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英語語法聖經:從溝通切入,大量情境例句,精準表達英語的實用文法建議

口語英語語法聖經:從溝通切入,大量情境例句,精準表達英語的實用文法建議

口語英語語法聖經:從溝通切入,大量情境例句,精準表達英語的實用文法建議
作者:geoffrey leech,jan svartvik   出版社:ez叢書館   出版日期:2021-08-05 00:00:00

☆暢銷逾30年,兼具實用與專業的口語英語經典
☆台師大教授兼《英文研究論文寫作》作者廖柏森、Podcast賓狗單字專文推薦

學英文10年,仍無法開口說出合宜的英文?
讀寫沒問題,卻說不出如母語人士般流暢的英文?

第一本專門為口語溝通打造的文法書
語言學大師透過深入淺出的完整說明,搭配大量例句
帶你用英文精準溝通

本書適合:
1. 想針對各種場合使用正確英文的人
2. 想用英文準確表達自己,並正確理解英美母語人士的人
3. 想說出母語人士般精準流暢英文的人

★本書特色:

特色1:大師級作者,實用語法建議搭配真實例句,教你精準溝通
語言學家Geoffrey Leech鑽研英語文法逾40年,本書歷經三次修訂,內容與時俱進,即使放在今日依然實用。書中說明英語語法的細微差別如何影響溝通,並搭配選自朗文語料庫 (Longman corpus) 的真實情境例句,幫你精準使用英文。It’s quite warm. 和 It’s rather warm. 兩句意思相同,但所使用的副詞不同,要傳達的弦外之音便完全不同:前者是正向的,後者偏向負面不耐煩。

特色2:真正能幫助口語溝通的英語語法經典
市面上文法書大多針對考試條列規則,例句多半無法運用在生活中,與實際溝通遙不可及。但文法的本質並非一堆無意義的句型,而是從發音、用字、句子到語調層面,皆與傳遞訊息與情感的實際溝通息息相關。在問句使用any 或some,可以暗示甚至左右對方說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比起疑問句,使用語調上揚的直述句更能加強語氣,或凸顯與對方的親切感 (但也比較不禮貌!)。

特色3:完整說明書面/口語英語差異,點出口語英文才有的語法特點
英語有各種變體,如美式/英式,正式/非正式,書面/口語英語等,跟書面英語比起來,口語對話顯得隨興沒有系統,但實際上,口語英語也有自己的語法特點。many與 a lot意思相同,但前者較正式,而a lot常見於非正式英語;縮寫形式是較不正式的英文;分詞構句是正式英語的常見句型;省略關係代名詞who其實較常見於不正式用法。本書是第一本系統化探討這些英語變體之間差異的書,幫助你根據不同情境場合,說出精準合宜的英語。

特色4:照顧學習者需求,系統化索引建立完整觀念
全書內容分成747個學習重點,透過即時索引,讀者能立即翻找到相關概念,建立完整語法系統,後方也提供完整索引隨時查找。

★專家推薦:

☆各界推薦(以姓名筆畫排序)☆
黃玟君|台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
廖柏森|《英文研究論文寫作》作者、台師大翻譯所教授
賓狗單字|Podcast〈聽新聞學英文〉主持人
Claire倉庫裡的女人|自媒體創作者、TESOL認證ESL教師
Ricky 英語小蛋糕|英語學習YouTuber、多益名師

★內文試閱:

【英語的正式程度用法】
正式和非正式用法的差別應該以程度來區分,而不是簡單的二分法。試想以下例句:
(a) There are many friends to whom one would hesitate to entrust one’s own children. 有不少朋友會讓你猶豫無法放心讓他照顧你的孩子。
基於下列原因,這句話屬於正式度非常高的級別:
‧使用There are(而不是較不正式的there’s),與複數形的主詞many friends保持一致。
‧使用many friends,而不是比較不正式的a lot of friends或lots of friends。
‧以介系詞在前的方式引導關係子句(to whom),而不是用將介系詞放在句尾的結構who(m)...to。(舉例來說,試比較正式的the firm for which she works和非正式的the firm she works for)。
‧和前一項相關,本句使用到whom。跟who比起來,whom本身就是頗為正式的代名詞。舉例來說,試比較Whom did they meet? 和Who did they meet?
‧使用一般人稱代名詞one,而不是比較非正式的you。

如果我們將此例句的特點都以非正式的說法取代,會得到以下例句:
(b) There's lots of friends who you would hesitate to entrust your own children to.(非正式?)
但是,這個句子讀起來顯然很生硬不自然,因為要從一種語體轉換成另一種,就像從一種語言翻譯為另一種語言一樣,不能機械式地直譯。實際上,非正式英語有自己慣用的特點,例如將動詞縮寫(會使用there’s,而不是there is)、省略關係代名詞who/whom/that,以及使用非正式的用字,而不會使用entrust這麼正式的字眼。同樣是非正式英語的範例,下方例句聽起來會自然許多:
(c) There's lots of friends you'd never trust with your own children.有很多朋友是你絕對不會託他幫你帶孩子。(非正式)
然而,我們還可以再調整用字,來提高或降低這句話的正式度。例如將children換成kids,會讓這句話聽起來更不那麼正式:
(d) There's lots of friends you'd never trust with your own kids. (非正式)
另一方面,以下這個版本因為用了there are和would,感覺上就比較正式:
(e) There are lots of friends you would never trust with your own children.
因此,我們可以將剛剛提及的例句依正式度從最正式到最不正式,由上而下排序(例句b除外):
(a) There are many friends to whom one would hesitate to entrust one’s own children.
(e) There are lots of friends you would never trust with your own children.
(c) There's lots of friends you'd never trust with your own children.
(d) There's lots of friends you'd never trust with your own kids.
要精準判定正式或不正式的程度並不容易,所以我們常會用頗為正式或偏非正式這種相對說法。

