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速讀法:累積雜學資料庫,達到看書十倍速,大考小考通通難不倒

雪球速讀法:累積雜學資料庫,達到看書十倍速,大考小考通通難不倒

雪球速讀法:累積雜學資料庫,達到看書十倍速,大考小考通通難不倒
作者:宇都出雅巳   出版社:智富出版   出版日期:2015-02-06 00:00:00

速讀能力 = 速讀技巧 × 雜學資料庫(知識、資訊、經驗)

給所有對速讀抱持幻想的新手!
一起跟著宇都出大師的腳步,如滾雪球一般迅速累積資料庫!

「速讀怎麼可能深入了解內容?」
「讀艱深的書沒辦法利用速讀技巧!」

其實,只要累積「雜學資料庫」,你就能短時間讀懂任何書!
要如何迅速累積資料庫呢?
讓高速大量循環〔雪球速讀法〕為你指一條明路!

☆如果你是下列幾種人之一,請你一定要翻閱本書
一直覺得速讀是種「相當可疑」的方法,而不願接觸的人
曾試著看過速讀教本,但看到一半便放棄的人
曾參加過速讀課程,卻覺得很難應用在平時閱讀上的人

☆什麼是「雜學資料庫」?
我們在讀任何讀物的時候,會用到我們從前所累積的所有知識、資訊、經驗,這就是「雜學資料庫」。閱讀速度的快慢,與雜學資料庫的質與量息息相關。
換句話說,擁有愈多讀書經驗,瞭解愈多相關領域的資訊,表示你的資料庫愈豐富。
比如說你是否有發現:
。讀過一次的書,第二次讀會讀比較快
。歷史系畢業的人,讀歷史類的書會讀比較快
→因為他們的「雜學資料庫」中,已經累積相關的知識與經驗!

☆什麼是高速大量循環〔雪球速讀法〕?
那麼,擁有雜學資料庫的人才有辦法學會速讀嗎?
錯!即使不具備與書籍內容相關的資料庫,只要利用雪球速讀法,也能達到速讀目的。
藉由「高速大量循環」的速讀技巧,
→快速讀過之後,可以累積一些資料庫
→累積一些資料庫之後,使閱讀速度提升
→閱讀速度提升後,使累積資料庫的效率也跟著提升
你就能像滾動雪球一樣,一步步累積扎實的資料庫。

☆高速大量循環〔雪球速讀法〕怎麼做?
重點1◎第一次只需閱讀目錄、前言和後記,至少反覆10遍
→幫助你快速掌握整體架構
重點2◎閱讀時不轉換成聲音
→習慣不轉換成聲音讀書,速度才會快
重點3◎不要執著於看不懂的地方
→看不懂就不用浪費時間,先全部看完,用反覆閱讀的方式加深印象

☆新手一看就懂〔雪球速讀法〕實踐感想
「不用花好幾萬參加講座,想學速讀只要這一本書就夠了!」
「本書不是只是教你「視點移動」等傳統的速讀技巧。而是使用「資料庫」的概念,聽起來有點困難,而且一開始需要花較多時間句反覆閱讀,但只要持續下去就能提升閱讀速度。無論如何想嘗試一下。」
「老實說我曾經對速讀感到很懷疑,但這本書卻很容易實踐,一起來嘗試高速大量循環的「雪球速讀法」吧!」

本書指出以往速讀教科書都忽略「雜學資料庫」的累積,只專注於眼睛、右腦等速讀技巧,這種學習方式往往會讓初學者對速讀到挫折,作者結合自身經驗,提出「雪球速讀法」,並利用此技巧在一個月內通過CFP考試,不只增快閱讀速度,更能夠快速吸收內容。

★內文試閱:

‧前言

書本不教你的速讀秘密
「讓看書速度變成現在的十倍!」
「十分鐘念完一本書!」
「一個晚上可以念完五本書!」
書店裡擺著速讀書籍,書櫃上每本書的標題都像是在比賽,看誰能念得比較快。
看到這樣的標題,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或許你會覺得「如果真的做得到,也太強了」,但內心是否卻覺得「看起來相當令人懷疑」呢?
我在25年前初次接觸速讀,心中一直抱著「如果真的辦得到呢?」這種微小的期待,至今已參加過各式各樣的速讀課程。現在,我也算是「擅長速讀」的人了。

