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泰院事件將滿週年 倖存者心有餘悸靠寫作療傷
韓國梨泰院踩踏事件將滿週年,有倖存者回憶說「我無法呼吸」,她雖逃過一劫,但受心理創傷所苦,後來靠寫作療癒身心將自身經驗寫成書,盼持續以文字保存大家對罹難者的記憶。
去年10月29日在夜店雲集的首爾梨泰院地區,數萬名年輕民眾湧入狹窄巷道,歡慶3年來首個沒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限制的萬聖節,不料卻發生嚴重踩踏事故,造成159人死亡。韓國警方指出,準備不足和應對處置不當是主要肇事原因。
梨泰院踩踏事件將滿週年之際,法新社今天報導,33歲的倖存者金祚龍(Kim Cho-long,音譯)受訪表示,自己多年來都會去梨泰院參加萬聖節派對,但從沒看過去年那樣多的人潮。
當時人潮多到她很快就被絆倒,甚至一度無法呼吸,直到朋友看到她,趕緊把她從人潮中拉出來,再到鄰近酒吧避難。
金祚龍回憶說道:「我當時被困在人潮裡,還被前後推擠。」她也將自身經驗寫成書,書名為「我是災難倖存者嗎?」(Am I a Disaster Survivor?,暫譯)
她提到,當時跟朋友躲在鄰近的酒吧,混亂場面持續了數小時之久。她不清楚發生什麼事,甚至也不知道自己原來離死亡這麼近。
金祚龍後來走到梨泰院街上,看到許多人躺在街道接受心肺復甦術(CPR),「救護車到處亂停,好多人被載走,但儘管如此,當時我根本沒想到那些人都死了」。
飽受驚嚇的她,走了好幾個小時,終於回到家,「我連續2天無法闔眼睡覺,好像著魔一樣,我無法關掉電視新聞,吃不下也睡不著,只喝得下水,然後一直看新聞」。
身為作家的金祚龍一直深受倖存者的愧疚感所苦,諮商師後來建議她,把情緒感受寫下來可能有助於消化自己所經歷的一切。
對她而言,「所有生活在韓國的公民都是梨泰院災難的倖存者」。她希望這本書能翻譯成英文版,並計劃持續書寫有關梨泰院事件的內容,期盼大家對所有罹難者的記憶能長存。
去年10月29日在夜店雲集的首爾梨泰院地區,數萬名年輕民眾湧入狹窄巷道,歡慶3年來首個沒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限制的萬聖節,不料卻發生嚴重踩踏事故,造成159人死亡。韓國警方指出,準備不足和應對處置不當是主要肇事原因。
梨泰院踩踏事件將滿週年之際,法新社今天報導,33歲的倖存者金祚龍(Kim Cho-long,音譯)受訪表示,自己多年來都會去梨泰院參加萬聖節派對,但從沒看過去年那樣多的人潮。
當時人潮多到她很快就被絆倒,甚至一度無法呼吸,直到朋友看到她,趕緊把她從人潮中拉出來,再到鄰近酒吧避難。
金祚龍回憶說道:「我當時被困在人潮裡,還被前後推擠。」她也將自身經驗寫成書,書名為「我是災難倖存者嗎?」(Am I a Disaster Survivor?,暫譯)
她提到,當時跟朋友躲在鄰近的酒吧,混亂場面持續了數小時之久。她不清楚發生什麼事,甚至也不知道自己原來離死亡這麼近。
金祚龍後來走到梨泰院街上,看到許多人躺在街道接受心肺復甦術(CPR),「救護車到處亂停,好多人被載走,但儘管如此,當時我根本沒想到那些人都死了」。
飽受驚嚇的她,走了好幾個小時,終於回到家,「我連續2天無法闔眼睡覺,好像著魔一樣,我無法關掉電視新聞,吃不下也睡不著,只喝得下水,然後一直看新聞」。
身為作家的金祚龍一直深受倖存者的愧疚感所苦,諮商師後來建議她,把情緒感受寫下來可能有助於消化自己所經歷的一切。
對她而言,「所有生活在韓國的公民都是梨泰院災難的倖存者」。她希望這本書能翻譯成英文版,並計劃持續書寫有關梨泰院事件的內容,期盼大家對所有罹難者的記憶能長存。
- 記者:中央社首爾27日綜合外電報導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