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台灣陣頭:宋江系統武陣

圖解台灣陣頭:宋江系統武陣

圖解台灣陣頭:宋江系統武陣
作者:黃名宏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21-04-06 00:00:00

<內容簡介>

對人,練武強身,保鄉衛民;對神,酬神祈福,驅邪鎮煞。

台灣陣頭發展四百年來,已成為民間保佑賜福的象徵,也是酬神演藝,降妖解厄的天將神軍化身。
武陣,是傳統農業社會村民日常練武強身的自組性陣頭,但一到廟會慶典時期,又一躍化身為驅邪鎮煞、巡狩妖魔、保境安民的天將神軍。而為了壓制邪魔,保衛庄境,宋江武陣模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以人數龐大的陣列,各執家私(武器),練就一身功夫,一方面做為酬神的表演以及保護神明的駕前組織,一方面祭煞驅邪,安定民心,並凝聚族人認同感,團結鄉民,宗教象徵與意涵非常豐富。
在時代變遷下,陣頭雖歷經多次改朝換代的衝擊,以及人們生活步調的轉變,不復原始風貌,但難能可貴的是,各族群先民所傳承的文化,總算在這片土地上保存了下來,陣頭也成為台灣的國寶文化之一。本書以最具陣頭系統的宋江武陣為重點,包括宋江陣、流行於南高兩地的獅陣(或謂金獅陣、宋江獅)、台南地區的白鶴陣、五虎平西和宋江鹿陣、高雄地區的四遊記、屏東地區的白鶴展翅陣等,完整梳理並全面介紹本土另類的鬼滅之刃,台版收妖降魔之宋江系統,是關心與認識民間草根陣頭文化的入門好書。

★本書特色:

1.全圖解台灣國寶文化:陣頭(宋江武陣)的類型與文化,詳細介紹其源流與發展、信仰象徵、陣法與功能之入門書。
2.呈現最具武術特色的宋江陣頭文化,可供各地不同派別之陣頭相互參照。
3.展現台灣民俗藝術最鮮豔的地方色彩以及最生猛的活力。
4.台灣陣頭文化與表演,包含賣座電影與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已經跨越國際時空限制,除了可供讀者理解台灣現代地方民俗文化現狀,打破菁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的隔閡,成為台灣文化的特色之一。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導論/
宋江系統武陣是台灣的國寶文化
問世間,「陣」為何物?
宋江系統武陣的源流
宋江系統武陣在台灣
【延伸閱讀】藝閣

[開枝‧散葉]
誰會參加宋江系統武陣?
獅‧金獅‧宋江獅
【延伸閱讀】紅面獅祖
此鶴非彼鶴:特有種陣頭「白鶴陣」
兩隻老虎和五隻老虎:以「虎」為名的武陣
【延伸閱讀】黃郭相?十三冬
四遊記

[設館‧組訓]
搭設一座陣頭寮館
請神安座
田都元帥VS宋江爺
暗館學藝
光館團練
【延伸閱讀】做牙
陣頭的資格檢定
拼陣與探館
【延伸閱讀】陣頭的香條
卸館‧謝館

[兵器‧道具]
鑼鼓鈸鑼:聲音對陣頭的重要性
宋江三寶
【延伸閱讀】陣頭神的象徵物
常見的兵器-長家私
常見的兵器-短家私
【延伸閱讀】家私上的符仔
武陣的服裝與配件
【延伸閱讀】曾文溪下游陣頭的腳巾制度

[陣法‧武術]
儀禮性的陣法
戰略性的陣法
動物性的陣法
【延伸閱讀】內行人看插角
空拳與實拳
開斧‧開旗‧開利器
【延伸閱讀】小淨香的大作用
祥禽神獸之舞
【延伸閱讀】獅鬼‧獅旦‧獅咬球
八卦