我曾在某間速讀教室測試我的速讀能力,結果顯示,每分鐘我可以讀超過一萬字。以這本書為例,一頁約有五百字,表示我十分鐘就能讀完兩百頁。因此一天讀完數十本書沒什麼問題,事實上我常常超過這個數字。這25年中,我每天至少會讀一本書,所以一共讀過一萬本書。
我想表達的是,速讀教科書中的「速度變成十倍」、「十分鐘一本書」、「一晚讀五本書」等說詞是真的,但卻也不完全是真的。
究竟,哪個部分不是真的呢?
的確,在速讀課程中學習到的速讀技巧相當有效。然而,若想「學會速讀」,還有一個重點,如果做不到便無法學會速讀。
不過,幾乎所有的速讀教科書及速讀課程都不會提到這個重點。
在這裡讓我們先來做一個簡單的實驗。
下一頁的一開始,寫著一句話,我故意弄亂句中文字的順序。
這個實驗是想知道,讀者在看到順序錯亂文字的一瞬間,能不能明白句子是什麼意思。
準備好之後,請翻開下一頁,迅速瞄一眼。

「事者竟志有成」
因為只能瞄一眼,所以沒時間「事・者・竟・志・有・成」這樣一個字一個字慢慢看。不過只要瞄過去,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這就是一個速讀技巧的例子,「不轉換成聲音念出來,只是看過去」。即使只是很短的一句話,如果你能在一瞬間看出這句話的意思,這便是速讀。
「的確,不用轉換成聲音念出來,用看的就可以記在大腦裡!」
「原來只要記在大腦裡,大腦就能準確處理並理解這些訊息。」
「如果看過就能理解,是不是任何書籍都有辦法速讀呢?」
大家會這麼想也不奇怪,但可惜的是,這樣的想法並不正確。因為剛才你在上面所看到的訊息,並不是寫在書上的「事者竟志有成」,而是原本就存在於你腦中的「有志者事竟成」。
那麼,要是「看過以後仍無法理解」該怎麼辦呢?
也許你會覺得速讀太過困難,但其實不是這樣。這只是因為你還不瞭解字詞的意思,熟悉度還不足而已。
我們在讀任何讀物的時候,會用到我們從前所累積的所有知識、資訊、經驗等「雜學資料庫」(以下簡稱「資料庫」)。因此讀得快或慢,與你資料庫的質與量息息相關。
換句話說,擁有愈多讀書經驗,瞭解愈多相關領域的資訊,表示你的資料庫愈豐富。
譬如,即使你沒學過速讀技巧,碰到內容熟悉的文章或書籍,你也能夠迅速讀完,這是因為你擁有蓄積許多知識、資訊、經驗的資料庫。
然而,大多數的速讀課程中,卻幾乎沒有提到最重要的「資料庫」。這也是為什麼速讀法容易讓人懷疑,並且使許多挑戰速讀的人感到挫折。
我們不該忽略資料庫的重要性,而是應該儘量活用,才能學到真正派得上用場,真正能幫助我們的速讀法。
本書將介紹著重「資料庫」的速讀方式,也就是能夠高速大量循環的「雪球速讀法」。這種方法不需花費大量時間或金錢,卻能夠馬上應用在閱讀上,像滾雪球一樣讓資料庫愈滾愈大,是相當有效率的速讀法。可以提升你閱讀的層次,讓你能自然而然的感受到閱讀的醍醐味。我就是透過這種速讀法,豐富了自己的工作及私人生活。
這本書即為了傳達「雪球速讀法」的奧妙之處而寫作。
如果你是下列幾種人之一,請你一定要翻閱本書。
●一直覺得速讀是種「相當可疑」的方法,而不願接觸
●曾試著看過速讀教科書,但看到一半便放棄
●曾參加過速讀課程,卻覺得很難應用在平時閱讀上
希望本書能夠幫助你拉近與速讀的距離,將速讀應用在考試、閱讀等各個方面,為你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摘文

