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邊界移民拘留所塞爆 紐時:拜登政策大受挑戰
美國邊境湧現大批逃離貧窮和暴力的中美洲移民,墨西哥邊界沿線的各移民拘留所已塞滿數以千計非法入境兒童。這恐令美國總統拜登試圖創造更人道方式對待移民的努力不堪負荷。
根據「紐約時報」取得的美國聯邦移民局文件,2月最後一週和本月首週的2週內,美國在美墨邊界的移民拘留所安置兒童人數暴升3倍,達到3250多人;且許多被安置在類似監獄的場所,時間也超過法定的3天。
「紐約時報」報導,拜登(Joe Biden)政府面臨的問題,除了非法入境兒童人數激增,還有拘留他們後該如何處置。這些兒童依法應轉移到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管理的庇護所;但受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庇護所直到本月初還對接收的兒童人數設限。
無成年人陪伴的非法移民兒童大增,只是美國邊界不斷惡化的移民問題之一。今年1月美國邊境巡邏人員遇到非法移民次數約達7萬8000次,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更創下10年來同月新高。
至於2月,根據熟知官方最新數據的人士透露,美國移民當局共拘捕近10萬非法移民。而本月1至7日,美國邊境巡邏人員又再逮到1萬9000名非法移民,包含成人和兒童。
華府獨立智庫「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移民和跨境政策部主任布朗(Theresa Cardinal Brown)表示:「情勢正處於轉折點。政府以安全和人道方式來處理這些人的速度能有多快?」
當前情況很像2014年美墨邊界湧現的大量兒童移民潮,當時拘留所也被擠爆;直到美國前總統川普上台後,才實施嚴厲措施打擊非法移民。
而7年前移民大軍出現時,時任副總統的拜登曾前往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並宣告「當前情況撐不住也無法持續下去」。
如今拜登身為總統,自身也面臨移民問題挑戰。儘管他的政府拒絕稱呼目前情況是「危機」,但對手共和黨人仍可能把這件事當作政治武器,並破壞拜登想給數以百萬計無證移民合法身分的努力。
拜登已提議要大改美國數十年來未變的移民制度,讓尋求庇護者和難民更容易移民、擴大外國勞工合法化管道、增加依親移民機會及大幅減少大規模遣返機率。
拜登對處境弱勢的外國兒童再度大開美國邊界,和川普對移民設立法律和實體高牆的做法大相逕庭。拜登寄望自己的作法會受到歡迎,但已困擾全球多年的殘酷移民模式現實,已讓拜登的作法陷入險境。
因為川普敗選後,移民感覺到美國政府的語調和方式有所轉變,因而再度啟程前往美國,以逃離母國的貧窮、暴力和颶風造成的破壞。
根據「紐約時報」取得的美國聯邦移民局文件,2月最後一週和本月首週的2週內,美國在美墨邊界的移民拘留所安置兒童人數暴升3倍,達到3250多人;且許多被安置在類似監獄的場所,時間也超過法定的3天。
「紐約時報」報導,拜登(Joe Biden)政府面臨的問題,除了非法入境兒童人數激增,還有拘留他們後該如何處置。這些兒童依法應轉移到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管理的庇護所;但受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庇護所直到本月初還對接收的兒童人數設限。
無成年人陪伴的非法移民兒童大增,只是美國邊界不斷惡化的移民問題之一。今年1月美國邊境巡邏人員遇到非法移民次數約達7萬8000次,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更創下10年來同月新高。
至於2月,根據熟知官方最新數據的人士透露,美國移民當局共拘捕近10萬非法移民。而本月1至7日,美國邊境巡邏人員又再逮到1萬9000名非法移民,包含成人和兒童。
