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作者: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0-07-30 00:00:00

★★★比爾.蓋茲推薦2020年度必讀好書★★★

最新研究實證,
贏在起跑點、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可能是成功的絆腳石。
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
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未上市即榮登亞馬遜分類暢銷榜NO.1
推翻《異數》的觀點,卻獲得《異數》作者葛拉威爾的支持與肯定
《安靜,就是力量》、《未來人才》、《給予》……多位暢銷作家讚聲推薦
《歐普拉雜誌》2019年度最佳非文學圖書
橫跨體育、教育、音樂、天文、藝術、科學、商業、醫學、職涯等各界案例
版權售出:美國、英國、西班牙、中國、韓國

老虎伍茲7個月大開始推桿、莫札特從小彈琴鍵……
這些成功典範讓許多人認為,及早學習、刻意練習、恆毅力,是成功的捷徑,
要避免沒有固定專長、一直換工作、半途而廢、三分鐘熱度……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
研究世界最頂尖的運動員、藝術家、音樂家、發明家、預測家和科學家,
他發現,更多成功人士年輕時繞了許多路,做過不同工作,甚至討厭工作……
但最後也都在某個專業領域大放異彩,甚至之所以成功就因具備別的經驗與專長──
.賈伯斯旁聽過書法課,成為設計MAC電腦字型的靈感來源
.網球世界冠軍費德勒,小時候比較喜歡踢足球
.任天堂第一位開發部長橫井軍平,因喜歡「造物」而救了即將破產的公司
這些頂尖人士不只專精,還能觸類旁通,發揮創意;
那為什麼未來世界將需要更多這類跨能、思考多元的人才?

◎「一萬小時法則」練就的技能,輕而易舉就被AI取代
世界棋王從小學習各種「戰術」,可以預測接下來的幾步棋,
但AI的計算能力極強,每秒能計算2億步棋,
就連每個人手機裡的免費APP都比棋王強,人類多年磨練的棋藝很容易就被取代。
然而,最後打敗AI的,反而是擅於「戰略」思考的電玩專家,
跨領域運用原本擅長電玩的能力,讓不懂思考的AI甘拜下風。
這證明了AI非萬能,只要人類跨領域思考,善用整合能力,仍然可以反敗為勝。

◎環境變化多端,不懂應變,再專業也派不上用場
多數人以為專業的消防員在任何火災現場都能救火,
但就算身經百戰的消防員,只要從平房換到大樓或森林大火,
反而容易判斷失準,造成嚴重損傷。
真正的專業是,有辦法跨能應變,不管換到任何環境,都不受限制,也能正常發揮。

◎單一專業,成了嚴重的盲點
近二十年都未被完全清除的海上廢油,讓多名專家束手無策。
一名「門外漢」卻從「思樂冰」與「混擬土」得到靈感,
只花了3頁A4紙的篇幅就提出方案,並順利解決。
艾波斯坦指出,有些領域需要早起步的人,
不過,在21世紀,科技把世界變成環環相扣的複雜系統,
人人都需要跨領域的思考習慣和方法,
才能成為有廣度、多元、跨能的人才,如同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刀──
.先多元嘗試、多方涉獵,再「延後專攻」
.工作像是約會對象,別在第一次工作時就想選定終生
.善用「概念分類」的科學眼光,讓認知更有彈性
.靠「費米式思考」,就能憑有限知識拆解問題
.運用「門外漢思維」,能打破被專業蒙蔽的雙眼
.不怕落居人後,效率、成績好不等於進步,慢慢學成效反而最好
本書橫跨體育、教育、音樂、天文、藝術、科學、商業、醫學、職涯等各界案例,
顛覆傳統觀點、引人入勝,說明成功的關鍵無法簡化,也不只有一種方法,
讓你不必苦練一萬個小時,也能成為廣泛思考、經驗豐富和觀點多元的跨能通才!

★名人推薦:

陳永隆博士|《跨界思考》作者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家醫科醫師
蔡依橙|素養教育工作坊 核心講師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大腦簡史》作者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蘇盈如SandySu|《2030轉職地圖》暢銷作家
麥爾坎‧葛拉威爾|《異數》、《引爆趨勢》作者
丹尼爾‧品克|《動機,單純的力量》、《什麼時候是好時候》作者
亞曼達‧瑞普立|《教出最聰明的孩子》作者
瑪莉亞‧柯妮可娃|心理學家、《福爾摩斯思考術》作者
賽巴斯提安‧鍾格|知名記者、《超完美風暴》作者
蘇珊‧坎恩|《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身為人資工作者,我並不是完全同意內文的分析;同時我也發現這本書的理論,有兩派不同看法的人資工作者。正因為這樣,我覺得這本書很符合磨練『讀者的批判性思維』,由你自己決定書裡的通才或專才理論,是否符合你的求職處境,讓自己替自己找出最合適的答案。」
——蘇盈如SandySu,暢銷書《2030轉職地圖》作家

