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的地方創生:台日跨國工作移居手記(隨書附贈精美加賀風景明信片)

微觀的地方創生:台日跨國工作移居手記(隨書附贈精美加賀風景明信片)

微觀的地方創生:台日跨國工作移居手記(隨書附贈精美加賀風景明信片)
作者:王立中   出版社:斑馬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5-20 00:00:00

<內容簡介>

作者自稱不擅長聊政治跟商業,但可以跟大家說個故事-一個關於他自己的故事。

地方創生究竟是什麼?他覺得光是以「讓青年回鄉創業」或「改善少子高齡化問題」等關鍵字應該無法勾勒出這個政策下所有故事的輪廓。政策有具體目標、企業則有商業模式,但每個獨特的人生,究竟該邁向哪一個目標?又該套進什麼模式?

人生的答案究竟是什麼?這些是在我前往加賀市開始三年任期前想都沒想過的問題。不細談哪些是可複製的模式,也不會分析數據與商業模型。這次,就跟著當年在東京事業觸礁的作者,拋下那些傳統教育灌輸的垃圾,來趟輕鬆愉快的放棄人生之旅,放空腦袋到日本鄉間與都市走一回吧!

★本書特色:

這本書是以一個外行人的角度,去看日本地方創生政策下一個小小專案的執行過程。從作者自己創業在東京吃鼈開始,遇到社會創新組織NCL、實際走訪日本地方政府、接任地域振興協力隊、當然還有那些在各地看到的奇人異事,過程不敢說精彩絕倫,但經驗絕對是獨一無二。

以台灣作者寫日本經驗來說,前面有子涵前輩論政策的《抓住風一樣的人》以及奕屏前輩論設計如何改變地方的《地方設計》這兩本書,我想就地方創生領域談論方法的優秀刊物跟前輩已經多如繁星,而我這本書,比起她們那些認真派,應該比較偏小說跟隨筆,希望大家可以用悠閒的心情,跟著這本書一起到日本鄉間走一回。

★目錄:

前言
序章
第1章 與NCL相遇
1 謎般的組織
2 何謂後資本主義社會?NCL組織架構
3 特殊的專案「HUB台灣」
4 HUB台灣與我
第2章 門外漢跨入社會創新界的第一份工作
1 初訪加賀市
2 第一份工作
3 社會企業與社區營造
4 參訪開始
5 禾餘麥酒的小川町大冒險
6 歡迎光臨西成區
7 初訪組織最前線!!日本妖怪們的故鄉「遠野見聞錄」
8 生態系與社會問題當事人意識
9 參訪之後
10 民間認知的文創、社區營造跟地方創生
11 重視模式的台灣
第3章 一百個人的一百種人生─社區營造學校光輝塾
1 重回加賀市
2 社區營造學校光輝塾
3 行動者培育學校系統創始人尾野寬明
4 光輝塾與我
5 第一次上課
6 後來的課程
7 前輩們的故事
8 人生中最重要的寶物
第4章 讓大學生成為地方的英雄─PLUS KAGA
1 初聞PLUS KAGA
2 三島老師與plus kaga
3 地獄般操勞的工作坊
4 遠在東京的另一個現實
5 大學生們的計畫
6 後日談
7 結語:能傳承到下一代的技術
終章 邁向下一個時代
從心中的北極星到人際連結
待驗證的模式
地方的處世方式─「用最討喜的方式做自己」
無所不在的階級
那些沒寫到的事
那些任期結束以後的事

<作者簡介>

王立中
前加賀市地域振興協力隊隊員、日本社會創新組織Next Commons Lab專案「HUB Taiwan」負責人。
出生於台北市,自小從國語文競賽到美術比賽參賽經驗豐富,得獎經驗貧乏,不愛讀書也不愛上學;無論好壞,熱愛嘗試各種有趣的新事物,也習慣上網紀錄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退伍後前往日本東京攻讀平面設計,之後陸續經歷過平面設計、不動產仲介等職場,之後與友人創立事業觸礁後,接受某社會創新組織邀約,以地域振興協力隊專案名義受聘於地方政府,負責執行名為“HUB TAIWAN”的台日交流專案。
於專案執行過程中,與日本公部門共事,並走訪地方創生與社會創新組織。希望利用在日所見所聞,構築起台日交流的新系統,並希望從中發掘中產階級的未來。

