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自在的十七堂課

臨終自在的十七堂課

臨終自在的十七堂課
作者:鄭振煌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期:2022-01-07 00:00:00

<內容簡介>

修行百千日,用在臨終時!
不怕臘八日,心有摧破卒!

本書依佛法發展的先後,闡述臨終、死後、投生的真相。眾生上至天人,下至螻蟻,無不苟且偷生。如何臨終自在,實乃吾人最應重視的課題。希望本書能對每一個人,尤其是從事臨終關懷、助念與導示者有所啟發。

臨終自在的十七堂課:
第一堂課:心是關鍵點、第二堂課:生前的承諾、第三堂課:淨業得解脫、第四堂課:證初果得自在、第五堂課:想與等想、第六堂課:十七種中陰有法、第七堂課:情與想、第八堂課:無住得自在、第九堂課:空性得自在、第十堂課:有定有慧得自在、第十一堂課:淨除業障,生諸佛前、第十二堂課:念佛法門,願生佛國、第十三堂課:法報化三身的實現、第十四堂課:死後的保證、第十五堂課:生命終點站、第十六堂課:解疑二十問、第十七堂課:本無生死。

「生死二法,一心妙用;有無二道,圓融真德。」:一心是指真如心或佛性,生、死是它的妙用,雖生而實不生,雖死而實不死,因為真如心不生不死,證得真如心的佛菩薩,雖示現生死,只是應眾生之感。有即是無,無即是有,圓融無礙,當體是涅槃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前半偈是《大乘起信論》的詮釋,後半偈是《華嚴經》的詮釋。
「心本周遍,無有去來;亦無生滅,無相湛然。」:真如心體空清淨,橫則遍虛空盡法界,豎則無始無終、無去來無生滅,無諸法相,湛然無垢。這是《般若經》的詮釋。
「心施假用,現六根體;心施空用,亡五陰身。」:佛菩薩以真如心示現六根,說法度眾,實無六根,假名六根;以真如心觀一切皆空,五陰無我。這是《楞嚴經》連結《大乘起信論》的詮釋。
「生是眞生,滅即圓滅;生死體一,空有不二。」:佛菩薩的生是以真如心生,滅是以圓寂心滅。他們都不執著生死,生死悉無自性故體一,空有皆緣起故相不二。這是般若中觀對生死、空有的詮釋。
「迷假謂生,迷空謂死;空假二用,唯一中體。」:迷執假有,稱為生;迷執空無,稱為死。其實,生是心的假用,死是心的空用,生死不離心,即空即假即中,空假皆中。這是天台宗空假中三觀連結《大乘起信論》體用一如的詮釋。
「入有非有,入空非空;體用同時,畢竟常樂。」:佛菩薩悟得真如心,不住生死故入有非有,不住涅槃故入空非空。佛菩薩通達真如心,體能生用,用不離體,體用一如,畢竟常樂。這是《大般涅槃經》連結《般若經》、《大乘起信論》的詮釋。
「三各具三,倶體倶用;一切諸佛,不離生死。」:三,指法報化三身。法報化三身各具法報化三身,體中有用,用中有體。一切諸佛雖證法身,但以報身、應化身度脫眾生,故無住涅槃,不離生死。這是《大般涅槃經》連結《大乘起信論》的詮釋。
「能至涅槃,三界衆生;不離二見,沈沒六趣。」:三界眾生皆有佛性,能至涅槃,但以不離生滅、常斷等二見,故沈淪六道輪迴。這是般若中觀的詮釋。
「無作生死,無始無終;圓融有無,非斷非常。」:真如心的體,不生不滅,雖有生死相,卻無生死執,無始無終,無邊無際,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體用一如,圓融有無,中道實相,非斷非常。這是般若中觀連結《華嚴經》的詮釋。
「行者觀之,不畏生死;欲出生死,不見生死。」:學佛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生死皆空,度一切苦厄,不畏生死。若欲出離生死苦海,當觀生死如夢幻泡影,斷離執取。這是《般若經》的詮釋。
「欲得涅槃,不執涅槃;唯除執見,當至佛地。」:若想證得涅槃,就須不執著涅槃實有,唯有斷除一切執著與邪見,才能成佛。這是《般若經》的詮釋。
最澄大師的《本無生死論》,屬於勝義諦、中諦的生死觀,臨終甚或生前若有此實相般若,當下圓證佛果。這是修行的終極目標。
若是因地修行,仍須「發無上菩提心,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如法修證」,以四無量心、六度萬行自度度他,安住心性,臨終憶佛念佛,必能自在無礙。

★目錄:

自序
第一堂課 心是關鍵點
第二堂課 生前的承諾
第三堂課 淨業得解脫
第四堂課 證初果得自在
第五堂課 想與等想
第六堂課 十七種中陰有法
第七堂課 情與想
第八堂課 無住得自在
第九堂課 空性得自在
第十堂課 有定有慧得自在
第十一堂課 淨除業障 生諸佛前
第十二堂課 念佛法門 願生佛國
第十三堂課 法報化三身的實現
第十四堂課 死後的保證
第十五堂課 生命終點站
第十六堂課 解疑二十問
第十七堂課 本無生死

<作者簡介>

鄭振煌居士
台南市白河區人。1945年出生,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乘研究所所長。

長期致力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長年於海內外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翻譯藏傳、南傳佛教英文書籍為華文,翻譯漢傳佛教為英文。於2007年創立社團法人中華維鬘學會,擔任理事長,於2013年卸任,任名譽理事長迄今。

主要譯作:
《正念明鏡--中陰成就無上密法》、《讓生命終點成為幸福起點》、《穿越生死》、《藏密度亡經》、《西藏生死書》、《了義炬》、《直指法身》、《當修行者遇見大師》、《當野馬遇上馴師——修心與慈觀》、《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心靈神醫》、《觀呼吸》、《菩提樹的心木》、《學佛釋疑》、《聖道修行》等四十餘部。

主要著作:
《佛法新論》、《無堅不摧金剛經》、《大圓滿法--椎擊三要講記》、《佛使尊者--南傳佛教第一人》、《心靜煩惱心熄》、《淨土法門》。

演講集:
《心經的智慧》、《不惜自焚身》、《維摩詰經的生命意義》、《禪修鳥瞰》、《正念與生命成長》、《西藏佛教的修行道》、《阿彌陀佛的意義治療法門》、《空性與情緒療癒》等小冊子20餘種。

★內文試閱:

‧作者序

一般認為嬰兒呱呱落地就是生,心跳停止就是死。然而,每一個刹那都在生,都在死!每一個當下都是生,都是死!生死,表面上發生在身體,實際上發生在心中,因為心是主,身是從。
念頭改變,既是死,也是生,因為前念滅的當下,後念也生。後念出現,既是生,也是死,因為新念生的當下,舊念也滅。生死同時,生即死,死即生。生死無常,隨時隨地都是臨終狀態。
身不能自在,但心可以透過戒定慧的修持而得自在。心得自在,就能化身千百億,利益有情。
凡夫執著生死為實有,故貪生怕死;外道以生死苦由身心而起,故以壓制念頭、欲樂行或自苦行為生死解脫;佛法則以生死苦由執取身心而起,故以觀照身心萬法緣起性空而不執取為生死解脫。
從世俗諦而言,死是生的結束,也是生的開始;生是死的結束,也是死的開始。死一點也不玄、也不恐怖,因為死就是生;死是向生的過程,生是向死的存在。
從勝義諦而言,生死互為表裡,體一相二,無生無死。諸法無我,本性空寂。「臨終」只是假名安立,旨在提醒我們時刻保持清明,活出無常的真理。提起正念,不迎不拒,任其法爾生老病死,就是臨終自在的秘訣。
本書依佛法發展的先後,闡述臨終、死後、投生的真相。眾生上至天人,下至螻蟻,無不苟且偷生。如何臨終自在,實乃吾人最應重視的課題。希望本書能對每一個人,尤其是從事臨終關懷、助念與導示者有所啟發。
最後,衷心感謝所有參與本書出版工程的善知識,從錄音聽打、校對、編輯到印刷,多年的辛苦與無私奉獻,法布施的功德屬於您們!
鄭振煌 謹識於中華維鬘學會
二0二一年二月十一日(農曆除夕)

