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孩子的抗毒力!0~6歲健康育兒懶人包:預防環境危害、認識幼兒疾病大魔王,現代爸媽必讀的全方位健康育兒指南

養出孩子的抗毒力!0~6歲健康育兒懶人包:預防環境危害、認識幼兒疾病大魔王,現代爸媽必讀的全方位健康育兒指南

養出孩子的抗毒力!0~6歲健康育兒懶人包:預防環境危害、認識幼兒疾病大魔王,現代爸媽必讀的全方位健康育兒指南
作者:黃昌鼎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1-10-05 00:00:00

<內容簡介>

「無毒」育兒輕鬆上手!
一次搞懂身體的「病」&生活的「毒」!

細菌、病毒、有毒懸浮微粒、環境荷爾蒙、塑化劑⋯⋯
環境醫學專家黃昌鼎醫師帶領新手父母,
為孩子的健康把關,排除看不見的惱人毒素,打造「安全無毒」的成長環境!

□孩子體弱過敏、有異位性皮膚炎,要不要驗過敏原?吃益生菌有幫助嗎?
□買到不合格的童裝,孩子穿上竟然有致癌可能?
□孩子吃進肚裡的藥品大人看攏謀?哪些日常藥對小孩來說竟是致命之毒?

◎別再上網亂查!懶人包圖表×專業文字詳解,專為現代爸媽設計的健康育兒大全!
隨著保健觀念普及,要維護孩子的健康,不再只是生病看醫生就好。如何減少塑化劑、空氣汙染及農藥殘留等兒童健康的潛在危害,在日常中排除各種毒素,是家有幼兒的父母必修的一門課!
育有雙寶的黃昌鼎醫師,十多年來在診療現場第一線關心兒童健康、關注環境危害,時常遇到新手父母詢問各種疑難雜症──

☆ 懷孕、備孕可以打新冠疫苗嗎?要注意什麼?
☆ 我家小孩老是過敏,需要補充益生菌、維他命嗎?
☆ 蔬果食材怎麼洗才能避免農藥殘留?餐具水壺怎麼選才能安心無毒?
☆ 兒童藥品種類繁多,除了劑量要小心,還有哪些事項要注意?
☆ 感冒、腸胃炎、發燒⋯⋯出現哪些重症徵兆必須盡快送醫?
☆ 1歲不會走路、2歲還不會講話⋯⋯我的孩子需要早療嗎?怎麼評估?

◎孩子老是過敏、體弱嗎?醫師告訴你,可能是環境出問題!
各種關於孩子成長與環境危害的疑問,突顯父母在育兒現場的焦慮。黃醫師結合兒童醫學與環境安全的專業,邀請父母一起為孩子的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健康把關,養出孩子強大的抗毒力!

☆ 未正確使用殺蟲劑,神經毒性竟然導致幼兒臉部抽搐?
☆ 別小看肚子痛!腸套疊有哪些症狀?一定要開刀嗎?
☆ 腸病毒、流感年年來襲,錯過哪些前兆就可能釀成重症?
☆ 玩具有安全標章就絕對安全嗎?兒童汽座可以接收恩典牌嗎?

本書從科學胎教、寶寶0~6歲發展的大小事、孩子飲食注意事項、選對嬰幼兒用品材質、認識常見兒童藥品,到防疫時代的作息安排、預防3C成癮等,以懶人包圖表設計,簡明扼要地解說,在各層面守護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新手爸媽最需要的兒童健康成長專書!

★本書特色:

1.全彩圖文繪製,第一本針對生活環境「病」與「毒」的全方位育兒健康書籍。
2.附常見疾病危險徵狀圖表,方便檢視症狀,不錯過就醫時機!
3.針對現代社會環境,提供最新的保健知識,過敏兒、體弱兒父母必讀!