FB粉絲頁 東京裏物語 https://www.facebook.com/tokyoinsider

照片提供:西花 優希( )
西花優希/Yuki Nishihana

加賀寫真部local代表
PhotoMaster1級
1993年2月2號生。
居住於石川縣加賀市山中溫泉。
於2017年設立加賀寫真部local。
以加賀市作為據點,從事各式活動攝影、紀念攝影與商品攝影。

封面題字:增井 大樹
増井大樹/Daiki Masui

1985年12月7日生。
生於石川縣金澤市。
石川縣書道教育研究會準師範。
itsuki書道教室 主宰
13年間服務於日系電機製造商,過程中擔任相機與智慧型手機事業之陌生開發,工作中負責與中國、泰國、義大利等海外工廠交涉。在各種國際經驗中察覺擁有豐厚底蘊的日本文化與國家認同之重要性,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離開公司,回到家鄉開設書道教室,希望透過書道的魅力創造新的文化價值。

★內文試閱:

‧導讀

紀錄一個以「寧為真小人,不作偽君子」做為信條的平凡台灣人,在東京事業觸礁後,接觸社區營造、社會創新與地方創生的過程。

有別於目前探討地方創生相關的書籍都是教方法、教工具、透過訪談介紹大師案例;本書雖冠以地方創生之名,但內容著重在作者自身觀察與思考,紀錄自己身為一個身為外行執行者與外國執行者,在日的所見所聞。故事從作者離開東京時開始撰寫,就任時經歷北陸豪雪時期、帶著台灣社會創新公司成員走訪日本各組織,最後再一路寫回地方政府與地方創生。

全文沒有厲害的日本大人物背書,只有台灣小人物碎嘴;沒有著名的經典案例撐場,但紀錄了一個平凡台灣人從東京到加賀樸實的足跡。

‧摘文

終章-邁向下一個時代 (節錄)

