
- 記者:本文摘自/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時報出版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