★專家推薦:

江桂香/《嬰兒與母親》總編輯
江椿彬/馬偕兒童醫院 兒童胃腸科主任
李宏昌/台灣小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前馬偕兒童醫院院長
何啟生/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
邱南昌/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林先和/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林育正/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
陳偉燾/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資深主治醫師、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兼任臨床教授、台灣兒科醫學會消化學次專科醫師指導醫師
莊豐如/莊豐如診所院長
黃瑽寧/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楊俊仁/前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理事長、現任馬偕兒童醫院資深主治醫師及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
【專業推薦】(依筆劃排序)

「黃昌鼎醫師在馬偕兒童醫院任職多年,曾跟我專研消化營養學兩年,更拿到台大職醫及工衛研究所學位。難怪寫起這本書,除了介紹嬰幼兒成長知識之外,從懷孕到育兒,更著墨許多環衛影響的新知,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書。」──李宏昌/台灣小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前馬偕兒童醫院院長

「兒科醫師加上家長的實戰經驗,提供貼心解決困擾爸媽的『小祕方』!對於沒時間的爸媽非常實際有幫忙,對於認真的父母提綱挈領地抓出重點,還有讓寶貝生活在無毒、無害環境的注意事項。翻翻這本書,保證收穫多多!」──邱南昌/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黃昌鼎醫師曾是馬偕小兒科優秀的主治醫師,不僅工作認真,表現優異,也同時擁有台大公衛所環境醫學的專長,資歷非常完整。很難得這本書除了對於兒科常見的疾病做很完整的介紹,詳細解答父母門診常見的育兒健康問題,更懇切地教導父母預防常見的環境毒害。本書內容詳實,涵蓋育兒的食衣住行育樂,又有豐富的重點圖卡,是很實用的一本育兒好書,我誠摯推薦給大家。」──何啟生/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

「黃昌鼎醫師長期以來關心兒童健康,關注環境危害,並以環境職業醫學專科和小兒專科醫師的訓練歷程和素養,深入淺出地告知大眾和家長,如何避免接觸和攝入環境中的有毒物質,對腦部和身心正在發展的兒童來說尤其重要。很高興知悉黃醫師以更有系統的方式,告訴大眾如何遠離環境中的毒害。」──楊俊仁/前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理事長、現任馬偕兒童醫院資深主治醫師及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

「如果要找一本內容豐富不艱深,好讀又易懂的育兒寶典,絕對不要錯過本書。小兒科、兒童胃腸科及環境職業醫學科這樣難得的合體,黃醫師精闢地回答家長最常關注但不易懂的問題,傾囊教你如何打造孩子安全無毒的生活環境,配合好記的圖表及小祕方,是一本會讓你愛不釋手的好書!」──陳偉燾/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資深主治醫師、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兼任臨床教授、台灣兒科醫學會消化學次專科醫師指導醫師

「黃昌鼎醫師曾在馬偕小兒科歷經扎實的臨床訓練,他有豐富的兒童照護診斷經驗,再加上自身環境無毒的專業,融合成獨一無二的無毒育兒寶典。此書深入淺出地從生活中提供實際具體建議,是一本好書,我推薦給所有的家長。」──江椿彬/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胃腸科主任

「黃醫師在診所已服務多年,擁有許多小兒實務臨床經驗,對各種小朋友疑難雜症的處置措施都相當有經驗。黃醫師這次不但充分發揮了環境安全與兒童醫學兩項專業,還結合各種圖表與美麗易讀的插圖,讓新手與老手爸媽都可輕易閱讀與上手。這本書不但讓父母擁有深入淺出的基本學理與知識,也補充最新的保健與環境安全新知,讓爸媽對相關知識不再茫然,提供小朋友安全健康長大的空間!」──莊豐如/莊豐如診所院長

★目錄:

自序/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健康無毒的人生

PART 1 孩子的疑難雜症Q & A
Chapter 1 懷孕時期
Q1怎麼進行科學胎教?
Q2孕婦飲食要注意什麼呢?
Q3懷孕期間,需要哪些營養補充品?
★專欄/懷孕或哺乳,可以施打新冠疫苗嗎?