從心中的北極星到人際連結
「小時候不會讀書,出了社會後也不是很會賺錢,那我的人生是不是毀了?」我的生命歷程如果循著台灣社會主流價值,那似乎是一無是處。
興趣廣泛總是喜歡一頭栽進新事物的我最常聽到的問題是:「那可以賺錢嗎?」人一輩子來世上就走那麼一遭,難道非要把所有東西都跟賺錢連結才行嗎?台灣現在的居民們除了原住民以外在不同時期移居到本島,新移民為了求生存總要拼上全力,而移居海外的新移民也是,為了要給下一代更好的條件,為了不要被當地居民看不起,為了爭取比在本國時更好的生活,大家也拼了老命。
但生存跟生活是不一樣的。
還記得在東京最後一次吃吃到飽。那天最後一次點餐時我按照慣例點了一大堆,結果時間到了沒吃完,店員把沒吃完的肉一盤一盤加進帳單中,雖然不至於貴到付不起,但心情卻不太爽。
「靠!我上次跟我們學校日本人來吃最後時間到有剩他還是讓我們吃完欸!」「算了啦,人家規則就是這樣寫的啊。」我不滿的抱怨著,而友人接著說:「這樣吃,不覺得很虐待自己嗎?」「對啦,年紀也到了,每次硬吃的話肚子第二天都很不舒服。」「想想這種吃東西的方式大概也跟台灣人的觀念有關係吧!」「喔?又跟台灣人有關係了?」「你想想台灣以前是移民社會,一開始求生存很辛苦,要省吃儉用,與其買好東西用久一點,不如買便宜堪用的東西用壞了再買。」「那跟吃到飽有什麼關係?」「在求便宜跟CP值的情況下,去吃到飽就要挑貴的吃、拼吃夠本。其實吃到飽是賣一個選擇權,讓你可以隨便挑菜單上的東西吃,而不是讓你吃夠本。畢竟在我們這種年紀怎麼吃才會夠本?吃到肚子整天不舒服有比較夠本嗎?那你再算一算,我們吃吃到飽的錢,去點單點可以點幾盤?一樣的價錢,要選擇吃粗飽還是吃品質?」
想吃粗飽還是享受美食?我想這就是生活跟生存心態上最大的不同。
最終還是該回到生命中那個北極星,汲汲營營在眼前的工作上,抬頭仰望星空時大概也是自己沒辦法再衝刺的年紀了。
光輝塾的前輩在訪談時曾經說過:「在日本的教育中教導大家怎麼找到好工作、賺錢、成家立業,然後就沒了欸?我們的社會也不會要求大家要去尋找自己為什麼而活還有夢想、人生的願望,大家沒有這些東西卻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不覺得很奇怪嗎?」
不知道為什麼而活很奇怪嗎?在大家心態上都還在求生存的現代社會也許不奇怪,但就這樣過一輩子似乎少了點什麼。說到底人類就是一種動物,求生存是必然,但人跟一般動物不同的地方,應該就在生存跟生活間那一點差異。
從小我就堅信,人靠連結跟團結才能變得強大,強大到能獨當一面、強大到能追尋夢想。而這些連結是可以靠自己創造的。走過了一個又一個圈子,從當年蹲在西門町圓環還要躲警察的屁孩、到在大學社辦忙進忙出的幹部、場景換到東京,跟同學們一起組隊去設計師週擺攤、之後跟朋友創業,人生中最難忘那些時光,我身邊都有不同的夥伴支持著。
而加賀、東京、台灣三邊跑的這幾年,我對夥伴還有連結又有了新的詮釋。除了精神跟哲學上的闡述,更多的是如何培養信賴關係的方法與協作過程。
前面一直有提到的中產階級自救會,核心理念來自於我的人生目標:希望所有幫助過我的朋友都能快快樂樂的活著。到了一個歲數以後才發現要讓一個人快樂活著需要太多條件了,大家都被困在自己人生的迷局中,狼狽地應付著現實,哪還有餘力去尋找該為什麼而活?相信為了家人而活是很多人的答案,但抽離了家庭以外那個自己呢?父母安詳離世、小孩平安長大,人生就能畢業然後可以含笑九泉了嗎?這題答案應該每個人自己心中都有答案。
在人生有很長一段時期,需要扛起上一輩跟下一輩的壓力,那會讓人會變得保守,想保護的東西更多、更害怕失去,也漸漸生命開始從開創走入穩定與平淡,那個時期很多人的能力跟資源雖然可以乘載家庭跟自己的生活,卻再也扛不起熱情帶來的激盪。
那這時候我們能不能藉由彼此連結,而達到某些成就與自我肯定,甚至再一次讓熱情帶著我們更接近生命中的北極星?如果我們的社會資源不足以支持自己成就更大的夢想,能不能靠著彼此連結,讓我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如果這個社會跟這個世代,帶給我們的只有失望,那能不能靠著彼此連結,凝聚一點希望?
中產階級自救會的藍圖在人際連結的模式方面,我希望能靠前文中光輝塾的模式作為基礎,慢慢在執行中修正出台灣與台日的版本。而另外沒有提到的硬體方面,我則是把答案寄託在日本地方的不動產再生模式上。地方創生剛開始是每個地方政府關起門來玩的事,後來出現了帶有嶄新可能性的跨域合作。那如果把眼光拉到跨國協作又產生怎樣的效果呢?
待驗證的模式
從決定來到加賀以來,我就不斷尋找大家最愛談的商業模式,從傳統的不動產仲介,到觀光、旅館業、餐飲業、零售業、貿易業,我思索了很多可能性,也在日本的模式中不斷尋找適合適合把中產階級自救會這個軟體放進去的商業模式,想了半天,最後還是回到不動產。