華府獨立智庫「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移民和跨境政策部主任布朗(Theresa Cardinal Brown)表示:「情勢正處於轉折點。政府以安全和人道方式來處理這些人的速度能有多快?」
當前情況很像2014年美墨邊界湧現的大量兒童移民潮,當時拘留所也被擠爆;直到美國前總統川普上台後,才實施嚴厲措施打擊非法移民。
而7年前移民大軍出現時,時任副總統的拜登曾前往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並宣告「當前情況撐不住也無法持續下去」。
如今拜登身為總統,自身也面臨移民問題挑戰。儘管他的政府拒絕稱呼目前情況是「危機」,但對手共和黨人仍可能把這件事當作政治武器,並破壞拜登想給數以百萬計無證移民合法身分的努力。
拜登已提議要大改美國數十年來未變的移民制度,讓尋求庇護者和難民更容易移民、擴大外國勞工合法化管道、增加依親移民機會及大幅減少大規模遣返機率。
拜登對處境弱勢的外國兒童再度大開美國邊界,和川普對移民設立法律和實體高牆的做法大相逕庭。拜登寄望自己的作法會受到歡迎,但已困擾全球多年的殘酷移民模式現實,已讓拜登的作法陷入險境。
因為川普敗選後,移民感覺到美國政府的語調和方式有所轉變,因而再度啟程前往美國,以逃離母國的貧窮、暴力和颶風造成的破壞。
-
新聞關鍵字:
川普、 拜登、 跨境、 選舉
‧ 移民 、 拜登 、 美國 、 兒童 、 政府 、 邊界 、 非法 、 政策 、 拘留所 、 安置 、 川普 、 邊境 、 方式 、 紐約時報 、 人數 、 問題 、 庇護所 、 情況 、 再度 、 家庭 、 OK 、 挑戰 、 湧現 、 逃離 、 貧窮 、 暴力 、 中美洲 、 數以 、 入境 、 總統 、 人道 、 努力 、 聯邦 、 美墨 、 場所 、 時間 、 面臨 、 拘留 、 受到 、 直到 、 巡邏 、 人員 、 10 、 人士 、 逮到 、 中心 、 表示 、 當前 、 前往 、 目前‧ 非法 、 拘留 、 目前 、 中美洲 、 紐約時報 、 面臨 、 庇護所 、 逮到 、 共和黨人 、 遣返 、 民主黨 、 HHS 、 邊境 、 中心 、 母國 、 兒童 、 人士 、 Alexandria Ocasio-Cortez 、 瓜地馬拉 、 Carrizo Springs 、 川普 、 湧現 、 難民 、 Theresa Cardinal Brown 、 方式 、 德州 、 場所 、 問題 、 墨西哥 、 紐約州 、 暴力 、 人員 、 入境 、 國會 、 卡里索泉 、 美墨 、 美國 、 挑戰 、 政策 、 OK 、 人數 、 巡邏 、 外國 、 選舉 、 聯邦移民局 、 表示 、 拜登 、 制度 、 前往 、 受到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國際新聞 »
‧
移民
、
拜登
、
美國
、
兒童
、
政府
、
邊界
、
非法
、
政策
、
拘留所
、
安置
、
川普
、
邊境
、
方式
、
紐約時報
、
人數
、
問題
、
庇護所
、
情況
、
再度
、
家庭
、
OK
、
挑戰
、
湧現
、
逃離
、
貧窮
、
暴力
、
中美洲
、
數以
、
入境
、
總統
、
人道
、
努力
、
聯邦
、
美墨
、
場所
、
時間
、
面臨
、
拘留
、
受到
、
直到
、
巡邏
、
人員
、
10
、
人士
、
逮到
、
中心
、
表示
、
當前
、
前往
、
目前
‧
非法
、
拘留
、
目前
、
中美洲
、
紐約時報
、
面臨
、
庇護所
、
逮到
、
共和黨人
、
遣返
、
民主黨
、
HHS
、
邊境
、
中心
、
母國
、
兒童
、
人士
、
Alexandria Ocasio-Cortez
、
瓜地馬拉
、
Carrizo Springs
、
川普
、
湧現
、
難民
、
Theresa Cardinal Brown
、
方式
、
德州
、
場所
、
問題
、
墨西哥
、
紐約州
、
暴力
、
人員
、
入境
、
國會
、
卡里索泉
、
美墨
、
美國
、
挑戰
、
政策
、
OK
、
人數
、
巡邏
、
外國
、
選舉
、
聯邦移民局
、
表示
、
拜登
、
制度
、
前往
、
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