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與省思 歐洲台僑首次合辦二二八活動
二二八事件74週年,海外僑團首次跨國合辦紀念活動,由法國台灣協會與德國台灣協會舉辦一系列線上活動, 共同省思二二八事件相關的國家認同與轉型正義等議題。
海外僑團首度跨國合作,串聯資源與力量,共同紀念二二八事件。今年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法國台灣協會(Association Formose en France)和德國台灣協會(Taiwanverein in Deutschland e.V.)共同舉辦一系列活動。
受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影響,活動採線上形式,因此跨越了國界的藩籬,擴大參與可能行。活動分為四大部分:線上論壇、線上影展、線上策展與線上演奏。
法國台灣協會與德國台灣協會各舉辦一場線上論壇,邀請台灣與外國學者參與論壇網路直播。
德國場論壇在德國台灣協會北區分會(Taiwan Verein in Deutschland e.V. Nord Bezirk)與歐台聲(European Salon)的協辦下,於21日邀請德國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歐洲法律史研究所博士後學者Egas Moniz Bandeira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葉浩,以中文探討二二八事件與轉型正義。
法國場則是在法語台灣研究學會(Association Francophone d'Etudes Taiwanaises)與歐台聲(European Salon)的協力下,於今天邀請法國里昂政治學院副教授高格孚(Stephane Corcuff)與法國里昂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副教授關首奇(Gwennael Gaffric),以法文深論二二八事件與國家認同。
法國台灣協會會長薛雅俶向中央社表示,「越挖掘歷史,就越會發現有很大一部分歷史我們並不了解,藉由舉辦這些活動,除了紀念當時的受害者,更重要的是找回過去,並試著了解當時發生了什麼。沒有真相就很難撫平創傷,唯有透過對話和理解,才有復原傷痛、繼續往前的機會,才會知道要究責還是和解」。
海外僑團因疫情開始了很多線上串聯與資源共享,對於這樣新的嘗試,薛雅俶說:「這次的紀念活動也展現了台灣新的世代與面貌,台灣現在就是要走向團結。僑界前輩、僑委會、駐外代表處等都非常支持活動,民間跟官方開始合作、對話,是未來發展的良好互動。」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台灣駐德代表處代表謝志偉以及駐法國普羅旺斯辦事處處長辛繼志也預錄二二八海外紀念活動開幕式的致詞影片,邀請參與民眾一起了解歷史、放眼未來,共同守護台灣自由民主。
講者高格孚向中央社表示,「我常會和學生解釋說二二八事件是對台灣學術、社會史很重要的『啟發點大屠殺』(massacre fondateur),因為它催化了之前已有雛形的台灣的社會運動,可以說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轉捩點」。
高格孚讀博士班時,在台灣與已故立委盧修一會面交談。「他給了我一個很生動的比喻,說二二八事件是台灣與中國命運火車的交叉點。1945年後,兩邊越來越靠近、隨之相遇,然而二二八後,兩國就往截然不同的方向開去」。
另外,在國家電影中心台灣電影工具箱的協辦下,二二八海外線上影展自28日至3月6日邀請歐盟地區觀眾線上觀看「武裝台中:二七部隊,1947」等多部與二二八、白色恐怖相關的影片。
海外僑團首度跨國合作,串聯資源與力量,共同紀念二二八事件。今年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法國台灣協會(Association Formose en France)和德國台灣協會(Taiwanverein in Deutschland e.V.)共同舉辦一系列活動。
受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影響,活動採線上形式,因此跨越了國界的藩籬,擴大參與可能行。活動分為四大部分:線上論壇、線上影展、線上策展與線上演奏。
法國台灣協會與德國台灣協會各舉辦一場線上論壇,邀請台灣與外國學者參與論壇網路直播。
德國場論壇在德國台灣協會北區分會(Taiwan Verein in Deutschland e.V. Nord Bezirk)與歐台聲(European Salon)的協辦下,於21日邀請德國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歐洲法律史研究所博士後學者Egas Moniz Bandeira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葉浩,以中文探討二二八事件與轉型正義。