社會創新類的公司只要拿不動產當作事業母體,似乎永遠都會有很多藏在背後不能提的事。是不是哪家公司又投注了大筆金錢?還是根本是某群炒地狀元經過包裝的發財計畫?先撇開這些不提,雖然執行面上也多少有爭議,但在日本的確有幾家不動產公司的模式讓我很敬佩。
這些公司都有幾個特徵,首先需要同時具備仲介以及室內設計兩種人才,其次要有經營社群的能力,最後一個是需要深耕特定地區五到十年或更久。因為台灣房子太貴,想一次弄個街區來經營這件事一般人也玩不起,因此若要把跨台日的想法套進去,母體我覺得初期應該要放在日本那些僅次於都市的鄉下。第一步是透過社群的營造,促成台日的交流,第二步是在穩定的社群架構中創造台灣跟日本協作的機會跟案例,第三步是擴大在日本的經營據點,大家一起集資投資日本地方不動產,最後軟硬體資源都湊齊,大家想做什麼計畫,或以什麼身份參與,都能自由決定。這個想法的一個關鍵在於參加者都要具備基本的協作能力,如此才能減少工作上磨合消耗的時間跟能量。
執行面上有很多困難我現在已經遇到了,但就像每次開始一個新事業一樣,就花時間慢慢解決驗證吧!
在任期第一年後期我發現要靠講花很難說明架構太大的事 於是就開始作圖說明 這張就是我任期第三年最終的模式圖創造一個平台能透過台日單次的交流活動挖掘能持續的商業模式
地方的處世方式-「用最討喜的方式做自己」
來到加賀後我花了很多心思在揣摩人際關係在任期第二年尾聲,兩年間幾個時期一起共事過的幾個日本人都不約而同的找我合作。聊到原因他們答案五花八門,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PLUS KAGA的三島老師說我「細心」。
我做事完全不是細心那派的,但在人情上會很在意自己有沒有虧欠誰,在鄉下這點大概很重要...或該說人情往來更容易被看到吧? 想想一路走來跟加賀人們的交陪,不是花錢、送禮,就是帶著台灣來的大爺與千金們去消費,另外找人合作時能付錢我一定付,不會像某些人一樣每次用凹的,最後人情欠了一屁股,要說有什麼不一樣大概就在這裡吧?(在此也要特別感謝有來加賀找過我的親朋好友跟少爺千金們)
錢,是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重要的籌碼,用得好可以少繞很多遠路。但到了鄉下,人情、技能、陪伴都能成為籌碼,而用法全看自己怎麼交涉;或說這件事在都市比較隱晦,到了鄉下卻很明顯。在鄉下要怎麼跟人交陪,雖然心得大多是以前在都市的延續,但這些行動的反饋很快,讓人更有感。
還記得前幾個禮拜前跟同事到餐廳吃飯,結帳時老闆說「剛剛某料亭老闆也在這裡吃飯,看到王桑也在就留了一些錢說飲料算他的」若干比我早到任的同事一陣驚訝,同樣是在這裡兩年,我陰德值(估計等同累計消費額)居然已經累積到米其林餐廳老闆在別家餐廳遇到會請客的地步了。而且他留的錢根本遠超過飲料錢。
老實說自己也很意外,因為那天在店外忙著打電話聯絡公事,根本沒注意到另一家的老闆坐在餐廳另一桌。雖然有點開心,但遵循人情有借有還的定律,就是下次我勢必要帶著伴手禮上門。這種人情來往,好像也說不出什麼規律,畢竟人情是一種感覺,似乎感覺對了就對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還是該說人情是遵循著社會大原則還有地方小原則下,針對族群跟個人還另有一套細則的複雜處事法則呢?
幾個月前在東京聽了NCL其他據點專案負責人的分享,對這方面敘述每個人也不盡相同,有人說搞定地方上的意見領袖,盡力交陪那幾個人就好,也有人平常會多花時間跟鄰居聊天喇賽或是幫忙做點事,但是主張不會花太多錢。想來想去,這件事其實跟把妹很像。
雖然好像很多人都在送禮、獻殷勤跟當工具人,但有人就可以手到擒來、有人卻是萬年工具人。以前我在把妹這件事上有很多論述,因為我覺得男女間的拉鋸就是最究極的人際關係,能套用在各種事情上。
在各種交際中,首先要誠實面對自我。
幫忙做一件事、送一件伴手禮或跟一個人交談時動機是不是發自內心?如果基於某些目的,那最好減少過多這種消耗型的交際。有目的性的交際是一種耗損,多了會消磨意志,達不到目的消磨更多。因此做符合自己個性的事,活得像自己這件事是第一要務。其次才是面對他人。也就是先面對內心,再思考如何面對他人。以台灣人的習慣來說太常談方法跟手段,也因此常忽略了很多答案都在與自己的對話之中。
「先坦率面對自己,再用最討喜的那個自己去面對別人」就是我的答案吧!
無所不在的階級
在某大學生計畫的活動中,我曾經跟加賀某個法國朋友有過一段對話。
「你們會去參加那個大學生辦的外國人餐會順便讓他們採訪嗎?」「我們?」
「對啊!就是之前大家一起烤肉聽歌的那些人啊!」剛來加賀時,我到處交關,也認識了這群外國人,當時常出現在聚會中的日本人除了能用英文流利溝通的工藝家與活動企劃以外,幾乎都是來自不同國籍的人,除了來自不同國家,職種也很多元,有藝術家、二手車出口的老闆、廚師等等。「哎!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業,各忙各的,跟這些會來參加餐會的打工族不同,圈子跟聊的話題也完全不一樣,我應該也不會介紹他們來吧!」