【時間、時態和狀態】
接下來,我們要看動詞片語所表達的意思。時態和狀態(tense and aspect)可表達動詞描述的動作與過去、現在或未來的關係。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動詞可能代表的不同涵義。總的來說,動詞可以描述:

‧事件,也就是視為發生一次的動作,且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如become、get、come、leave、hit、close、take。
‧狀態,也就是持續一段時間的事情狀態,不需要明確的開始和結束,如be、remain、contain、know、resemble、seem。

‧事件:She became unconscious. 她陷入了昏迷。
‧狀態:She remained unconscious. 她還是昏迷不醒。

事件動詞和狀態動詞的區別,類似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的區別。如同第62節對可數和不可數名詞的說明,分類的標準不完全在於這個世界本身如何,而在於我們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同一個動詞可能從這一類變成另外一類,其間的區別有時並不一定清楚:Did you remember his name?(你記得他的名字嗎?)這句話可以是描述一種狀態,也可以是事件。因此,若要更準確說明,我們應該說「狀態用法的動詞」和「事件用法的動詞」;但為了方便起見,就讓我們有時簡單地說「狀態動詞」和「事件動詞」。

「狀態」和「事件」動詞的區別,產生了以下三種基本的動詞意義(以過去式說明):
(1) 狀態:Napoleon was a Corsican. 拿破崙是科西嘉人。
(2) 單一事件:Columbus discovered America. 哥倫布發現美洲。
(3) 反覆發生的事件∕習慣:Paganini played the violin brilliantly. 帕格尼尼小提琴拉得十分出色。
「習慣」是「事件」和「狀態」的綜合,亦即習慣是由一連串事件組成的狀態。我們通常會加上「表示持續時間的副詞」來指出「狀態」:

Queen Victoria reigned for sixty-four years.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六十四年。

我們會加上頻率副詞或表示持續時間的副詞,以更精準地指出「習慣」:

He played the violin every day from the age of five. 他從五歲起每天都會拉小提琴。

除了這三種之外,還可再加上以下第四種動詞意義:

(4) 以進行式表示「暫時」的涵義:

She was cooking the dinner. 她正在做晚餐。

【直述句形式的問句】

若要更突顯期待的是肯定回覆,可將問句以直述句形式表示(但要用問句的上揚語調):
You got home safely then? 你之後有安全到家吧?
I take it the guests have had something to eat? 我想客人有東西吃吧?
這些問句的語氣都很輕鬆,就好像已經假設回答會是「Yes.」。使用否定問句時,則是假設回答會是「No.」:The shops weren’t open?(店沒開嗎?)(當你看到某人購物袋空空地回家時,就可能會問這句話。)

當yes-no問句中含有any、ever、yet等表達any涵義的字時,這些問句對於回覆的預期多是保持中立。但若在問句中加入some、sometimes、already等字,則表示期望的是肯定的回覆:
Did someone call last night? 昨晚有人打電話來吧?
→說話者認為:「昨晚是不是有人打電話來?我覺得應該有。」
→比較:Did anyone call last night? 昨晚有人打電話來嗎?(立場中立)

Has she gone to bed already? 她應該已經睡了吧?
→暗示:「我認為她已經睡了,沒錯吧?」
→比較:Has she gone to bed yet? 她已經睡了嗎?(立場中立)

Do you sometimes regret giving up your job? 你有時會後悔辭掉工作嗎?
→比較:Do you ever regret giving up your job? 你有後悔過辭掉工作嗎?

為表示禮貌,提出建議時應使用包含some的字: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你要不要吃點什麼?(意為「我希望你要!」)
Do you need some money for the parking meter? 你需要一些錢付停車費嗎?

【附加問句:要求確認】

加在直述句句尾的附加問句,是為了確認直述句所說的內容是否正確。

•直述句為肯定句時,預期的回答為「Yes.」。
•直述句為否定句時,預期的回答為「No.」。

當直述句為肯定句時,附加問句為否定,反之亦然:

He likes his job, doesn’t he? 他很喜歡他的工作,不是嗎?
(意為「我假設他喜歡他的工作,對嗎?)
Nobody was watching me, were they? 沒人在看我吧,有嗎?
(意為「我假設沒有人在看我,對吧?)

如果附加問句為下降語調,表示期待肯定或否定回覆的傾向更強,所附加的問句只不過是要聽者肯定說話者已經確信的事實,與其說是問句,其實更像是直述句:

It’s beautiful weather, isn’t it? 天氣真好,對吧?
You’ve met my wife Anne, haven’t you? 你已經見過我太太安妮了,是吧?(一個男人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太太時說的話。)

附註:
有一種較少見的附加問句是直述句和問句皆為肯定:You’ve managed to telephone, have you?(你想辦法打通電話了吧?)直述句在此是表達說話者已根據情況做出的結論,這種附加問句可以說是「隨口確認一下」的問句。有時候,語氣可能會略帶嘲諷:So you call that hard work, do you?(你說這就叫努力工作了,是嗎?)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