Chapter 2 迎接寶寶
Q4母奶親餵要怎麼進行?
Q5 無毒奶瓶&奶嘴怎麼選?
Q6怎麼讓寶寶一覺到天 明?
Q6怎麼幫寶寶選張好床?
★專欄/0~6個月,親子飲食的注意事項
Q8嬰兒背巾怎麼背才安全?
Q9打疫苗要注意什麼呢?
Q10 孩子有鬥雞眼嗎?
Q11寶寶一直有小豬聲,怎麼辦?
Q12男寶寶的包皮,割還是不割?
Q13寶寶臉上常紅紅的,會有問題嗎?
Q14寶寶動不動就紅屁屁,怎麼辦?
Q15孩子需要補充益生菌嗎?
Q16寶寶抓耳朵是耳朵痛嗎?打頭是頭痛嗎?
Q17孩子又瘦又小怎麼辦?有辦法長高嗎?
Q18怎麼這麼小就開始發育了?是性早熟嗎?
Q19家有小胖弟、小胖妹,該怎麼減重?
★專欄/6~12個月,輕鬆製作無毒副食品
Q20孩子便便不順暢怎麼辦?
Q21孩子難餵飯,怎麼辦?
Q22這不吃那不吃,挑食的孩子怎麼治?
Q23孩子都一歲多了,怎麼還不會走呢?
Q24孩子都快二歲了,還不會講話怎麼辦?
Q25我的孩子需要早療嗎?怎麼評估?
Q26多大要開始用牙膏呢?幾歲開始看牙醫呢?
Q27如何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Q28孩子需要補充維他命嗎?
★專欄:一歲以上兒童飲食原則,讓全家吃得無毒又健康

PART 2 孩子生病了
Chapter 1 爸媽必須認識的大魔王
嬰兒猝死症候群/膽道閉鎖/異物梗塞/腸套疊/沙門氏桿菌/腸病毒重症/流感重症/腦膜炎和腦炎/心肌炎
★專欄:注意孩子生病的危險徵狀!

Chapter 2 輕鬆跨過健康小關卡
發燒/熱性痙攣/玫瑰疹/腺病毒/臍疝氣/肺炎/中耳炎/急性腸胃炎/吞食異物/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新過敏預防建議/舌、唇繫帶/○型腿、×型腿

Chapter 3 認識兒童常用藥物
鼻水藥/咳嗽藥水/口腔噴劑/鼻腔噴劑/止瀉藥
★專欄:小心!這些藥物對兒童來說很危險

PART 3 給孩子無毒安全的生活
Chapter 1 食在好安心
買菜、洗菜有智慧,農藥不超標
怎麼吃雞蛋,才安全又健康?
如何避免塑化劑?
不給糖就搗蛋!孩子吃糖好嗎?
正確選擇兒童餐具與水壺
鍋具材質大解析

Chapter 2 衣著好用心
醫師教你買童裝,台日韓歐美各要注意什麼?
兒童口罩挑選重點

Chapter 3 住家更寬心
使用殺蟲劑,可能對幼兒造成神經毒性!
防蚊液成分,天然的比較好嗎?
鉛中毒不罕見,怎麼從生活預防?
看不見的毒,空氣汙染比你想得更可怕

Chapter 4 行車好放心
憾事不發生!汽車安全座椅的使用、挑選要點

Chapter 5 育兒有耐心
墜跌、燒燙傷好可怕!正視兒童意外問題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什麼時候才能給孩子手機?
如何安排兒童活動時間?
★專欄:防疫期間,如何安排孩子的作息?

Chapter 6 樂事要留心
醫師教你如何選玩具
小心新奇玩具!
兒童防曬要注意
兒童太陽眼鏡怎麼選?
兒童脖圈、螃蟹車,可以使用嗎?

