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就是階級戰:日益惡化的階級不平等,如何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引發國際衝突

貿易戰就是階級戰:日益惡化的階級不平等,如何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引發國際衝突

貿易戰就是階級戰:日益惡化的階級不平等,如何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引發國際衝突
作者:馬修‧克蘭恩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2-01-06 00:00:00

<內容簡介>

貿易戰的問題根源不是地緣政治,也絕非國家體制之爭
各國內部不同階級之間的衝突,才是加劇各國貿易失衡的病灶!

★ 榮獲二〇二一年蓋爾伯獎(Lionel Gelber Prize)★ 入圍二〇二〇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最佳商業書籍 ★《策略+商業》(Strategy + Business)最佳商業書★ 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亞當‧圖澤(Adam Tooze)等重要經濟學者一致推薦★

「結合政治與經濟分析,同時敏銳地切入歷史,強調犧牲勞工而優惠富人的國內政策,不但是國內紛爭的根源,更使國際衝突不斷。」(二〇二一年蓋爾伯獎獲獎評語)

貿易戰常被認為是國與國之間勢不可擋的衝突,因為各國的國家利益必定無法調節,必須爭奪你死我活。然而,本書兩位作者指出,貿易衝突其實是各個國家內部政治決策所產生的非預期後果——讓富豪與權貴階級受惠,一般勞工或退休者往往被犧牲。

全球貿易活動與金融體系將世界上幾乎每一個人聯繫在一起。而各國內部愈來愈嚴重的不平等,加劇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衝突。像是某國高到令人無力負荷的房價、債務危機、失業問題與污染,經常可循線探究到另一個國家的民眾——中國政府迫害工會發起人,並提供廉價的銀行貸款給房地產開發商,導致遠在天邊的美國製造業勞工失去工作;德國企業為因應德國政府縮減福利支出而削減工資的決策,卻使得西班牙發生房市泡沫……放眼世界各地,一般平民百姓的購買力都因此遭到剝奪,而人們卻在本國至上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的哄騙下,將源自各國內部不同經濟階級之間的整體衝突,錯誤理解為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必定會相互牴觸。

中國人和德國人並不特別邪惡,一個國家不是非得透過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才能實現繁榮。追根究柢,這些問題導因於美國金融家和中國、德國工業家的利益相得益彰,透過國家政策與權貴階級的共謀,所得被大規模移轉到富豪以及他們控制的企業手上。

而這一切皆顯示一九三〇年代的歷史有重演之虞:當時國際經濟與金融秩序的瓦解,撼動了民主的根基,更助長致命的民族主義,結果帶來了戰爭、革命與種族滅絕。若欲避免重蹈人類社會的覆轍,我們必須辨識出問題的病灶,並且積極尋求政策上對症下藥,方有機會在情勢更嚴重之前改變這一切。

★本書特色:

☆ 清楚概述貿易的整體基礎理論、根本性變化以及與跨國金融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 爬梳美、中、德三國財政政策的歷史,發掘國際貿易失衡的關鍵!

★名人推薦:

所有關心全球經濟的人必讀。書中精彩論述一國之內攀升的不平等,特別是在中國與德國,如何危害到我們的經濟。
——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政治經濟學教授,《全球化矛盾》作者

這是一本必讀著作,由兩位敏銳的國際經濟評論家所寫。作者對於一個國家內的不平等,如何與國際衝突連結起來,進行紮實的分析,並為全球化危機提供解答。
——亞當‧圖澤(Adam Tooze),《崩盤》作者

重要之書。
——馬汀‧沃爾夫(Martin Wolf)資深英國經濟記者,《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對問題核心提出了深刻的論證。
——《經濟學人》(Economist)

作者們將貨幣、財政與社會相關政策嚴密聯結起來,並且針對什麼是正確的抉擇、何處出了問題提出重要觀點……對於歷史上貿易和金融的洞見值得一讀!
——喬治‧梅隆(George Melloan),《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簡潔有力的論述與廣博翔實的紀錄。
——安德魯.埃爾羅德(Andrew Yamakawa Elrod),《新勞動論壇期刊》(New Labor Forum)

