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視角/美國要鞏固世界強權地位 缺議長又分裂的眾議院成最大挑戰

菱視角/美國要鞏固世界強權地位 缺議長又分裂的眾議院成最大挑戰

(記者王秋燕/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前往以色列表達堅定支持立場,企圖展現美國是能同時兼顧烏克蘭、以色列與台灣的超級強國。拜登政府計畫把以色列、台灣、烏克蘭援助案,綑綁成規模達1000億美元的追加預算法案,希望藉此獲得國會認同,確立美國在眾多盟友心中堅定不移的地位。

不過,拜登政府面對最大的挑戰並非是俄羅斯、反對以色列勢力以及北京當局,而是民主黨佔少數、共和黨極右派次團體勢力興起的眾議院,在議長大位持續真空情況下,眾議院議事已停擺兩周。

共和黨推極右派競選眾議議長 首輪投票已失利

共和黨推出極右派俄亥俄州眾議員喬丹(Jim Jordan)競選議長,但他被外界認定是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忠實的追隨者,不僅想推翻2020年拜登當選總統的選舉結果,更是推動對拜登發起彈劾調查的主力,因此喬丹要獲得民主黨眾議員的選票,難度相當高。

喬丹在17日首輪議長投票選舉中已經失敗。然而,不論喬丹是否能順利當選議長,光是共和黨、民主黨人士目前對於援助烏克蘭、以色列態度趨向分裂,就讓拜登政府的綑綁法案難以順利過關。俄烏戰爭爆發初期,共和黨、民主黨同步力挺烏克蘭,但隨俄烏戰爭無止盡的拖延,共和黨對持續大量援助烏克蘭的態度,早已產生動搖。

以色列是二戰以來接受美國援助最多的國家,通常能獲得兩黨廣泛性的支持,但在以色列擴大攻擊加薩走廊引爆人道危機後,民主黨國會議員已不全然支持以色列。部分民主黨議員公開呼籲,以色列軍方連日封鎖、砲轟加薩,造成巴勒斯坦人民嚴重死傷,必須停止這種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但在共和黨方面,絕大多數議員仍支持以色列。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美國傳統上將自己定位為全球領導者,並把對烏克蘭和台灣等國家軍事支持,視為抵禦民主威脅的重要安全保障。不過,美國國會在關鍵外交政策的分歧不斷擴大,已引發美國民眾、國際社會對美國與盟友可靠性關係的質疑。

白宮本周擬提交追加預算法案 先拚參議院過關

拜登政府為了鞏固盟友信心,並維持美國世界強國地位,最快本周先把1000億美元追加預算法案,送交民主黨佔多數的參議院,先讓參議院通過。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該法案是一整年預算,金額才會這麼大;該法案針對以色列、烏蘭、台灣軍援規模約數十億美元。

拜登17日展開的中東之行,會先到以色列展開旋風式訪問,表達堅定支持態度,18日再到約旦開四方峰會,與約旦、埃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領袖會談。不過,以色列轟炸加薩地區醫院導致500名平民死亡後,約旦外交部17日已宣布取消四方峰會。

分析多認為,拜登因過度展現支持以色列的態度,難以取得周邊阿拉伯國家諒解與配合,將導致他希望推動的加薩人道救援工作、遏制以色列擴大地面戰引發區域衝突升級的任務,困難重重。

中國支持巴人建國 獲「全球南方」支持

與此同時,北京當局也積極在以巴衝突中努力發揮最大影響力,希望在以色列軍方發動地面戰前,加速運作開放加薩人道走廊工作。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