他那麼坦白的回答令我有訝異,畢竟這群老闆跟自由工作者們跟我相處時都是親切有加,雖然很多話題大家也是直來直往,但這次對階級這個敏感話題他也一語道破,當下我感到有點錯愕。
在人生的路上,階級是一直如影隨形,出國後更是明顯。出國前選擇能什麼簽證,要以什麼條件生活在異地,每件事都考驗著自己家族的能耐,可以說是經濟、社會關係、問題處理能力的大考驗;要是學生時代就出國,那畢業後的選擇,更加凸顯了階級差異。
很多人會用資產來劃分階級,但這不全然正確,雖然很多事看似在資產上有個門檻,但跨過了那道門,更多看不到的標準會細分出階級裡的各個族群。那鄉下的階級又是怎麼形成、發展新事業時在城鄉間又該怎麼選擇呢?
銀彈多的人選擇都市看似再正確不過,因為在都市大多數的價值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簡單來說,在檯面上的東西,大部分都可以找到標價,檯面下的東西,只要學會怎麼用錢,把關係搞定以後,方向大多也不會太模糊。但以經營事業角度來說,都市槓桿大也意味著口袋不夠深,出手不夠精確很快就會燒乾。
相對在地方,雖然大家收入不高,因此很多價值不一定是錢可以換到的。之前跟某編輯聊天,兩人戲謔地說道「北陸的人就是又窮又跩啊!」對於那些有專業尊嚴的人來說,窮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想要賺很多,因為在鄉下不用賺那麼多。跩,表示他們對自己做的東西有自信,某些價值跟堅持是花錢也買不斷的。當然以上是正面的解釋,以負面來看也有很多例子,比如有些人很廢卻跩個二五八萬,但那種任性也是受惠於鄉下的低成本生活。
如果到了地方,想要花錢交換自己想要的價值,就需要花時間摸清楚地方跟人群的個性,這件事很花時間,也不保證努力後可以得到什麼,但跟都市比起來有更多機會可以花相對少的錢得到相對強的合作夥伴。都市圈跟地方圈都有表裡兩面。表,就是上網能搜尋到、打聽到、大家都知道那一面。而裡,就是網路上找不到、打聽了別人也不一定會告訴你的那些規則。
選擇都市,表面上很多路可以走,好像努力就可以走上媒體鋪陳的那條成功之路。而在都市的裡,則是不斷明示暗示大家想實踐些什麼、成就些什麼,就多時候需要檯面上看不到的努力來得到檯面上看不到的助力。
選擇地方,表面上閒雲野鶴,雖然賺少少,卻能悠閒享受生活;而檯面下的地方,除了壓榨廉價勞工賺大錢的無良老闆之外,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暗潮洶湧跟政治角力。但把這些事摸透,也許就能以相對少的資本挑戰相對高的成就。
那些沒寫到的事
加賀還有很多沒有寫到的部分,例如加賀的草木染跟陶藝銀髮社群、教育社群、還有官辦課程觀光創造塾所形成的學長學弟社群,這一群群人,讓我看到了人生在各時期呈現的樣貌,也常思考著怎樣才是圓滿的人生。但無論什麼年齡層的社群,大家抱有什麼煩惱或是什麼動機,最終解答總是指向人際連結。
我們該以什麼心態跟人連結?又該具備什麼條件?就先從坦率開始吧!想跟人連結就要先變得真實,不是以自己理想中那個自己的面貌去待人,而是以真實的自己去待人。成人之後我們有太多太多包袱以至於彼此難以坦誠相待,練習以真實的自己待人,就是第一步吧!
這本書完稿時,全世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疫情衝擊,我的專案也陷入僵局。日本新首相上任時提了「自助、共助、公助」的概念。這句話完全應驗了協力隊前輩當年接受我專訪時說的:「日本政府早就釋出訊息告訴大家:中央救不了你們了,我們把錢發給大家,大家自己想辦法吧!」「很多訊息早就都藏在政策當中,只是有人看得懂,有人看不懂而已。」
而這次新上任的首相菅義偉所提倡的「自助、共助、公助」表現上更是露骨。要怎麼解釋這三個詞呢?自己幫自己就是自助;自己幫不了自己,找親人或是朋友幫忙就是共助;那還幫不了怎麼辦?真受不了你們這些小淘氣,每次都要政府來幫忙,這一步就是公助。這言論站在很多立場可以有多解釋跟批評,在此就不贅述了。那大家到底要怎麼自救?我想還是回到之前老師提過的:下一個時代應該是市民團體支持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一起支持中央政府;最有辦法的其實不是政府,而是在民間那些掌握資源的人。
那這些人到底什麼時候會出手救我們?答案應該就在社群連結中吧!希望在我流落街頭前可以找到這題的答案,不然等公助可能要排隊排到東京灣去了。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