‧摘文

第一堂課 心是關鍵點
一、掌握理通事達
所謂自在,是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沒有任何罣礙的意思。所謂臨終,有狹義也有廣義的解釋。終,是結束;臨終,是接近結束。今天是昨天的結束,這個月是上個月的結束,今年是去年的結束,這一秒鐘是上一秒鐘的結束。
廣義的臨終,就是每一個刹那都是臨終,它是進行式,接近終點。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每一個刹那都是結束之前的狀況,每一個刹那都是臨終。佛法的修行就是要有這種正念,有正念、正定、正知、正見,因此能正語、正業、正命、正解脫。這個是臨終教法很重要的概念。只有做好臨終的光明導引,對於我們在做一般的臨終助念或臨終關懷,才能夠得到真正實質的利益。
狹義的臨終,當然是指身體來到終點。這就有很多的因素,有的是福報盡,有的是業力帶來的(過去世與這一世所造的一切業),有的是這一世的壽命(命根)已盡,這就是狹義的臨終。
佛法所講的臨終自在、臨終關懷是最為徹底的。很多的世間人也講臨終自在,可是都沒有得到真正的自在,因為方向錯了,大家都在身體上面用功,想要得到身體的長生不老,事實證明是不可能的,因為生老病死是必然的現象。釋迦牟尼佛發現真正能夠臨終自在的法門就是——心。
心在哪裡?心又是什麼東西?禪宗二祖慧可大師覓心不可得。德山宣鑑禪師專門研究《金剛經》,他看不起江南禪師直指人心的頓悟禪,所以從四川以扁擔挑著他注解《金剛經》的著作《青龍疏》要去挑戰。到了江南,向一位賣點心的老婆子買點心吃,老婆子問他:「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你要點哪一個心?」德山宣鑑禪師完全回答不了老婆子的提問。
這心在哪裡?心是什麼東西?心,我們能夠鍛鍊它嗎?
釋迦牟尼佛可以找得到心,而且可以找到它的運作方式,這是釋迦牟尼佛最偉大的發現。其他的宗教都是心外求法,如果我們執著外面的東西,怎麼能夠自在呢?可是,我們又掌控不了身,它必然是生老病死的。我們的心,如果沒有修行,照樣隨著生老病死,死了以後又生,生了以後又死,輪迴不已。不是在肉體死亡時,心才會死,每一個刹那,每一個當下,心都在生死。一個念頭過去,新的念頭又跑出來了。新的念頭不可能維持同樣的狀況,它一定在改變,最後又被另一個新的念頭所取代。念頭在改變的時候,就是臨終。念頭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也是臨終,因為要結束念頭。妄想一出來,也是臨終的狀態,結束了前面沒有念頭的狀態。所以我們的念頭,即使生了,也是臨終,它一直在改變,生住異滅,即使是滅掉了,也是臨終,也是死亡,這個才是臨終關懷、臨終助念、臨終自在的真實義。如果沒有了解「理」,所做的臨終關懷、臨終助念、臨終自在都沒有抓到重點。
能夠掌握臨終自在的「理」,就能夠掌握「事」的千變萬化。臨終的關懷、臨終的助念、臨終的導示和導引,都是隨著各種各樣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引導、不同的關懷,所以一定要知道「理」。
理是原則,了解理,事才能做得好。

二、智慧得解脫
釋迦牟尼佛發現身雖然不能得到解脫,但是心卻可以得到解脫。因為釋迦牟尼佛有實際禪修的經驗,他發現在禪修的時候,可以指揮心,可以控制心,可以讓心安定,讓心進入無念頭、無想定。進入了禪定,他就發現「心」真的可以控制!
心,可以從欲界散亂的狀態,把它控制到念頭越來越少、念頭越來越少……。控制到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進入四禪八定。只要進入初禪之後,就可以控制受想行識。然而在欲界,色法不但控制不了,受想行識更控制不了。受,是領受的意思。根、境一接觸就領受外境,若沒有智慧定力,很容易受到外境的影響,會有所謂苦受、樂受的妄想,種種的受因此產生。有受就有想,有想就有行。
世尊透過四禪八定禪修,發現身不是百分之百可以控制的。
我們可以控制身不動,可以控制呼吸的長短,當呼吸控制好了,就發現這個秘密:呼吸會影響到身體的緊張和放鬆。只要是長呼吸,身體就放鬆了,身體就會覺得輕安。這是欲界定。世尊有了進入初禪的經驗,他就發現與欲界定不同的地方。來到初禪的時候,已經離開欲界,也就是離開了五欲(財色名食睡,或色聲香味觸)、五蓋(貪、瞋、癡、昏沈、掉舉)的控制。初禪,稱為「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地」。離什麼呢?離開欲界,完全進入內心的世界。在內心的世界裡,首先得到控制的就是受。在欲界有苦受、樂受,可是在色界初禪的時候,世尊發現已經沒有苦的受,只有喜的受、樂的受。初禪是離生喜樂定。
等到定的功夫越來越好的時候,接著發現不必從色法,亦即不必以色法為所緣,可以直接由初禪進入二禪,在定中生起喜樂。這時候與色蘊無關了,與物質(包括身體在內)無關了,超越了身體的五欲,進入二禪,是由定來生起喜樂的。三禪,離喜妙樂,又更進一步發現受是可以控制的。本來初禪、二禪還有喜有樂,沒有苦;但是來到三禪的時候,喜的受也控制了,離開喜受的影響,所以離喜妙樂。他又進入四禪,捨念清淨,就是捨受,連喜的受、樂的受也不生起,同時念頭清淨,沒有任何雜念。
更奇妙地,由第四禪進入空無邊處定以後,發現完全離開了受蘊(包括苦受、樂受、憂受、喜受、捨受)。五蘊裡面,色蘊在進入初禪的時候就控制了;來到第四禪控制了受蘊,超越了受蘊;一進入第一空定,空無邊處定,這時完全沒有了受,只有想,從此知道我是可以控制色蘊、控制受蘊的。來到第一空定的時候,純粹只有想陰、行陰、識陰在動。然後由第一空定入第二空定(識無邊處定),然後入第三空定(無所有處定),當來到第四空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時,連想蘊也超越了,連想蘊都可以控制,變成無想定,可以讓想不生起,不受妄想的影響。其他的外道認為,在無想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時候,就已經是涅槃,因為已經超越色、受、想,以為這就是究竟解脫。然而,佛陀發現出定以後,「想」又跑出來了,「受」又跑出來了,色法(肉體、外境物質)的影響又跑出來了,因此世尊才覺醒,原來在無想定的狀態下,身心並沒有百分之百的被控制。
我們修行與讀書一樣,要很清楚知道這個道理,才能知道修行在做什麼,才能知道怎麼樣才可以真正得到臨終自在。佛陀發現修定的時候,好不容易不受「色、受、想」的影響,可是一出定又回到欲界,色、受、想又回來了,整個破功。他發現外道修禪定比其他宗教好多了,其他宗教講鬼神、拜鬼神,祈求鬼神多幫助自己,講鬼神有多厲害。換到佛教的某些法門,又成了祈求佛菩薩的加被,祈求上師的加持。這些都是往外求,都有外道的影子。你不明白道理就是外道,你明白道理就是方便。
我要聲明:釋迦牟尼佛發現苦修不能夠讓他解脫,沒有究竟解決問題,所以他離開苦修努力體悟。苦修只是解脫某一個程度的色法,但是受想行識並沒有解脫;禪定也只可以解脫到某一個程度,譬如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定,可以解脫色、受、想蘊,但是還有行蘊、識蘊未破。因此,佛陀離開苦修,離開外道的禪修方式,在菩提樹下觀。觀的結果發現還有行蘊、識蘊存在,同時也觀到:行蘊、識蘊也與色、受、想蘊一樣,都是無常的、都是緣起的、都是無我的。等到佛陀觀到無常、緣起、無我的時候,他說:「我解脫了!」