「艾波斯坦告訴我,原來我先前所有想法都是錯的──而我莫名享受這種恍然大悟。我好愛這本書。」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異數》(Outliers)作者

「我們已經相信單一成功之道太久了,認為要盡早起步,追求專精,著重效率。然而在這本石破天驚的大作裡,艾波斯坦指出大多數領域的成功之道其實截然不同,反而是廣泛涉獵,四處經歷,多繞遠路,多方嘗試。這本書至關重要,無比切時,無論主管、家長、教練或想提升表現的人都該好好一讀。」
──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動機,單純的力量》(Drive)、《什麼時候是好時候》(When)作者

「我想把這本書交給所有想學打鼓卻被逼練琴的孩子,所有暗自想當心理學家的程式設計師,所有希望人類在機器人時代昂首昌盛的人。這本書洋溢驚奇,滿是希望,堪稱二十一世紀的求生手冊。」
──亞曼達‧瑞普立(Amanda Ripley),《教出最聰明的孩子》(The Smartest Kids in The World and how they got that way)作者

「這本書逼你重新思考學習、思維與生命的本質,反思對選修教育與職涯規畫的認知。」
──瑪莉亞‧柯妮可娃(Maria Konnikova),心理學家、《福爾摩斯思考術》(Mastermind)作者

「歸功這本傑作,艾波斯坦擠身當代頂尖科普作家之列。這本書視野廣闊,觀點獨到,令人嘆為觀止。我把書中所學幾乎應用到生活的各方各面。」
──賽巴斯提安‧鍾格(Sebastian Junger),知名記者、《超完美風暴》(The Perfect Storm)作者

「閱讀艾波斯坦這種天才作家的作品真是很享受,尤其書中道盡有關表現、成功與教育的真知灼見,讀來更是無比享受。」
──蘇珊‧坎恩(Susan Cain),《安靜,就是力量》(Quiet)作者

★內文試閱:

.前言

愈早刻意練習,還是花時間多元嘗試?
我們先從體壇的兩則故事開始。
刻意練習的經典案例
第一則,你大概聽過。在故事中,這男孩的父親早早發覺兒子的與眾不同。男孩六個月大時,父親抱著他在家裡走動,他竟然能站在父親的手掌上維持平衡。七個月大時,父親給他一根推桿,他坐在學步車裡拖著它到處遊走。十個月大時,他從寶寶餐椅爬下來,一搖一擺走向為他打造的小高爾夫球桿,模仿著在車庫看到的揮桿姿勢。由於父親還沒辦法跟他用言語溝通,所以靠畫圖教他球桿的握法。「這孩子小到還不會講話,要教他怎麼推桿真是不容易。」父親後來說。
兩歲,按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劃分,是學會「踢球」與「踮腳」等重要肢體動作的時候,他卻已經登上全國性電視節目,拿著高及肩膀的球桿,一路推球,經過嘖嘖稱奇的美國老牌喜劇演員鮑伯.霍伯(Bob Hope)面前。同一年,他參加第一場比賽,贏得未滿十歲組的冠軍。
時間浪費不得。這男孩才三歲,就在學沙坑救球的方法。他父親明白兒子是天生好手,天命在此,而指導兒子是他的責任。想想看:如果你這麼確知前方的路,或許也會教三歲兒子怎麼面對必然湧至的媒體記者。他扮演記者,教兒子怎麼扼要回答,沒問就別講。那年在加州的球場,男孩以四十八桿完成九個洞,高於標準桿僅十一桿。
在男孩四歲時,早上九點父親會在高爾夫球場放他下車,八小時後再來接他;有時練球的錢不需自掏腰包,而是從蠢到質疑他的傢伙身上賺來的。八歲時,男孩首次贏過父親,但父親不以為意,畢竟他確信兒子天賦異稟,而他格外能助兒子一臂之力。他自己曾是優秀的運動員,經歷艱辛;大學打棒球時,他是全場唯一的黑人球員。他懂人,懂紀律,主修社會學,加入陸軍特種部隊時在越南服役,後來擔任預備軍官們的心理戰術教官,自知沒顧好前任婚姻的三個孩子,但現在能將功贖罪,顧好這第四個孩子,目前也都按計畫進行著。
這男孩進史丹佛大學時已經成名。不久後,他父親開始講著他有多重要,能比曼德拉、甘地和佛祖更影響深遠:「他比他們的施展空間更大,是東方與西方的橋梁,循著指引前途無量。我還不知道是怎樣的橋,但他是天選之才。」