<作者簡介>

黃昌鼎
小兒科醫師、環境職業醫學專科醫師。
十多年來在小兒科診治的臨床經驗,以及近年來聚焦於兒童的環境危害,加上自己照顧兩個調皮男寶的實際體驗,創立臉書粉絲團「黃昌鼎醫師兒童無毒健康學苑」,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及圖示,提醒父母環境中的毒害及常見的兒童健康問題。文章刊載或廣泛引用於《親子天下》、《自由時報》、三立新聞及東森健康雲等媒體。

|個人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胃腸科研究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主治醫師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部住院醫師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兼任主治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台灣大學職業醫學及工業衛生研究所

★內文試閱:

‧作者序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健康無毒的人生

「拜託快點,救救我的孩子!」一位媽媽非常慌張地抱著孩子衝進急診室。

阿文是一個五個月大的可愛寶寶,在家裡突然嘴唇發黑、全身不斷抽搐、意識不清,被媽媽送來急診。一時間急診手忙腳亂,快速地給了氧氣、打上點滴、給藥和抽血,阿文才慢慢平靜下來。由於抽搐、痙攣對小寶寶是很嚴重的症狀,所以我們立刻將阿文轉進了加護病房。
「醫師,阿文為什麼會這樣?很嚴重嗎?會不會有危險?」媽媽臉色蒼白,用顫抖的聲音問。
「媽媽,我們目前還不知道寶寶是什麼問題,需要做一些檢查。你能回想一下,寶寶這陣子在家有什麼不對勁嗎?」媽媽這才想起來,發現阿文這個月來哭聲變得特別尖銳、一點小聲響就會受驚嚇大哭,身體常常會很用力、很僵硬。
醫師安排了很多檢查,最後發現阿文血中的鈣離子特別低。鈣離子是人體一個很重要的電解質,當嚴重缺乏時就會引起抽搐、痙攣的症狀。這麼小的寶寶,鈣離子怎麼會這麼低呢?
原來,媽媽說家裡有親戚在賣某種營養品,宣稱對孩子身體很好,所以阿文從一個多月大開始就以這種營養品為主食,很少再喝嬰兒配方奶。爸媽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有時適合大人的,並不一定適合孩子。特別是身體器官都還在發育中的小寶寶,在四個月內只能喝母奶和嬰兒配方奶,如果營養品不適合小寶寶,就有可能發生危險。
還好,最後阿文在適當的治療和給予一般的配方奶之後,終於穩定沒再痙攣了。

食安和環境毒害的問題其實一直在發生,有時是因為爸媽不了解,或是接受了錯誤的資訊。像去年發生在台中的中藥鉛中毒事件,最小的受害者只有四歲,發生鉛中毒後孩子無法自行大小便,需要家人浣腸才能解便。由於孩子身體還在發育中,對於環境毒害特別敏 感,孩子又沒有拒絕的能力,當發生食安和環境毒害時,往往是最嚴重的受害者。
在自己有了兩寶之後,不管是因為本身所學和基於對孩子的關心,對孩子的環境更是特別重視。注重食安和無毒環境,對孩子的好處雖然在短期內感受不出來,但是父母們若懂得避開這些毒物的危害,就是在幫孩子進行長期的健康存款了,當孩子年紀漸長,不管是平日的健康狀態,或對神經發展、中老年時的慢性病,都有幫助。在生活中其實並不需要太費心,只要注意一些眉角,加上正確的方法,要避開和減少毒害並不難!
這是一本易讀實用的育兒工具書,也是我多年來的心得筆記整理。小兒科聚焦於孩子的生理健康,環境醫學則著重於孩子的保健,以及避免環境毒害,在育兒照護上兩者相輔相成。在本書中,有時我將小兒科和環境無毒分開論述,但更常將兩者融合而更為完整。撰寫書稿時,我盡量以身為父母的角色來思考,避免艱澀的醫療名詞,使用大量精簡的表格、插圖和清楚易懂的文字,爸媽們一定可以快速抓到重點,無毒育兒瞬間上手!
書稿即將完成時,剛好是新冠疫情高峰期,歷經了一個多月的半封城,每天數百名確診個案,造成北部病床不足、呼吸器不足,醫療系統幾近崩潰,還發生隔離病人砍殺護理師的暴力案件。疫苗數量尚未到位,卻有人違反程序先打;政府和診所互相攻訐,社會籠罩在緊繃不安的氛圍之中。但幸運地,我們還是看到社會溫暖的一面。日本、美國等友邦在我們最需要疫苗時伸出援手,熱心的藝人登高一呼,滿滿的呼吸器立即到位⋯⋯疫情就像是對人性和人情的考驗,衷心希望疫情可以趕快落幕,還我們那個熟悉、充滿人情味的生活。

