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嚇阻中國攻台 單靠美國硬實力並不夠
美國學者今天以「嚇阻中國攻擊台灣的正確方法」(The Right Way to Deter China From Attacking Taiwan)為題,說明為何維護台海和平,單靠美國硬實力是不夠的。
布魯金斯研究院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和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在美國媒體「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撰文指出,許多分析家和決策者主張,美國持續嚇阻中國攻擊台灣的最佳辦法,當屬在北京這條路上部屬硬實力。美國聯邦眾議院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最近曾說:「我們必須竭盡全力武裝台灣,避免戰爭。」
何瑞恩和白明認為,採取這些步驟確實重要,但還需要做更多。為維護亞洲和平,華府必須採取一個更全面的嚇阻願景,一個不僅避免直接入侵或封鎖,同時確保台灣經濟、民主和人民可以繁榮的願景。
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清楚寫說,任何以武力或直接暴力「來決定台灣前途之舉」,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和安全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
然而,何瑞恩和白明點出,文字本身並不會讓北京當局停頓下來,而是要讓北京相信,無論美國哪個政黨執政,都會甘冒美軍性命的風險來協助台灣抵禦中國入侵,才會是成功的嚇阻之道。若是北京嗅出美國有一絲絲遲疑,或認為美國對台承諾只是膚淺地想保留在台灣半導體產業管的管道,那麼中國的算計就會有所改變。
不過,就算假設美國維持足夠的軍事能力,出兵的可信度也夠,這些在確保台灣永續和平與繁榮的作用也有限。時至今日,華府面對的是一個強大共軍,根據美國國防部數據,到2030年前,中國解放軍核武庫可用於作戰的核彈頭將達到1000枚。
何瑞恩和白明強調,因此,「嚇阻」不能僅從軍事層面來看,而是必須以全新且全面的方式來了解,方能保障台灣民眾的安全與繁榮。
首先,也最重要的是,全面嚇阻方法必須是美國在支持台灣上釋出明確且堅定不移的訊號。政治噱頭、散漫言詞,或華府對台決心出現動搖跡象,都可能導致北京當局更為焦慮、更具侵略性,且更難以捉摸。
其次,籌組聯盟在整體的嚇阻願景上也至關重要。為了維護台海穩定,華府必須加深與主要盟友的夥伴關係,特別是在印太地區和歐洲。何瑞恩和白明指出,若與中爆發衝突,中小國家雖不太可能成為有決定性作用的美國夥伴,但可以發揮關鍵非軍事作用,將台灣議題國際化,打亂北京當局在算計台灣問題升溫時可能帶來的代價。
何瑞恩和白明認為,部分國家,包括日本,由於自身軍事能力的關係,可以在這項策略上擔負起較大的角色;而其他像是新加坡和南韓,或許可以發揮較為利基的作用,例如提供美軍進行加油和維修的管道。華府夥伴愈多,戰略選項就愈豐富。美國2月與菲律賓更新「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 EDCA),就給了美國9座菲國軍事基地的出入管道,讓美軍這9個鄰近台灣的基地操練兵力、儲藏軍事裝備。
布魯金斯研究院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和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在美國媒體「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撰文指出,許多分析家和決策者主張,美國持續嚇阻中國攻擊台灣的最佳辦法,當屬在北京這條路上部屬硬實力。美國聯邦眾議院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最近曾說:「我們必須竭盡全力武裝台灣,避免戰爭。」
何瑞恩和白明認為,採取這些步驟確實重要,但還需要做更多。為維護亞洲和平,華府必須採取一個更全面的嚇阻願景,一個不僅避免直接入侵或封鎖,同時確保台灣經濟、民主和人民可以繁榮的願景。
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清楚寫說,任何以武力或直接暴力「來決定台灣前途之舉」,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和安全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
然而,何瑞恩和白明點出,文字本身並不會讓北京當局停頓下來,而是要讓北京相信,無論美國哪個政黨執政,都會甘冒美軍性命的風險來協助台灣抵禦中國入侵,才會是成功的嚇阻之道。若是北京嗅出美國有一絲絲遲疑,或認為美國對台承諾只是膚淺地想保留在台灣半導體產業管的管道,那麼中國的算計就會有所改變。
不過,就算假設美國維持足夠的軍事能力,出兵的可信度也夠,這些在確保台灣永續和平與繁榮的作用也有限。時至今日,華府面對的是一個強大共軍,根據美國國防部數據,到2030年前,中國解放軍核武庫可用於作戰的核彈頭將達到1000枚。
何瑞恩和白明強調,因此,「嚇阻」不能僅從軍事層面來看,而是必須以全新且全面的方式來了解,方能保障台灣民眾的安全與繁榮。
首先,也最重要的是,全面嚇阻方法必須是美國在支持台灣上釋出明確且堅定不移的訊號。政治噱頭、散漫言詞,或華府對台決心出現動搖跡象,都可能導致北京當局更為焦慮、更具侵略性,且更難以捉摸。
其次,籌組聯盟在整體的嚇阻願景上也至關重要。為了維護台海穩定,華府必須加深與主要盟友的夥伴關係,特別是在印太地區和歐洲。何瑞恩和白明指出,若與中爆發衝突,中小國家雖不太可能成為有決定性作用的美國夥伴,但可以發揮關鍵非軍事作用,將台灣議題國際化,打亂北京當局在算計台灣問題升溫時可能帶來的代價。
何瑞恩和白明認為,部分國家,包括日本,由於自身軍事能力的關係,可以在這項策略上擔負起較大的角色;而其他像是新加坡和南韓,或許可以發揮較為利基的作用,例如提供美軍進行加油和維修的管道。華府夥伴愈多,戰略選項就愈豐富。美國2月與菲律賓更新「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 EDCA),就給了美國9座菲國軍事基地的出入管道,讓美軍這9個鄰近台灣的基地操練兵力、儲藏軍事裝備。
- 記者:中央社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