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行動劇為難民發聲 台灣導演魏道揚扮靈魂人物

世界知名行動藝術劇小艾瑪爾(Little Amal)踏上美國,今天在洛杉磯即興演出,與學童互動、造訪遊民帳篷區。導演魏道揚來自台灣,主控全場。

身高3.6公尺的人偶小艾瑪爾今天現身洛杉磯街頭。她身材高大,超過一層樓高,但角色設定是10歲的敘利亞女童,由3名操偶師控制,模仿真人表情動作,將原本社會底層的小女孩在視覺上「巨大化」。

Amal在阿拉伯語的意思是希望。小艾瑪爾沒有聲音、沒有笑容,但她用堅毅又好奇的眼光,2021年起走遍歐洲14個國家、97個城市,旅行近1萬公里。所到之處與地方藝術團體、人權組織合作,為流離失所的難民發聲。

小艾瑪爾是跨國藝術計畫「行走」(The Walk)的一部分,廣受國際媒體報導,團隊人數將近50人,其中負責操偶的靈魂人物,擔任偶戲導演的魏道揚(Enrico Dau Yang Wey)來自台灣,跟著小艾瑪爾一步一腳印,用無線裝置對3名操偶師即時下達指令。

魏道揚在台灣長大,高中畢業赴美求學,2004年開始加入南非知名的木偶劇團Handspring Puppet Company,從事大型偶戲經驗將近20年,他曾旅居南非、德國,目前定居在西班牙,2021年隨著小艾瑪爾走遍歐洲。

魏道揚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談到小艾瑪爾這樣的行動藝術最大的挑戰:一切都是即興演出、真實互動。

魏道揚說:「在這項計畫當中,觀眾同一時間面對著小艾瑪爾與這個世界。每一個瞬間都是即時演出,每一個瞬間都是真實的。小艾瑪爾必須回應她身邊發生的任何事情,所以每一場演出都是不一樣的。」

魏道揚形容,這齣行動劇就是在詮釋,小艾瑪爾作為一個孤身活在這世上的難民小女孩,面對她所看到的事情的一切反應。在演戲的過程中,「你不知道你接下來會走到什麼地方,你不知道下一步會如何」。

魏道揚指出,在國際媒體的版面裡,難民報導通常只剩下流亡路線,忽略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這項計畫就是「製造一個大女孩」,把難民當作一個真實的人演出,喚起人們的注意。

這齣行動藝術劇的製作人、知名劇作家藍大衛(David Lan)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談到行動劇的發想來自他的親身經驗。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