要感謝我的兩位恩師,台大公衛學院的陳保中教授和馬偕兒童醫院院長李宏昌教授,兩位師長不但教導我豐富的學識,為人處世更是我終身學習的標竿。當然還要感謝台大環境職業醫學部、馬偕醫院小兒科的師長和前輩們,在學習期間不吝給我指導。也謝謝大好書屋和主編,讓我有這個機會將作品集結出版。還有,最要感謝的是我親愛的老婆和兩個小皮蛋,不斷地支持和鼓勵,給我滿滿的正能量。

本書的起源,是我的臉書粉絲團「黃昌鼎醫師兒童無毒健康學苑」。回到創立粉絲團的初衷,我關心兒童健康、關注環境危害,希望台灣可以成為兒童友善及環境友善的美麗島嶼。兒童、環境及健康,是我人生中三個重要的面向,也是本書的中心所在。

‧摘文

◎懷孕或哺乳,可以施打新冠疫苗嗎?

在截稿這時,台灣的新冠病毒疫情正在高峰,雖然大家很努力戴口罩、關在家不敢出門。在有限的疫苗中,各位媽媽或準媽媽們面臨了一個難題,疫苗是打或不打?會影響寶寶嗎?

◆準媽媽打新冠疫苗有危險性嗎?
面對這個問題,疾管署很保守地回答:「目前缺乏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之臨床試驗及安全性資料,而臨床觀察性研究顯示,孕婦感染SARS-CoV-2病毒可能較一般人容易併發重症。孕婦若為COVID-19之高職業暴露風險者,或具慢性疾病而易導致重症者,可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之效益與風險後,評估是否接種。」
這樣的回答當然很安全,但媽媽或準媽媽們看了只是滿頭霧水,高職業暴露風險如女醫師或女護理師們更是頭痛。
相對於疾管署的小心翼翼,我們來看看美國疾管局的建議。在二○二一年六月十六日最新的網頁中,美國疾管局提到,懷孕的媽媽們萬一感染新冠病毒較容易發生重症,若接種新冠疫苗可以保護孕婦免於重症;而基於目前有限的觀察性資料,專家們認為接種新冠疫苗不太可能對孕婦造成危險性。雖然人類的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但是已有動物實驗證實,新冠疫苗對於懷孕的動物是相當安全的。此外,英國的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CVI),更在二○二一年六月十六日的聲明中,直接建議所有的孕婦都應該施打新冠疫苗。