多方嘗試也不阻礙發展
第二則故事你大概也知道,只是乍看還想不到。
他母親是教練,卻從沒訓練他。他學走路時,會繞著她踢球。在兒時的週日會跟父親打壁球,還學滑雪、拳擊、游泳和滑板,打籃球、手球、網球和桌球,利用鄰居的圍籬打羽球,還在學校踢足球。日後他認為正是大量接觸各種運動,鍛鍊出運動能力和手眼協調性。
他什麼運動都碰,只要有球就好。「有球的話,我會特別興致勃勃。」他回憶道。他是很愛打球的孩子,但父母對他的體育之路倒沒什麼想法,母親後來說:「我們沒有打算讓他往這走,或往那走。」她跟孩子的爸就只是鼓勵他多方嘗試,而事實上這是必要的選擇。
按她所言「這孩子要是得坐太久,會坐立難安」。雖然他母親在教網球,卻不想陪他練球:「他總會惹我不爽啊。他都試些稀奇古怪的打法,從不規規矩矩把球打回來。對當老媽的來說,這樣很沒意思。」《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的記者認為,這對父母從未強行逼迫,而是「循循善誘」。在這孩子十歲出頭時,開始對網球產生格外濃厚的興趣,「若說他們有影響他什麼,那就是想試著讓他別對網球一頭熱」。當他跟別人較量,母親常開溜去和朋友聊天。父親則只有一條規則:「不要作弊。」他沒有,而且開始打得可圈可點。
他十多歲時,球技好到受當地報社採訪。根據那份報導,當記者問他,以後領到網球比賽的第一筆獎金打算拿來買什麼,他的回答是「買賓士(Mercedes)」,母親一讀感到愕然。後來記者給她聽訪談的錄音檔,才發現這純屬烏龍,他是以瑞士德語回答:「買更多CD(More CDs)。」這孩子無疑很在行,但當網球教練決定把他調去跟更高年級的球員對戰,他卻要求調回來,這樣才能跟朋友一起打球。畢竟有一部分樂趣是在上完音樂課、專業拳擊課或足球課之後,可以跟朋友玩在一起。
當他終於放棄其他運動項目(主要是足球)並專注於網球之際,其他同儕老早跟體能教練、運動心理師和營養師合作已久,然而這並未阻礙他的長期發展。在他三十五歲前後,明明已屆許多傳奇網球巨星的退休年齡,卻仍笑傲網壇,獨占世界第一寶座。

兩位世界冠軍養成之路天差地別
二○○六年,老虎伍茲.羅傑(Tiger Woods)和費德勒(Robert Federer)首次見面,兩人正如日中天。伍茲搭私人飛機去看美國公開賽的總決賽,費德勒因此分外緊張,但仍贏得比賽,連續三年抱得冠軍。伍茲在更衣室跟費德勒一起慶功,兩人英雄惜英雄。「我所遇過的人裡,就屬他最懂何謂所向披靡。」後來費德勒這麼說。他們很快就結為朋友,愛爭論誰才是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王者。
不過費德勒仍發覺兩人的差異。二○○六年,他向一位傳記記者說:「他的人生故事跟我截然不同。他從小志在打破大滿貫的紀錄,我則只夢想跟德國金童鮑里斯.貝克(BorisBecker)見上一面,或是有朝一日登上溫布頓的賽場。」
費德勒兒時父母是採「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起初他也沒把打球多當一回事,日後卻稱霸球壇,堪稱史上第一,這種歷程似乎非常罕見。費德勒跟伍茲不同,起步得比成千上萬個孩子更晚。相較之下,伍茲的成長過程堪稱專業養成暢銷書的典範,甚至他父親艾爾就寫過一本熱銷的育兒手冊。伍茲兒時不只是打打高爾夫,還經過不懈的「刻意練習」,即一萬小時定律的那種苦練。
根據這個如今眾所周知的「定律」,無論在何種領域,專業能力只來自長期的高度專業化訓練。這定律源自針對三十位小提琴家的研究,刻意練習是指「得到相關最佳做法的明確指導」,有人從旁個別監督,「立即獲得意見回饋與表現評估」,並且「反覆進行相同或類似的練習」。有關專業能力培養的研究顯示,相較於次級運動員,頂尖運動員每週花更多時間在高度專業的刻意練習。
談到憑刻意練習而成功的案例,伍茲堪稱代表人物─ 而且驗證愈早練習,成就愈好。這種及早專精的壓力遠不只見諸體壇。我們都常聽到,如今世界愈趨錯綜複雜,愈趨競爭激烈,所以我們統統得更加專業化才行,而且得盡早起步。許多耳熟能詳的成功典範都是很早就嶄露頭角─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從小彈琴鍵,Facebook 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從小彈鍵盤。放眼各領域,當人類知識日益浩瀚,世界日益環環相扣,大家愈趨投入專業。腫瘤科醫師不再是懂各種癌症,而是專精特定癌症,這種趨勢方興未艾。印裔美籍醫生作家何圖.葛文德(Atul Gawande)說,當醫生們開玩笑時提及左耳科醫師,「我們得詳查資料才確定真的沒有這種醫師」
英國記者馬修.施雅德(Matthew Syed) 在暢銷書《一萬小時的神奇威力》(Bounce)裡提到,他認為英國政府失之於未採用老虎伍茲式的專業分工法,把政府高官在不同部門之間輪調,「這就跟把老虎伍茲從高爾夫輪調去打棒球、足球和冰球一樣可笑」。
然而,英國近年在夏季奧運戰果輝煌,擺脫先前數十年的泥淖,靠的正是召募成年選手試新運動,替起步晚的人開一條路,如這些計畫背後官員向我所言,助「半路出家的人」一臂之力。顯然,就算是志在出類拔萃的運動員,也能走費德勒這樣的路,多方嘗試不同運動,這樣的做法沒那麼荒謬。頂尖運動員在生涯巔峰確實比次級運動員花上更多時間專注於刻意練習,但當研究人員檢視運動員從兒時開始的整段運動生涯,頂尖運動員起先通常花較少時間刻意練習日後專精的運動項目,反而經歷研究人員所稱的「抽樣階段」,接觸各形各色的運動,通常是經過漫無計畫的嘗試,最後建立各種運動能力,明白自身能力與偏好,之後才投入特定項目全力練習。一篇有關運動員在個人項目表現的研究論文即在標題稱「延後專攻」為「成功關鍵」,另一個研究的標題則是「團隊運動的卓越之道:晚起步,勤精進,展決心」。

