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俄伊朗假消息圈散播 加薩遇襲淪認知戰

加薩醫院17日遇襲,以巴衝突雙方互控、假消息滿天飛。法國學者分析,哈瑪斯擅打認知戰,再透過俄、中、伊朗「假消息生態圈」加速傳播;以色列也投身媒體戰,指稱對方擺拍裝可憐。

加薩走廊阿里阿拉伯醫院(Al-Ahli Arab Hospital)17日遇襲,至少400名巴勒斯坦平民喪生,哈瑪斯第一時間指控以色列為之;以色列隨即否認在醫院所在區域動武,反控是「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

(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的火箭失控殃及醫院。

一起不幸的醫院遇襲案,演變成以巴互控的羅生門,兩方盟友眾說紛紜,情緒隨之跌宕起伏。肇禍者到底是誰,又是誰信誓旦旦指控對方、發布「證據」,並在第一時間操控輿論方向?

歐洲新聞台(Euronews)今天刊文指出,醫院轟炸慘案仍有待回答的問題,然而網路上各種傳言、假消息與誤導性的影片早已滿天飛。

報導指出,社群平台X上,假冒記者和政府官員的帳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自稱半島電視台記者法里達汗(Farida Khan)宣稱目睹哈瑪斯火箭誤射醫院,該推文現已被刪除,半島電視台隨後也出面澄清。

同一時間,也出現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s,IDF)的假冒帳號,其中一則貼文以阿拉伯文撰寫,表示自己就是爆炸案始作俑者。儘管文中「給予安樂死」等用詞粗俗殘暴到啟人疑竇,帳號的IDF標誌也錯誤,卻仍被大量轉發。

以色列軍方阿拉伯語發言人阿德雷(Avichay Adraee)透過Telegram澄清,沒有發布任何有關加薩醫院的聲明或評論,「以我之名流傳的所有資訊都來自哈瑪斯媒體,且完全虛假」。

「資訊戰:企圖征服精神的國家」一書作者、專研媒體操作史的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歷史系教授柯隆(David Colon)19日在重點週刊(Le Point)分析哈瑪斯和以色列如何透過加薩醫院遭襲投身媒體戰。

哈瑪斯在醫院遇襲後首先將矛頭指向以色列,因此第一時間社群媒體、全球記者和媒體都開始傳播哈瑪斯的論述,受難者影像也在網路擴散,引發阿拉伯國家憤慨,後續被發現其中摻雜人工智慧(AI)繪製成的照片,

柯隆指出,自以色列2002年占領約旦河西岸城市哲寧(Jenin)後,哈瑪斯便利用資訊作為不對等武器,「政治宣傳讓他們得以用觸擊全球輿論的方式補足軍力劣勢」。

蓋達組織(Al-Qaeda)已故領導人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曾在2002年寫道:「顯然媒體戰是21世紀最有力的方法之一」。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