法國場則是在法語台灣研究學會(Association Francophone d'Etudes Taiwanaises)與歐台聲(European Salon)的協力下,於今天邀請法國里昂政治學院副教授高格孚(Stephane Corcuff)與法國里昂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副教授關首奇(Gwennael Gaffric),以法文深論二二八事件與國家認同。
法國台灣協會會長薛雅俶向中央社表示,「越挖掘歷史,就越會發現有很大一部分歷史我們並不了解,藉由舉辦這些活動,除了紀念當時的受害者,更重要的是找回過去,並試著了解當時發生了什麼。沒有真相就很難撫平創傷,唯有透過對話和理解,才有復原傷痛、繼續往前的機會,才會知道要究責還是和解」。
海外僑團因疫情開始了很多線上串聯與資源共享,對於這樣新的嘗試,薛雅俶說:「這次的紀念活動也展現了台灣新的世代與面貌,台灣現在就是要走向團結。僑界前輩、僑委會、駐外代表處等都非常支持活動,民間跟官方開始合作、對話,是未來發展的良好互動。」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台灣駐德代表處代表謝志偉以及駐法國普羅旺斯辦事處處長辛繼志也預錄二二八海外紀念活動開幕式的致詞影片,邀請參與民眾一起了解歷史、放眼未來,共同守護台灣自由民主。
講者高格孚向中央社表示,「我常會和學生解釋說二二八事件是對台灣學術、社會史很重要的『啟發點大屠殺』(massacre fondateur),因為它催化了之前已有雛形的台灣的社會運動,可以說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轉捩點」。
高格孚讀博士班時,在台灣與已故立委盧修一會面交談。「他給了我一個很生動的比喻,說二二八事件是台灣與中國命運火車的交叉點。1945年後,兩邊越來越靠近、隨之相遇,然而二二八後,兩國就往截然不同的方向開去」。
另外,在國家電影中心台灣電影工具箱的協辦下,二二八海外線上影展自28日至3月6日邀請歐盟地區觀眾線上觀看「武裝台中:二七部隊,1947」等多部與二二八、白色恐怖相關的影片。
-
新聞關鍵字:
COVID-19、 火車、 童振源、 語言、 運動、 電影
‧ 台灣 、 二二八 、 活動 、 線上 、 事件 、 法國 、 協會 、 紀念 、 德國 、 海外 、 舉辦 、 邀請 、 歷史 、 共同 、 參與 、 論壇 、 僑團 、 國家 、 政治 、 副教授 、 高格孚 、 了解 、 代表 、 省思 、 歐洲 、 首次 、 合辦 、 跨國 、 系列 、 相關 、 認同 、 轉型 、 正義 、 合作 、 串聯 、 資源 、 Association 、 in 、 Deutschland 、 影展 、 演奏 、 學者 、 歐台聲 、 European 、 Salon 、 協辦 、 大學 、 里昂 、 中國 、 語言‧ 僑團 、 僑務委員會 、 發生 、 中央社 、 協辦 、 邀請 、 系列 、 辛繼志 、 歷史 、 V. Nord Bezirk 、 表示 、 Max Planck 、 跨國 、 法國台灣協會 、 共同 、 舉辦 、 法國 、 基金會 、 認同 、 薛雅俶 、 德國台灣協會 、 對話 、 旅法 、 European Salon 、 國家電影中心 、 Watchout 、 論壇 、 Taiwan Verein 、 當時 、 童振源 、 謝志偉 、 France 、 歐台聲 、 資源 、 副教授 、 葉浩 、 Association Formose 、 台灣 、 相關 、 紀念 、 大學 、 重要 、 Taiwanverein 、 盧修一 、 德國 、 理解 、 Covid-19 、 活動 、 影展 、 歐洲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國際新聞 »
‧
台灣
、
二二八
、
活動
、
線上
、
事件
、
法國
、
協會
、
紀念
、
德國
、
海外
、
舉辦
、
邀請
、
歷史
、
共同
、
參與
、
論壇
、
僑團
、
國家
、
政治
、
副教授
、
高格孚
、
了解
、
代表
、
省思
、
歐洲
、
首次
、
合辦
、
跨國
、
系列
、
相關
、
認同
、
轉型
、
正義
、
合作
、
串聯
、
資源
、
Association
、
in
、
Deutschland
、
影展
、
演奏
、
學者
、
歐台聲
、
European
、
Salon
、
協辦
、
大學
、
里昂
、
中國
、
語言
‧
僑團
、
僑務委員會
、
發生
、
中央社
、
協辦
、
邀請
、
系列
、
辛繼志
、
歷史
、
V. Nord Bezirk
、
表示
、
Max Planck
、
跨國
、
法國台灣協會
、
共同
、
舉辦
、
法國
、
基金會
、
認同
、
薛雅俶
、
德國台灣協會
、
對話
、
旅法
、
European Salon
、
國家電影中心
、
Watchout
、
論壇
、
Taiwan Verein
、
當時
、
童振源
、
謝志偉
、
France
、
歐台聲
、
資源
、
副教授
、
葉浩
、
Association Formose
、
台灣
、
相關
、
紀念
、
大學
、
重要
、
Taiwanverein
、
盧修一
、
德國
、
理解
、
Covid-19
、
活動
、
影展
、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