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木馬程式:幫你快速打通金錢與愛情的任督二脈!

人類木馬程式:幫你快速打通金錢與愛情的任督二脈!

人類木馬程式:幫你快速打通金錢與愛情的任督二脈!
作者:李欣頻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8-08-06 00:00:00

木馬程式未清除前,
你的「努力」都在強大它,直到耗盡能量!

人類4大類、52模組的木馬程式,你中了幾個?

特別收錄:天賦擴張五圈圖+無成本、無上限之天賦財富學+零極限頻率校準法+三個月完成一年夢想的高維度縮時計畫法!
隨書附贈:《21天快篩清除木馬實用手冊》,幫你快速打通金錢與愛情的任督二脈!

就像電腦中了病毒會癱瘓,
人腦也會「中毒」。
一旦你中了木馬程式,所有的愛都會變成恐懼;
如果解除了木馬程式,所有恐懼都會還原回愛!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美、不夠聰明??釦A已經中了「不自信」木馬程式!
內心一直渴望功成名就??釦A已經中了「焦慮失敗」木馬程式!
擔心伴侶變心,害怕有一天被拋棄??釦A已經中了「感情疑心病」木馬程式!
父母是控制狂,無法隨心所欲做自己??釦A已經中了「未來茫然」木馬程式!
即使賺再多錢,卻始終還是覺得不夠??釦A已經中了「恐懼匱乏」木馬程式!

如果你認為自己不健康、沒人愛、沒有天賦、不自由,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甚至連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道,完全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與使命,總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當作座右銘……
那麼毫無疑問的,你已經中了「人類木馬程式」,它們就藏在你想要達成的願望清單中!如果不加以清除,你的人生就會進入「旋轉木馬:原地鬼打牆之無限循環」,白白空轉二、三十年以上!
我們與AI人工智慧的差別,就在於我們有能力察覺到自己「被植入了什麼信念」!只要發現它、清除它,重新啟動生命,就能為你省下人生最青春寶貴的黃金期!

★名人推薦:

道家人文協會理事長暨作家紫嚴導師、主持人‧作家蔡康永、心理諮商師賴佩霞 誠摯推薦!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如同電腦一樣,人類也有木馬程式

大約在二○一四年,我開始講授〈夢想藍圖〉前準備教材時,突然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對於某些人而言,獨立自主、創意夢想、天賦才華、財務自由是如此容易?但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卻非常困難?」即使我已經出版了《創意天龍八部》鉅細靡遺地講授人生創意方法學,但仍有許多讀者困在自己的「鬼打牆」中出不來?
後來我仔細研究數百位讀者們的來信,以及做一對一個案時發現大家的問題居然都差不多,原來絕大部分的人似乎都中了「集體木馬程式」: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夠美、不健康、沒人愛、沒有天賦、不自由、錢不夠、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更慘的是連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老是事與願違、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與使命……初步歸納最明顯的三個原因就是「教育」、「社會」、「媒體」所共同形塑而成的結果。於是我開始研究電腦「木馬程式」的概念,看看是否與我所謂的「人類集體木馬程式」有相對應性。
「木馬」這個詞源自希臘神話的「特洛伊木馬屠城記」(Trojan horse):攻城的希臘聯軍假裝撤退後留下一隻木馬,特洛伊人視它為戰利品帶進城中,當他們在慶祝勝利時,所有躲在木馬肚子裡的希臘士兵開啟城門讓外援軍進入,趁深夜突襲,成功奪下了特洛伊城。搜尋網路上關於「木馬程式」的定義是:「遠程控制電腦軟體的黑客工具,在用戶不知情或是未經同意情況下被入侵電腦,在啟動時被破壞、被修改資料,或使之無法運作。」也就是說,電腦木馬程式是以表面上看起來有用的軟體,裡面包藏著惡意程式,從網路進入電腦系統後,會在使用者都沒注意的時間點啟動,破壞或奪取個人私密資料,進而控制用戶的整個電腦系統。
木馬程式具有「隱蔽性:很難被確定具體感染位置」,與「非授權性:控制端擁有大部分該用戶的操作權限」之特點。如果我們拿這些定義來比喻「人類的木馬程式」也是一樣通用的:

