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0 到 3 歲寶寶成長!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11 月開跑 提醒接種疫苗、牙齒塗氟

3 歲以前是孩子健康與發展的關鍵時刻,若有專責醫師,就能提供連續性、全方位的初級照護,陪伴寶寶走過 0 到 3 歲黃金發展期。衛福部宣布,從 11 月 1 日起誕生的新生兒,將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也鼓勵目前 3 歲以下、尚未加入的家長踴躍參加。
據了解,英國的分級醫療制度,初級醫療照護即涵蓋了多數病人,成功減少醫療資源浪費,提升全民健康。日本兒童健檢制度提供 4 個月嬰兒、9 至 10 個月、1 歲半、3 歲幼兒公費健檢,促進兒童健康成效斐然。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其實從 2020 年起就在部分縣市試辦,成果包括治療新生兒延長性黃疸 3,002 人次、提醒追蹤牙齒塗氟 109,228 人次、發現疑似發展遲緩 172 人次、通報社會安全網 19 人次,有效強化幼兒預防保健,發揮幼兒健康與風險偵測功能,3 歲以前幼童收案人數約 166,118 人,佔全國總數 37.6%。
(延伸閱讀:解凍卵子使用要配偶同意?立委呼籲開放單身女、女同志適用人工生殖法 提升生育自主)

衛福部推出「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取自南投縣衛生局官網)
衛福部表示,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不僅全面照護幼兒健康,更能找出發展遲緩孩子,及早發現,及早就醫,同時也能連結社政和衛政服務,發現身處高風險家庭的孩童,發掘社會安全網高風險潛在黑數,避免家暴、兒虐事件。
女兒在今年 5 月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的楊爸爸與楊媽媽指出,上一次育兒的經驗超過 13 年了,好像又變成慌亂的新手爸媽。楊媽媽表示,專責醫師制度有醫生提醒和建議,育兒的過程覺得很安心。以前老大、老二接種疫苗、看感冒和打預防針分別在衛生所、診所,資訊和資料都是分散的,現在整合在一起,比較方便。
(延伸閱讀:「腹膜外剖腹產」加收費用違法 最高罰 50 萬元、情況嚴重者停業 1 個月)

育有 3 子的楊爸爸與楊媽媽。(取自衛生福利部臉書粉絲專頁)
楊媽媽也提到,過去照顧小孩有問題不知道要問誰,上網查也不一定可靠,現在透過專責醫師經營的群組詢問很方便,群組上也有衛教專區的資訊、提醒看診等等。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能幫家長們省麻煩,她是在診所由熟悉的醫生推薦加入的,建議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附近或的小兒科診所,是不是已經參加「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 記者:上報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