三、做五蘊的主人
佛陀為什麼能夠解脫?不是戒讓他究竟解脫的,戒只是解脫身語二業,但是意業並沒有解脫。定也沒有讓他究竟解脫,定中只是暫時解脫意業。他發現只有智慧才能究竟解脫。智慧從哪裡來?就是來自於觀。觀照是仔細的、客觀的,是以寧靜的心去看清楚事實的真相,根本就沒有固定不變的「色受想行識」,就是這樣子得到解脫的。
凡夫認為有「色受想行識」,所以不得解脫。我們認為有這個肉體,所以一直注意運動,一直小心保養——我的意思並不是肉體不重要,這個肉體很重要,但是肉體也逃不了生老病死、生住異滅。佛陀發現:色法不能控制,沒有辦法解脫身體的生死,但是「受想行識」卻是可以控制的。這是他自己的修行經驗,他確實做了「受想行識」的主人。
我們能做「受想行識」的主人之後,當然也就可以當色法的主人。如何做色法的主人?如果想要當身體的主人,只要從欲界進入初禪,就離開了色法的控制。初禪,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定,不就離開了色法的控制?我們如果有初禪的功力,就可以離開色法的控制。在禪定中的修行者,他可以不必吃飯,不必透過鼻孔來呼吸,也可以不必飲水,因為他已經離開了欲界,離開了色法,就在定中。因此要得到身體、色法、物質的自在,只要有初禪的功夫,就能得到身體的自在了。
除了色法可以透過禪定而控制之外,佛陀更進一步發現在定中,「受想行識」也是可以完全控制的。等到在菩提樹下觀到無我,觀到緣起緣滅,觀到無常的時候,他說:「我解脫了,我證涅槃了。」因為智慧,發現肉體無我,肉體不是我的,受想行識也不是我或我的。色受想行識與萬事萬物一樣,都只是因緣假合,只是種種因素聚合在一起而不斷變化的假象。凡夫沒有清楚觀照,以為有一合相,以為有一個事物,一執著有,就必然生老病死,必然生住異滅,我們就被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所影響。
什麼是臨終自在?就狹義而言,是指死亡的時候如何得到自在。死亡時,身體當然不能避免變化,但「受想行識」是可以完全掌控的(put under control)。而且,只要有觀的智慧,就發現根本不必掌控它,因為諸法本來就是無我的,虛妄的,不真實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所以,還需要掌控或超越「色受想行識」嗎?還需要超越身、心嗎?它們本來就是無常的、空性的、無我的。我們有了智慧以後,在每一個當下都是臨終,我們在每一個當下都可以得到自在了。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