● 被植入。
● 受其控制、無自由意志、信以為真,並很難發現自己是被控制的。
● 無法正常運作。

絕大部分的人也被埋藏著像這樣的木馬程式,一如電腦中毒,人們會在毫無覺察的情況下被竄改潛意識、被控制自主性與行為,在相同的情緒情境中一再受困,不斷製造出無意識的鬼打牆,輪迴在不快樂與掙扎中,而這些木馬程式即是人生的框架。如果以一個大家之前很熟悉的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來舉例,就是「被植入信念」的意思,一旦被植入某一組信念,那之後所有的決定,都會以此模組的相應頻率來做反應,除非被當事人發現,否則就會被木馬程式控制到整個人鬼打牆似地當機,甚至到自毀崩盤為止,這就是法國數學家佈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所說的:「人類的悲劇,始於無法獨自坐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因為瘋狂會逼瘋自己。」
簡單舉個例子:有一個女生老是嫌自己長得不夠美,依她自己陳述的原因是:母親從小常對她說「長得不漂亮的人,要更努力」,如果再更客觀且精確地回溯,事實可能是:這個女生「以為」母親覺得她不美,所以就放大成「大家都覺得她不美」,於是就認定「自己不美」的信念,但事實可能是:媽媽也曾說過她美,遠遠超過說她不美的次數更多,但她早已內建「自己不美」的模組根深蒂固,於是她就會從母親萬千話語中挑出疑似或近似「自己不美」的句子,來符合並加深這組木馬程式的概念,甚至有時候是她完全聽錯母親的原話,把「隔壁女生長得不美」聽成「妳長得不美」,因為一旦有了木馬程式,非常容易斷章取義、移花接木,把別人的話剪接成符合這組木馬程式的概念,唯有她去問母親為何要這樣說她時,這組木馬程式所造成的一場人際誤會才有機會被當場打破;但如果她隱忍未說,並從此記恨一輩子,那麼她也將帶著這組木馬程式繼續創造更多「自己被認為不美」的事件(非事實)。
還有另一個真實案例是:我有個「被害妄想症」的同事,老覺得自己的媽媽、兄姐、身邊的人都是要來害他的,除非他醒來看到「被害」只是如虛擬電玩般的幻象,並去找到投影源頭「我是何時開始覺得自己被害」、關閉並決定不要再有這樣的幻覺,否則這組木馬程式會幫他繼續創造更多人生被害大戲,就像是一張投影片上有一個紅點,如果這張投影片不被改動的情況下,無論它投影在木頭牆、水泥牆、大理石牆上……永遠都會有那顆紅點;或是換一個比喻:一個臉上有痘痘的人,如果不想再看到痘痘,請問是把鏡子打破?還是把臉上的痘痘清乾淨?很多人會怪罪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同一個原生家庭可以有一百萬種不同的對應方式,其結果就大不同,試問如果我們遇到像歐普拉過去的生命事件,我們現在會如何?況且身邊的人跟我們講過億萬句話,怎麼就把這句話做為是自己的木馬程式製造機?這些木馬並非不可改寫,只要用新的眼光重看這句話、另選一句話,或是自己重啟設定都行。
我在二○一八年四月帶日本禪旅團去看鳴門漩渦,有個團員在我旁邊說「好可怕,感覺就要被捲進去溺斃了」,我很驚訝地跟她說:「咦?我看到的是兩股海水相見歡愛的美啊,感覺有種被強大的愛融化的激動!」還有另一個例子是:我有個好友,他記得母親有一次在電視台,她抱著才兩歲的妹妹上台一起接受採訪,卻沒有抱他,從此種下媽媽不愛他的木馬程式,之後他很努力讀書、工作、賺錢,讓自己的成就比妹妹更大,這樣才能「贏」回媽媽的愛,我跟他說:「其實媽媽給你的禮物更大,正因為她沒抱你上台,所以你比妹妹更努力(因恐懼失去母愛而激發動力),現在是你自己上台接受媒體採訪,妹妹反而沒有──只有把時間空間拉大、拉出不注意視盲區,從這個點往回看、以正向而非負向的頻率視野,才看得到這個禮物,你也才能看到愛始終就在那,從沒有缺席過。若我現在問你,如果回到當時要你選擇是被抱上台的?還是在台下的?你會怎麼選?」他想了想,說:「對!如果要我選,我還是會選不被抱上台的那一位!」這就是他人生最初自訂的學習劇本、自己選的角,但他遺忘了。
同樣一件事,有人看到的是恐懼,有人看到的是愛,外在世界是由我們的眼睛與心的頻率決定它是什麼,改變自己的過去也代表未來將看到什麼,這就是我在回答一個學生的問題:「老師,請問要怎麼樣做才能讓自己的木馬程式不會影響孩子?」我的回答是:「只有你保持覺知清除自己的木馬程式,才不會影響孩子。」