博學、原創且具有啟發性的著作,解釋了全球經濟失衡已成為無數金融危機的根源。
——埃內斯托‧塞迪略‧龐塞‧德‧列昂(Ernesto Zedillo Ponce de León),耶魯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前墨西哥總統

作者宏大的敘事連結了收入不平等、地緣政治、貿易、金融和甚至環境議題。
——麥克西米蘭‧凱恩芬特(Maximilian Kärnfelt),德國智庫Merics《簡報中國電子報》(China Briefing Newsletter)

在這僅數百頁的篇幅中,作者針對激烈政治和全球經濟不平衡之間的交錯影響,做出廣泛有力的論證。
——萊恩・艾文(Ryan Avent),《二十一世紀工作論》作者,《策略+商業》 (Strategy + Business)

★專家推薦:

【推薦序】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管理學系副教授
孔誥烽|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偉森費特政治經濟學教授

【專文導讀】
黎 班|美中貿易與政治觀察家、《端傳媒》特約評論

【專業推薦】
李 淳|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閻紀宇|《風傳媒》副總編輯

★得獎紀錄:

● 榮獲二〇二一年蓋爾伯獎(Lionel Gelber Prize)
● 入圍二〇二〇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最佳商業書籍
● 《策略+商業》(Strategy + Business)最佳商業書
● 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亞當‧圖澤(Adam Tooze)等重要經濟學者一致推薦

★目錄:

推薦序(一) 左派觀點的美中貿易戰分析
推薦序(二)理解全球金融危機與美中衝突的新視角
導讀 貿易戰=階級戰?國際金融觀點的特殊性與不足
平裝本序
引言
所有舊事再次重演

第一章 從亞當‧斯密到提姆‧庫克:全球貿易的轉型
大頭針、布料與葡萄酒
漢米爾頓、李斯特與「美國系統」
強權帝國主義與門戶開放
從世界大戰到世界秩序
貨櫃輪運輸
全球價值鏈與港口扭曲了雙邊貿易數據
企業避稅行為對貿易數據的扭曲
創意避稅花招

第二章 全球金融的成長
第一波全球信用熱潮:一八二〇年代
一八三〇年代與第二波國際放款熱潮
「史上第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一八七三年
霸菱危機與二十世紀第一波放款熱潮
低度開發國家的放款熱潮
歐洲金融過剩(banking glut)與二〇〇八年金融危機

第三章 儲蓄、投資與失衡
兩種發展模型:高儲蓄 vs.高工資
超額儲蓄與巨大的過剩供給
國際收支
失衡的兩個導因:拉與推
為什麼施比受有福:一八七〇年代的德意志帝國
納瓦羅的誤謬:為何雙邊流動會令人難以理解失衡的源頭

第四章 從天安門到一帶一路:搞懂中國的順差
第一階段:「改革與開放」
第二階段:中國的發展模型
第三階段:從高投資到過度投資
中國的失衡是否將再次震撼全世界
第四階段:一九七八年的精神

第五章 柏林圍牆的倒塌與「黑零政策」:瞭解德國的順差
歐洲共產主義的末路
德國的重建
歐洲病夫
「議程二〇一〇」與哈茨改革方案
「分配之爭》與德國的超額儲蓄
德國內需疲弱如何引發歐元危機
債務減速機制:德國的財政緊箍咒
整個歐洲變成一個大德國

第六章 美國例外:過分沉重的負擔與長久以來的逆差
美國結餘失蹤之謎
這應該歸究於財政政策嗎?
了解準備資產
布列敦森林協議、美元的崛起以及「囂張特權」的誕生
「我們的通貨,卻是你們的問題」
超額儲蓄、重商主義者操作,以及第二次布列敦森林協議
安全資產短缺
信用供給增加導致信用標準降低
二〇〇八年以來過分沉重的負擔
還凱因斯一個公道

結論 終結貿易戰必先終結階級戰
美國該怎麼做?
順差國該做甚麼?

謝詞
注釋

<作者簡介>

馬修‧克蘭恩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資深研究員。關注主題包含世界經濟、貿易與中國,另有其他三本相關論著。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