[出陣‧禁忌]
演武展藝,神人共賞
【延伸閱讀】佮陣
開路護駕我先行
【延伸閱讀】陣頭的應對進退禮數
收驚、發彩與清厝
制煞押煞的神兵
【延伸閱讀】陣頭中的「鬼殺隊」——家將與官將首?
大區域的巡掃與驅淨
宋江系統武陣的禁忌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黃名宏
台南市七股人,國小正式教師,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歷任高雄市溝坪國小少年武陣指導老師,高雄市輔英科技大學宋江陣教練,桃園市龍華科技大學宋江陣教練,台南市什三佃慶興宮宋江陣領隊、教練,台南市蘇厝長興宮宋江陣教練,台南市中港廣興宮宋江陣教練,台南市樹子腳寶安宮白鶴陣教練,台南市建興武館武術、宋江陣教練,高雄市內門順賢宮宋江陣教練等。
著有〈內門紫竹寺〉,載於《走讀台灣-高雄縣鄉土DNA》,〈古蹟歷史篇〉,國家文化總會(2008);〈內門宋江陣〉,載於《走讀台灣-高雄縣鄉土DNA》,〈民俗文化與祭典篇〉,國家文化總會(2008);〈地方開發經驗的投影:西港仔香境傳統陣頭的人文意象〉,刊於《民俗與文化》第六期,博揚文化(2010);〈西港仔香境傳統陣頭的入館儀式〉,刊於《南瀛文獻》第九輯,台南縣政府文化局(2010);《七股市場南千宮三王爺傳奇》,七股市場南千宮(2014);《西港刈香》(合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遠足文化(2015);〈鼓聲若響:西港刈香的宋江系統武陣〉,刊於《臺南文獻》第10輯,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6);〈親愛的,不要藝陣好嗎?〉,刊於《聯合新聞網》「鳴人堂」單元(2017);〈建興武館何國昭〉、〈宋江系統武陣析論〉,載於《西港仔刈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紀錄》,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7)。

★內文試閱:

‧作者序

家鄉剛好位於台南知名的三大香境(西港仔香、蕭?香和土城子香)交疊之處,看傳統陣頭演練的機會從來不缺,在沒有網路、沒有電腦、剛有彩色電視的那個年代,看廟會、看陣頭算是人們所熱衷的娛樂,我自幼就喜歡。
文武陣頭百百款,我最愛看宋江系統武陣,那剛勁狂野的演武套路、震耳欲聾的吶喊吼嘯、高亢明快的鑼鼓急催,讓人情緒隨之激昂,內心憧憬不已,總覺得他們帥到掉渣!可以這麼說,當時只要戰鼓聲響起,哪怕正在睡夢之中,我也會立即從床上蹦起,翹首窗外搜尋鼓聲的來源,絕不誇張。
大約十五、六年前,在歷經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後,選擇了陣頭做為自己的研究主題,2009 年底很幸運地因為陣頭的研究取得了碩士學位。這是我一直以來的興趣,特別是針對宋江系統武陣的研究,希望將來能夠把它當成自己畢生的志業。
也大約是十五、六年前,我開始參與宋江陣的訓練與出陣,當初的想法很單純:唯有身體力行,才能深入瞭解陣頭的實質內涵。也就是說,我之所以會「潦落海」參與宋江陣,仍是為了研究。至於後來會擔任起陣頭的領隊或教練,則是始料所未及的際遇,從來不是我的生涯規劃選項,以後也不會是。
十五、六年來,我就是這樣利用教職以外所剩無幾的時間,邊學宋江系統武陣,邊教宋江系統武陣,邊參與宋江系統武陣,也邊研究宋江系統武陣。「教」和「學」是兩種極端位階的角色扮演,「參與」和「研究」在同時施作的過程中,更容易互相牴觸,顧此失彼。於是在教、學、參、研的矛盾拉扯裡,好像每件事情、每個角色,我都沒有做到專心一意,不過多少還是累積到一些心得就是了。
至少,我經歷了陣頭從很草根性的祭典組織,搖身成很熱門的文化議題;我看到了陣頭從信仰為根本的在地動員,質變為功利掛帥的現象;因社會少子化與人口流失而面臨的斷層危機,也從隱憂走向明朗化。這些經歷與心得,今日成為本書的內容。
這本書完稿之時,我甫從教職引退,這意謂著未來會有較充裕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此書的問世是一個階段的結束,算對自己這十五、六年來的陣頭「驚奇之旅」的回顧吧!同時也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接下來我想為陣頭做什麼事?能為陣頭做什麼事?我不知道,誰也不知道。
只知道,以前田調時經常聽到前輩們掛在嘴邊的話語:「頂一緣留落來的物件,毋通佇咱的手裡予斷去。」相信現在身處其中的人,那種感受愈來愈深刻。
我的感受較不一樣:「頂一緣留落來的精神,毋通佇咱的手裡予走鐘去。」
以此共勉。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