當我開始寫下這些研究時,既遇到認真批評,也遇到全然否定。球迷常說:「也許其他運動是這樣,但我們這種運動不是這樣。」全球最風靡的運動是足球,來自足球圈的批評聲浪也最大。後來在二○一四年尾,一支德國研究團隊碰巧發表論文指出,在剛贏得世界盃的德國國家代表隊裡,多數球員比業餘聯盟的球員還晚起步,遲至二十二歲以後才好好投入團隊足球,兒時與少時只是隨興踢球或練習別種運動。兩年後,另一篇有關足球的研究論文發表,比較兒童在十一歲時的表現,再往後追蹤兩年,發現參加多種球隊或隨興踢球(「而非接受整套足球訓練」)的人進步較大。如今許多球類運動都有類似研究結果,從冰球到排球皆然。
這類對過度專業化的提倡,有時變成一種龐大的行銷機器,成功推波助瀾,有時立意良善,影響甚至遍及體壇之外。然而,其實費德勒這條路普遍得多,伍茲這條路少見得多,只是像費德勒這種選手的故事乏人問津,甚至根本未獲報導。你也許知道一部分這類選手的大名,但大概不曉得他們走過的歷程。
我開始撰寫這篇前言,是在二○一八年美式足球超級盃甫結束之際。在超級盃賽場上,四分衛湯姆.布蘭迪(Tom Brady)先前打過職棒,對手尼克.福爾斯(Nick Foles)試過美式足球、籃球、棒球和空手道,大學時在籃球與美式足球之間做出選擇。同一個月,捷克運動員埃絲特爾.萊德茨卡(Ester Ledecká)參加冬季奧運,成為冬奧史上首位在不同運動項目(滑雪與單板滑雪)摘金的女選手。萊德茨卡先前試過多種運動(現在仍在打沙灘排球與練風帆衝浪),專注於學校課業,十來歲時從沒得過半面金牌。在她二度奪金的隔天,《華盛頓郵報》報導:「在運動專業化的時代,萊德茨卡堪稱多方發展的楷模。」在萊德茨卡剛創紀錄之際,烏克蘭拳擊手瓦西里.洛馬琴科(Vasyl Lomachenko)創下以最少比賽在三個量級奪下世界冠軍的紀錄。他兒時少練四年拳擊,跑去學烏克蘭傳統舞蹈:「我年輕時試過各式各樣的運動,像是體操、籃球、網球和美式足球,這些經歷最終都增進了我的足上功夫。」美國著名運動學者羅絲.塔克(Ross Tucker)一語道出這領域的研究結果:「我們知道早期的嘗試是致勝關鍵,多元也是。」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