全球知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葛詹尼加(Michael S. Gazzanifa)的著作《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提到:「我們每天的選擇,真的是自己決定的嗎?當我們擁有一項信念,會勝過所有自主生理程式與實體,即使是錯誤的信念,也使得莎士比亞筆下的奧賽羅動手殺了他親愛的妻子,讓《雙城記》裡的卡頓自願代替他的朋友上斷頭台,還表示這件事勝過他以往做過的任何事。」也就是說,當人們中了木馬程式之後,很容易把這組木馬程式設定成最優先在乎的事,比方「光耀門楣木馬模組」會把面子、尊嚴,看得比自己、家人、愛人、親友……的生命與健康都重要,而且為了光耀這個「門楣」,即使做自己不喜歡、不開心的事也不在乎,這就是木馬程式造成的「不注意視盲」,就是看不見這組木馬程式概念以外其他更重要,或是更明顯的事。
「不注意視盲」這個概念,在《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書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就是請觀影者仔細算出影片中兩隊球員間傳球的次數,等影片播完,大約有半數的人沒看到出現在影片中長達九秒正在搥胸的大猩猩,「是什麼東西讓大猩猩彷彿隱形了?這種感知上的錯誤源自於『對某個意料之外的物體缺乏注意力』所造成的,因此它在科學上的專有名稱為『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人們沒有看到大猩猩,並不是因為眼睛有毛病,而是因為把全副注意力都放在視覺某個特定區域或物件上,以至於沒有注意到預期之外的事物,即使該事物外觀搶眼、有可能是重要的,而且就出現在他們的視線內;換句話說,實驗裡的受測者因為太注意計算傳球次數,而導致『看不見』就站在眼前的大猩猩」。這也就是為何扒手很容易在人們沒察覺的情況下,扒走貼身口袋裡的錢包,甚至於是戴在手上的錶,因為扒手已經掌握了這個人的「視盲區」,只要將視線引開,他想扒走的東西就能在對方面前輕易取走,這就是所有「近身魔術:魔術師靠你太近,讓你看不到全貌」的原理。
也就是說,木馬程式會造成很大面積的「視盲區」,會讓你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失去你珍視且重要的人事物、時間,甚至於是自己。舉例來說,社會集體價值與媒體引導你關注焦點在「如何掙得更多錢」、「某位明星的八卦緋聞」……時,媒體偷走了我們的注意力與時間,看新聞來殺時間,時間也正在殺我們,我們都忘了最重要的其實是「自己與家人的健康」、「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已經不知不覺全被木馬程式偷走了而不自知。
如果回到《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以大腦認知神經學的專業術語來說,木馬程式運用的就是錯誤的「解譯器」:「大腦會對不知道的事物,捏造、虛構、拼湊出符合該情況的合理答案。」即使是與事實真相天差地北,但當事人毫不自知或是不願承認。如果換成我們熟悉的概念就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若沒有讓當事人湊近去看真相,他有可能因恐懼而止步於此,那是因為過去的經驗、信念形成的恐懼木馬程式,造成了故步自封的「自囚」狀態,這也是許多人抱怨自己不自由、無法隨心所欲的原因。
你決定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決定你將看到什麼,信念以能量的方式存在,使其變成真。我們的恐懼是被「教」出來的,就像雞被制約久了也不敢飛出無頂蓋的雞籠,從小被繩綁住的小象長大後也不敢去掙脫,如果依電影〈翻轉教室〉中舉的例子:把食物放在一片玻璃之外,讓魚看得到卻吃不到,幾次碰撞未果的挫敗下來之後,就算把玻璃片拿掉、食物就近在身邊,牠也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吃得到,這就是被自己挫敗感打敗的原理,在心理學上稱為「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如同我們把別人貶損我們的話語變成了我們不再出去冒險的玻璃牆,這玻璃牆就是木馬程式。