◆孕婦應該施打何種疫苗?
第二個問題來了,該選擇什麼疫苗呢?以台灣目前可以選擇的,有mRNA的莫德納疫苗和病毒載體的AZ疫苗。根據美國疾管局的解釋,所謂的mRNA疫苗不含活的病毒,不會進入細胞核,所以不會和人類的DNA發生交互作用,或造成人類基因的變化,就學理上來說是比較安全的選擇。嬌生疫苗和AZ疫苗都是病毒載體疫苗,是使用改良過的病毒作為載體送入人類細胞,來製造新冠病毒的表面蛋白。以此技術製造的疫苗以前也有施打在孕婦過,都沒有發生健康上的問題,理論上應該也是安全的。
實際上,目前只有美國有超過十萬的孕婦施打輝瑞、莫德納疫苗的報告,結果並沒有發現對孕婦有特別的風險,而AZ疫苗的資料就較為缺乏。因此,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建議,如果孕婦可以選擇疫苗的種類,應以輝瑞或莫德那等mRNA疫苗優先。
那麼,如果媽媽或準媽媽們在懷孕前或孕期中,已經打了第一劑AZ疫苗,第二劑要打AZ還是其他疫苗呢?關於這個問題,目前沒有一致的建議或報告。但是,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有統計,大家最擔心AZ罕見的血栓副作用,大都發生在施打第一劑之後;如果第一劑打完沒事,第二劑卻發生血栓,那更是非常罕見的。相對於目前混打疫苗的研究中,幾乎沒有孕婦的安全性報告,因此孕婦要混打不同種類的新冠疫苗,必須要更謹慎評估。綜合以上資料,我個人認為如果孕婦第一劑已經打了AZ疫苗,第二劑還是續打AZ疫苗,風險較低,期待之後有更完整的研究。

◆哺乳媽媽應該施打疫苗嗎?
那麼,正在哺乳的媽媽可以施打新冠疫苗嗎?這點台灣和美國看法大致相同,雖然缺乏哺乳媽媽施打新冠疫苗的安全性資料,但專家根據學理上的推論,認為應該對媽媽和寶寶都不會造成危險,所以是可以施打新冠疫苗的。而且最近的報告顯示,如果媽媽接受mRNA(如輝瑞或莫德那)新冠疫苗,媽媽的母乳中可以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抗體,可以讓寶寶增加對於新冠病毒的保護力哦。

◎我的孩子需要早療嗎?怎麼評估?

小寧是一個二歲多的小男生,有兩個哥哥。媽媽發現,比起哥哥,小寧說話很慢,脾氣很暴躁,動不動就亂摔東西哭鬧,說話時眼睛都不看人,媽媽很擔心小寧是不是自閉症,因此帶去就醫。醫師在和媽媽討論後,認為是不是自閉症還需要觀察,但是進行早療對小寧的發展應該會有幫助。在經過了一年多的早療療程,小寧再回來門診時,已經變成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孩,說話、眼神和脾氣都有很大的進步,媽媽現在煩惱的,是小寧每天嘰哩呱啦、說個不停⋯⋯

◆什麼是早療?
這幾年,比較細心的爸媽一定有聽過早療。早療是早期療育的簡稱,就是當孩子被診斷有發展遲緩,包括走路或說話比較慢,認知、自理及社會性跟不上同齡的孩子時,醫師為孩子安排的整合性復健治療。
那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發展遲緩呢?雖然每個孩子的發展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如果同年紀九十%的孩子都會做,而自己的孩子還不會做時,就要特別注意了。《兒童健康手冊》是很好的工具,手冊中有列出每個年齡層所應發展出的能力,以及最後附錄的兒童連續發展圖中,也有提出警訊時程。像一般孩子十一個月到一歲初會走,但如果一歲半都還不會走,這就是一個警訊。其他還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的「兒童發展檢核表」,也可以協助自我檢測。但如果家長真的很忙,沒有時間常常翻閱,至少在每次健兒門診打預防針前,先花五分鐘寫好《兒童健康手冊》對應年紀的簡單問卷,也有助於讓當診的兒科醫師了解孩子的問題。

◆早療的項目
發現自己的孩子可能有發展遲緩時,請先不要驚慌,這並不少見。根據統計學齡前大約有六~八%的孩童,需要早期療育介入,但其中大約九成是屬於輕度或中度。可以就近先到各縣市有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的大醫院,到兒科、復健科或是早期療育聯合門診掛號、看診,醫師就會初步判斷孩子後續需要哪些專業評估,之後再約診或安排評估時間。後續的團隊非常強大,包含小兒神經科、小兒復健科、小兒心智科、耳鼻喉科、眼科、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臨床心理師、聽力師、社工師等。而主要評估有三個方向,找到可能病因(大約有二十~二十五%能找出確定病因),評估目前發展程度以及社工關懷評估,最後會整合提供個案療育計畫、建議方向。聽起來是一個大工程,也的確會需要花上一段時間,但這對孩子是很重要的,因為○至六歲是孩子的黃金發育期,尤其○至三歲的早期療育效果,是之後的十倍呢!

