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古城藏三千年秘密!對齊日出象徵四方 馬雅「宇宙觀建築」重寫文明時間軸

馬雅古城藏三千年秘密!對齊日出象徵四方 馬雅「宇宙觀建築」重寫文明時間軸
考古學家在遺址中央發現多件玉器與儀式用品,排列方式呈十字形,象徵宇宙四方與神祇信仰,反映馬雅人對宇宙秩序的具象詮釋。(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考古界近日因一項重大發現再度聚焦中美洲地區。一座位於墨西哥塔巴斯科州叢林深處、年代約三千年的馬雅遺址「阿瓜達菲尼克斯」(Aguada Fénix),被證實是目前已知最早且規模最大的馬雅建築群之一,更驚人的是,其規劃竟以反映宇宙秩序的十字形藍圖為基礎。


馬雅古城藏三千年秘密!對齊日出象徵四方 馬雅「宇宙觀建築」重寫文明時間軸
研究團隊運用光學雷達(LiDAR)技術掃描後揭露阿瓜達菲尼克斯(Aguada Fénix)遺址的完整輪廓,顯示其以東西與南北軸線構成十字形宇宙圖樣。(圖/翻攝自X,@En_formare)

根據《CNN》與《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報導,該研究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人類學教授猪俣健(Takeshi Inomata)領導,團隊運用光學雷達(LiDAR)技術,在茂密森林中識別出遺址輪廓。過去因其建築以泥土為主體、與自然地形融合,這座長1.4公里、高15公尺的平台建築長期被誤認為自然丘陵。直到雷達掃描揭示其精密的結構與方向軸線,才讓這座巨型結構重見天日。


馬雅古城藏三千年秘密!對齊日出象徵四方 馬雅「宇宙觀建築」重寫文明時間軸
考古學家在遺址中央發現多件玉器與儀式用品,排列方式呈十字形,象徵宇宙四方與神祇信仰,反映馬雅人對宇宙秩序的具象詮釋。(圖/翻攝自X,@En_formare)

研究指出,遺址核心是一座能容納上千人聚會的大平台,其兩側延伸出筆直通道,分別朝東西與南北方向發展,構成明確的十字形布局。這種設計不僅反映空間秩序,也與時間節律相扣,象徵古馬雅人對宇宙與曆法的理解。猪俣健指出,東西軸線可能對應太陽的移動與曆法中的重要節氣,顯示建築與天文觀測之間的緊密關聯。


馬雅古城藏三千年秘密!對齊日出象徵四方 馬雅「宇宙觀建築」重寫文明時間軸
阿瓜達菲尼克斯主體由泥土堆砌而成,平台高15公尺、長逾1.4公里,為目前已知最早且規模最大的馬雅建築群之一,曾長年被誤認為天然丘陵。(圖/翻攝自Takeshi Inomata / Universidad de Arizona)

不僅如此,考古團隊在遺址中央下方發現多件以十字形方式排列的儀式器物,包括玉石飾品、陶器與色料。這些文物顏色各異,推測與馬雅人對神祇與方位的象徵系統相關。例如藍色代表北方、綠色象徵東方,其他顏色仍在進一步解析中。


馬雅古城藏三千年秘密!對齊日出象徵四方 馬雅「宇宙觀建築」重寫文明時間軸
考古學家在遺址中央發現多件玉器與儀式用品,排列方式呈十字形,象徵宇宙四方與神祇信仰,反映馬雅人對宇宙秩序的具象詮釋。(圖/翻攝自Takeshi Inomata / Universidad de Arizona)

儘管阿瓜達菲尼克斯規模龐大,研究團隊未發現明顯社會階級的遺跡。與後期馬雅城市如提卡爾(Tikal)或科潘(Copan)不同,此地並無宮殿、王族陵墓或等級住宅,反而呈現出高度平等的社群合作模式。團隊估計,遺址建造過程可能動員超過一千人參與,並非出於強制,而是一種集體宗教行動。

布朗大學人類學教授何斯頓(Stephen Houston)指出,此項研究支持中美洲古文明在尚未出現階層分化前,已經建立起高度抽象的宇宙觀念。他強調:「這些象徵與空間的結合,是中美洲宗教信仰具體化的例證。」

研究團隊推測,遺址的建造時間約為西元前1000年。由於沒有任何書面紀錄存留,關於其功能與用途仍仰賴出土物與建築布局進行解讀。然而,根據目前資料,阿瓜達菲尼克斯極可能是一處舉行大型儀式與曆法相關活動的聚集地。這座沉睡於叢林中的遺址,如今不僅改寫了馬雅文明的時序,也提供學界重新審視早期社會組織與宗教實踐的珍貴視角。


馬雅古城藏三千年秘密!對齊日出象徵四方 馬雅「宇宙觀建築」重寫文明時間軸
研究團隊運用光學雷達(LiDAR)技術掃描後揭露阿瓜達菲尼克斯(Aguada Fénix)遺址的完整輪廓,顯示其以東西與南北軸線構成十字形宇宙圖樣。(圖/翻攝自X,@LiveScience)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