05 雪球速讀法的兩大原則
◎第一原則:「讀得快,更容易理解內容」
當我向別人提到我會速讀的時候,他們常會說出這樣的疑問:「讀那麼快,真的有辦法理解內容在講什麼嗎?」
我都會回答:「當然可以理解書中內容囉!」並反問他們,大約要花多少時間來讀一本書。得到的答案大多是「要花一個禮拜」、「大約要一個月」之類。
聽到他們的答案,我卻覺得「要是讀得那麼慢,反而沒辦法理解內容吧」。而這個想法讓我歸納出第一原則。
若花一個禮拜慢慢讀一本書,讀到後面,就會逐漸忘記書的一開始寫了些什麼內容,反而不容易掌握到這本書的整體架構。
為了掌握住這本書的整體架構以及文字脈絡,即使不明白內容在講些什麼,也該不顧一切的把整本書先讀完。
打個比方來說,請試著回想這樣的經驗。你去參加一個派對,想加入某個小團體之間的對話,你會怎麼做呢?一開始,你並不曉得他們在講些什麼,是不是覺得他們講的東西好像左耳進右耳出?
這種時候,即使不明白內容,也要把他們的對話持續聽下去,直到察覺到「啊,原來你們在講這件事」,一下子便明白他們在講什麼,才有辦法加入他們的對話。
讀書的時候也是一樣,與其執著在看不懂的部分,反覆看上許多遍,不如先一口氣讀下去,以明白整本書的架構,才能更快的掌握到這本書的主旨。換句話說,速讀並不只是「讀得快而且看得懂內容在講什麼」,而是「正因為讀得快,才能看得懂內容在講什麼」。
相反的,大多數的人有著「慢慢讀才看得懂內容」的成見。要是碰到看不懂的部分,就會一直卡關,想慢慢把那個部分讀懂。
雖然許多人覺得「速讀」是「膚淺的閱讀方法」;「精讀、慢讀(Slow Reading)」才是「深入的閱讀方法」,但事實上,慢慢讀並不見得就能夠理解得比較快、比較深入。

◎速讀比精讀更能深入閱讀
選擇慢慢讀的人,容易被內容的細節所困。
有句話說「見樹不見林」,若被一些瑣碎的內容困住,反而不容易理解整個文章的內容。要明白整篇文章的意義,不能只專注這一小部分,而是要放眼文章的整體內容。
當然也不能「見林不見樹」,但一開始先放眼整個森林,掌握整體情形,對我們來說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譬如,上台做簡報的時候,通常會先針對整體報告做出重點式的說明,「關於這個項目有三個重點」,一開始便呈現出簡報的骨架。
對聽眾來說,與其一開始就聽到一大堆詳細的說明,不如先告訴我們整體架構大概是什麼樣子,即使只是粗略的大綱也沒有關係。這樣,聽眾比較容易接受,對於之後所提到的細節也較容易理解。
而且,還有一個較為單純的原因。雖然這是因書而異,但大多數的書籍,看到愈後面,對內容的說明會寫得愈詳細。若一開始就不顧一切的往下閱讀,常常會發現前面本來一直看不懂的地方,其實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在上面。
因為有著「反覆閱讀」的前提,在閱讀時別太執著於細節,別一直停在看不懂的地方,總之先粗略的看過一遍,把看得懂的地方先弄明白。像這樣掌握住整體架構,才是深入瞭解書籍內容的捷徑。
使用雪球速讀法時,一開始先將閱讀範圍縮小到目錄、前言、後記,讀到本文時,即使有看不懂的地方也「高速」地把它讀過。這看起來是種很隨便的閱讀方式,但卻能掌握到這本書的整體架構,有著「放眼整片森林」的效果。
這就是第一原則:「讀得快,更容易理解內容」。
當然,如果用這種方式只讀一遍,就只是隨便讀讀而已,是相當膚淺的閱讀方式,但若「高速大量循環」持續重覆閱讀,逐漸深入一些細節以及原本不懂的地方,便能成為快速且深入的閱讀方式。
若精讀或慢讀有辦法持續讀下去,總有一天也能掌握住一本書的整體結構,並理解內容。但若碰到原本不熟悉的內容、艱澀的書籍,就需要超強的耐力及意志力才讀得下去,要是根本對這本書沒興趣,很可能會中途放棄。因此,愈困難的書,就愈不應該慢慢閱讀,而是要快速讀過,並反覆閱讀許多次,較容易理解書中內容。

◎第二原則:「第二次讀的時候,能比第一次讀得更快」
雪球速讀法就是高速大量循環的閱讀方式,「高速」與第一原則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大量循環」則是與第二原則「第二次讀的時候,會比第一次讀得更快」有密切關聯。

