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抖掉內臟脂肪:56歲,血管年齡28、體脂率10%,心血管名醫的終極鏟油手段

15天抖掉內臟脂肪:56歲,血管年齡28、體脂率10%,心血管名醫的終極鏟油手段
作者:池谷敏郎 出版社:大是 出版日期:2020-06-30 00:00:00
「你該關心的不是體重,是腰圍,肚子大一寸,死亡率就多一倍。」
──日本代謝名醫池谷敏郎
作者池谷敏郎是日本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名醫、殭屍操發明者,
身高才173公分的他,年輕時曾胖到80公斤,血管年齡更高達45歲。
最慘的是,他全都胖在肚子,也就是內臟脂肪堆積,
(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
再美的衣服穿上身,大家永遠只看到他醜醜的大肚腩。
於是他下定決心,澈底消除堆積在腹部的內臟脂肪。
現在,他56歲,體重64公斤,血管年齡28歲,
體脂肪更只有10.6%──和運動員的體脂肪一樣。
(天呀,小編我體重58公斤,體脂肪31%,醫生快教教我吧!)
他說,肥胖分兩種,一是皮下脂肪,二是內臟脂肪(脂肪全部集中在肚子)
內臟脂肪一旦堆積(肚子變大),高血壓、糖尿病、失智與癌症就找上門。
怎麼減?運動沒用,就算你重訓、勤練仰臥起坐,肚子也不會消,
他的終極手段就是「輕醣飲食」,切勿斷醣
啤酒、葡萄酒都照喝,只要15天,成功甩掉內臟脂肪。
•早餐不吃主食,補充蛋白質:
醣類最能堆積內臟脂肪,但斷醣跟多醣都容易提高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