◆進行早療,會讓孩子被貼上標籤嗎?
另外一個父母擔心的點,是怕孩子從此被貼上標籤。其實每隔一段時間,早療團隊會再重新評估一次孩子的情形,也有許多孩子在經過積極療育後,就回到一般教育體系了;反之,如果因為逃避、錯過黃金期,錯過當下許多珍貴的資源,就很可惜了。不要讓恐懼戰勝,目前除了醫療團隊,社福及教育單位等也都有提供資源,希望能協助孩子及家長。過程中有時會感到很辛苦,有時會有些挫敗,但慢慢地就會發現孩子們的成長,努力是不會白費的。

◎新過敏預防建議

過敏是病嗎?過敏不是病嗎?如果有經過醫師確診,過敏就是一種疾病了,臨床上我們可以把過敏性疾病分為三類:異位性皮膚炎、氣喘及過敏性鼻炎。在台灣,過敏性疾病非常常見,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高達八~二十%,氣喘也高達十~十五%。

◆過敏是可以預防的嗎?
大家都知道過敏是因為本身體質的關係,精確地應該說是個人基因,再加上環境的因素誘發而造成。個人體質無法改變,但若可控制環境的因素,是否能預防發病呢?許多研究顯示,環境因素若控制得當,可減少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機率!
關於兒童過敏的預防,最重要也最具公信力的,非美國兒科醫學會報告莫屬了。在二○○八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即針對「嬰幼兒早期的飲食是否可預防過敏性疾病」,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但十年過去了,有更多新的證據和觀念已大不相同,所以在二○一九年又做了更新。我們將新、舊版的建議,分別整理成「預防過敏的有效方式」和「預防過敏的無效方式」如下。

◆預防過敏的有效方式
・任何哺餵母乳方式(純母乳或混餵),對預防二歲以內的喘鳴均有幫助。有研究顯示,若母乳哺餵期大於三至六個月以上,不管是純母乳或混餵,預防氣喘效果甚至持續到三至六歲。
・純母乳哺餵三至四個月,可減少二歲內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
・對於花生過敏的高風險族群,早期(四至六個月大)添加花生於副食品中,可以減少之後花生過敏的機率。
・純母乳哺餵三至四個月與超過六個月比較,兩組對於預防寶寶過敏疾病沒有差別。

◆預防過敏的無效方式
・媽媽在懷孕及哺乳期的飲食限制,對於預防寶寶過敏疾病沒有幫助。
・延到四至六個月後再添加易過敏食物,如花生、蛋及魚等,對預防過敏疾病沒有幫助。早期的觀念建議把易過敏的食物延至一歲之後,但新的研究已推翻這樣的說法,現在認為早點吃也不會增加過敏哦!
・沒有證據顯示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配方奶,可預防幼兒及兒童的過敏性疾病。以前認為高風險過敏的寶寶使用水解配方奶,可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但新版的報告不支持這樣的說法。
・母乳哺餵對預防特定的食物過敏沒有幫助。哺餵母乳可減少過敏性疾病,但是無法減少對於花生、海鮮或某些水果等特定食物的過敏。

最後,我加入一些個人意見,總結為較可實際運用在照顧孩子上的建議:
・在懷孕和哺乳期,媽媽一般並不需要限制飲食。
・預防異位性皮膚炎及氣喘,建議純母乳哺餵三至四個月,之後混餵或純母乳皆可,但盡量超過六個月。
・寶寶四至六個月起,即可逐步開始添加各種副食品,易過敏的食材不用特別延遲。