我會注意到這一點,是拜我的速讀體驗之賜。
經過一番與速讀的苦戰之後,我總算也能夠用速讀讀完一本書。但我卻發現自己愈來愈常反覆閱讀同一本書。
要說為什麼,自從我學會速讀之後,讀完一本書所花的時間變少許多,即使從頭到尾讀一遍也不會覺得疲累。由於多出許多時間,自然而然就會想再讀一遍看看。而且,以前讀過的書也會時常拿來重新閱讀。
這時我發現到,「和第一次讀比起來,第二次讀的時候能讀得更快」。就像先前所說,這是因為我已累積了足夠的資料庫,所以能大幅提升我的速讀能力。
具體來說,這是因為和第一次讀比起來,第二次讀的時候,對於書中的單字、語詞,以及文字脈絡較熟悉,能掌握整體構造的緣故。
事實上,如同先前所介紹的,速讀教室中的「擬似速讀訓練」也是要學員反覆閱讀同一本書,使學員能夠體驗到「反覆閱讀同一本書,閱讀速度就會有所提升」,並在閱讀時「回想起這樣的感覺,以達到速讀的目的」。我便是由此而領悟到第二原則「第二次讀的時候,能比第一次讀得更快」。
這第二原則看似非常單純,然而能活用這個特性的人卻少之又少。先不說別的,當一個人花了許多時間,終於看完一本書之後,會覺得相當疲勞,連喘口氣都來不及,更不可能會想要馬上把同一本書再念第二遍。
因此,很少人能領悟到這個原則。

◎雪球速讀法助你短期內通過高難度考試
第一原則:「讀得快,更容易理解內容」。
第二原則:「第二次讀的時候,會比第一次讀得更快」。
以這兩個原則為基礎,最後誕生出來的,便是雪球速讀法。二○○三年,剛辭去工作自行獨立創業的我,為了測試雪球速讀法的效果,試著做一次公開實驗,我宣布我預計只花一個月的時間來準備CFP考試(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為國際認證財務規劃師最高資格),並且第一次考試就要通過。
實驗結果證明雪球速讀法相當有效。這可能會給人「這項考試可以靠速讀通過」的印象,但事實上,要是沒有把考試範圍內容好好理解並記憶,就不可能通過考試。我想試著說明準備考試時,速讀可以幫上哪些忙,於是創立一個電子郵件雜誌,報告自己準備考試時的情形,以及唸書的方法。
我在準備考試時所念的書,是某個特定範圍內的的數學題庫以及參考書。我在一個月內,持續閱讀這些書籍,就準備考試來說,一個月的時間聽起來好像有點短,但對讀書來說,卻是很長的一段時間。
當然,我用的方法與大家印象中的讀書法不同,而是大量的反覆閱讀,也許看幾次、也許看幾十次。因為若以考試為目標,必須確實記住內容,因此反覆閱讀這些參考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高速」與「大量循環」的相乘作用
在反覆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和第一次讀比起來,第二次讀的時候能讀得更快」,而第三次又讀得比第二次快、第四次又比第三次快……隨著閱讀「次數」的增加,讀者能實際感受到閱讀「速度」也會有顯著的提升。
閱讀速度提升,反覆閱讀的次數又能更進一步增加,累積更多資料庫,又能再提升閱讀速度。就這樣良性循環,如同滾雪球一樣,速度一直在上升,唸書的進度也一直在前進。
1 閱讀速度快,所以能重覆閱讀許多次
2 重覆閱讀了許多次,所以能讀得更快
3 讀得更快,所以能重覆閱讀更多次
4 重覆閱讀更多次,所以又能再讀得更快
便形成這樣的良性回饋。
不過,大部分準備考試的人,並不會採用高速大量循環的方式閱讀,反而會陷入「低速少量循環」的困境。由於想要念得仔細一點,閱讀速度變得相當緩慢。又因為念得慢,念完一本書要花很多時間,沒有多餘的時間反覆閱讀。無法累積資料庫,看得又更慢。最後形成惡性循環。
這是因為以往的閱讀方法中,讀者會強烈的「想要明白」、「想要記住」,所以閱讀的速度反而會愈來愈慢。
在這樣的狀態下,別說要反覆閱讀,讀者很可能連完整的讀過一遍都做不到。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