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來演示木馬程式:如果現在放一首歌〈茉莉花〉,當前兩句歌詞被唱出來:「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時,你腦海中跑出的下一句是什麼?這句歌詞你幾乎可以不假思索地唱出來:「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如果我們以《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的說法來解釋:「快速與自動化的無意識處理過程,會取代耗時較久的意識處理方式。」但也正因為是「無意識」,所以就如同木馬程式的「隱蔽性」很難被覺察到。換句話說,一旦當事人吸收了某一組概念為木馬程式後,這組概念就會成為自動且快速無意識反應的根據,幾乎很難被更改,這也是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所說的:「世間有三樣東西其堅無比:鋼鐵、鑽石,以及自知之明。」
我們依據上面「歌詞自動連唱」的原理,以「直覺聯想法」來搜出潛藏在意識底層的木馬程式:比方一聽到「愛情」兩個字,你的第一反應、感覺、畫面、字句、故事情節是什麼?若接連下去長達數十段以上的聯想,一直到再也想不出來任何感覺、畫面、字句、故事情節為止,那麼這一連串的頻率,在霍金斯博士意識能量層級圖表中屬於哪一項?而這些頻率串連的方向性才是真正的核心關鍵,也可以說是導往正或負向的方向盤,例如有人一聽到「愛情」兩個字,第一個聯想到的概念就是「背叛」,再往下想是「不可信」、「不長久」、「最終會失去」……那麼這一連串的頻率是愛還是恐懼,就是這個人後續在面對「愛」時的反應發射器。也就是說,若頻率落在200以下的就屬於木馬程式範圍,200以上則表示該「愛情」概念表面層上初步沒有木馬程式,但不代表潛意識層或無意識層沒有木馬程式,這得透過更「出其不意、繞到理性意識牆背後」的問句來破門搜索──關於人生各大類型木馬程式的搜問句,都已放入《我鏡曆:木馬程式掃毒軟體》,我從這一年份的問句中摘出21天,放進隨書附贈的《21天快篩清除木馬實用手冊》中,請大家今天就可以開始啟動「21天木馬程式的掃毒軟體」。
木馬程式形成的原因不在於「發生了什麼」,而是人們「覺得並堅信自己發生了什麼」所產生的負向感覺頻率。如果中了木馬程式,就相當於只注意「木馬程式概念框架」裡的人事物,其他不符合這概念的都一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於是會以此負向頻率投射,並創造出自己一連串的人生悲劇,卻不知道該怎麼幫自己從「鬼打牆」中脫困,我們可以定義為「旋轉木馬:原地鬼打牆的無限循環」狀態,或是我們小時候玩的木馬也是一樣的概念:「看似一直正向往前,但永遠都在原地無法前進」;如果用驢馬矇眼推磨的概念就更精準了:矇眼的牠以為自己一直往前,但我們從旁邊看,其實牠始終都在原地打轉,哪裡都去不了,只有把牠的眼罩拿掉,牠才會突然明白自己始終都在此地從未離開──愛因斯坦說,人最瘋狂的事,就是一直重複做一樣的事,卻期待有不同的結果(Insanity: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這就是為什麼要解決任何一組人生問題,必先要打掉「木馬之牆、旋轉木馬之柱」、或是把「鬼遮眼的眼罩」拆開,才能恢復「全觀清晰視野」的覺醒,以及完全自由自主的「人生原廠設定」。但最大的重點在於:當事人願不願意解除木馬程式?他抓著中了木馬程式的信念不放,是因為他以為對自己有好處,有時還挺享受「被木馬程式轉著玩」的過程,那也是個人的意願,但不一定算是「自由意願」。
我們與AI人工智慧的差別,就在於「我們能察覺到:自己被植入了什麼信念」,但AI人工智慧卻沒有這個能力。也就是說,唯有自己發現被植入或自建了哪些木馬程式,然後決定是否移除時,我們才能對自己的生命劇本有了完全的自主權。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