◎醫師教你聰明選玩具

「這麼多玩具,要買什麼給我的寶貝呢?」、「別人送的玩具,真的安全嗎?可以給我的孩子玩嗎?」、「要送給親友小孩什麼玩具呢?送錯失禮就算了,萬一玩具不安全,讓小朋友受傷可怎麼辦?」、「這麼多玩具標章實在讓人眼花撩亂!是隨便有一個就表示安全嗎?還是越多越好?」⋯⋯
相信這是很多父母或親友們時常會碰到的問題,身為兩個寶貝的爸爸,這個問題也曾困擾我,但本著醫療專業和執念,我認真去理解了玩具的安全性。網路上的文章非常多,很多親子網站都會教大家選玩具,像是要注意大小、零件是否容易脫落或尖銳等問題,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是我們看不到的部分,像是重金屬或塑化劑含量是否超標等。

◆認識安全玩具認證標誌
台灣及世界各國對玩具的安全性,也發展出不同的審核及認證標準,就是我們常在玩具上見到的安全標誌。
目前市面上玩具可見到的標誌或認證,主要有標準檢驗局的燕尾標誌、台灣安全玩具的ST標誌、歐盟的CE(EN71)標誌、美國的ASTM標誌、日本ST標誌。
關於玩具的檢驗,政府已經幫我們做了初步的把關。廠商要在台灣市場販售玩具(不論是進口或台灣自製內銷),都必須取得標準檢驗局的燕尾標誌,所以大家可以把標準檢驗局的燕尾標誌,當作最低的門檻。
如果廠商對品質有更高的要求或信心,希望有更好的認證作為品質保證,可能就會送TCC財團法人台灣玩具暨兒童用品研發中心進行檢驗及認證,以取得ST安全玩具的認證;如果廠商想將玩具外銷至歐盟、美國或日本,則必須遵照各國的法規或取得各國的認證,如CE即是歐盟的認證。

◆有安全標章,就絕對安全嗎?
不過,仔細閱讀燕尾標誌和ST安全玩具認證的內容後,我產生一個很大的疑問:兩者的檢驗方式和內容完全一樣,檢驗項目都以CNS 4797為標準──為什麼廠商要花一筆錢再去做認證呢?對消費者有什麼意義?
更深一步探究原因,結果讓我嚇了一跳!原本,我以為市面上合法販售的玩具,應該每一項都經過標準檢驗局抽查、檢驗過至少一次,合格才會給予標章及許可販售。
但實際上,廠商每進口一批玩具,每五種只會抽查一種,而且如果幾次抽檢都合格後,之後被抽檢的機率就會降到二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所以我們看到玩具上的燕尾標籤,它最多也只有五分之一的機率,甚至更少的機率,是有被抽檢過合格的。
由於政府資源有限,審核方式無法面面俱到,因此有無安全玩具的認證,對父母來說就變得非常重要。審核內容雖然各國標準不一,但精神和主要項目是一致的,主要可分為物理性、耐燃性及化學性。物理性和耐燃性部分,各國差異不大,但在化學性──特別是鉛的部分,差別較顯著;然而,鉛也是國內廠商送驗時最容易不合格的化學性項目,這裡簡單整理各國鉛的標準,其中以歐盟部分較為特別,依材質分成三類標準,在可刮除物質部分規範原本相對寬鬆,但在最新修訂版本中緊縮了不少;不過目前CE審查標準仍採舊制,新制不知何時實施。
綜合以上,目前我們採購玩具時,除有標準檢驗局的燕尾標章之外,盡量選擇有安全玩具認證的產品,例如以鉛為主要的安全考量:
1.一般玩具的建議優先順序為:ASTM> 台灣ST =日本ST>CE EN71
2.碎、粉狀的,如紙黏土、彩色鉛筆、粉筆、蠟筆、石膏粉,或是液狀黏性物質如漆料、顏料、墨水、膠水、口紅膠、泡泡水,建議優先順序為:CE EN71 >ASTM> 台灣ST=日本ST。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