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節氣、好天氣:淑麗氣象趴趴GO十年陪你全臺走透透!

好節氣、好天氣:淑麗氣象趴趴GO十年陪你全臺走透透!

好節氣、好天氣:淑麗氣象趴趴GO十年陪你全臺走透透!
作者:王淑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5-18 00:00:00

<內容簡介>

生活中有氣象,氣象中有生活!
將臺灣這塊土地一年四季的美景與豐饒物產帶給所有人,
正是「淑麗氣象趴趴GO」最重要的使命!

淑麗氣象趴趴GO節目,走過十年歲月,走出不一樣的氣象之路。
從交通線的菜鳥記者,到戶外生動播報氣象的專職主播,
王淑麗以個人的陽光魅力吸引觀眾,更以認真、盡責、龜毛、專業的態度獲得信賴。

回顧十年來的淑麗氣象趴趴GO──
◆帶動旅遊觀光:介紹祕境景點、私藏在地料理,所到之處必引發人潮車陣,促進觀光、振興地方、幫助小農。
◆號召愛心公益:化小愛為大愛,集結粉絲之力回饋社會,玉山登頂傳愛花蓮新城國小棒球隊、啟動慢飛天使助飛計畫。
◆自我檢視反思:在專業與娛樂間取得平衡,拿捏尺度,念茲在茲新聞的客觀中立。

十年來,有不斷的突破創新,更有一顆不變的初心,要讓所有人透過淑麗氣象趴趴GO,認識臺灣的美好!

★目錄:

自 序
第壹章 走上氣象主播這條路
從菜鳥交通記者到當家氣象主播
我與我的氣象之路
第貳章 走出氣象圖:從棚內到棚外
氣象趴趴GO的「誕生」
走出不一樣的路
氣象趴趴GO十年
第參章 不僅是氣象:看見臺灣土地美好
繽紛:氣象趴趴GO的春遊
清涼:氣象趴趴GO的夏戲
浪漫:氣象趴趴GO的秋賞
雪白:氣象趴趴GO的冬訪
第肆章 跳脫氣象:擁抱愛與光明
燈塔系列氣象趴趴GO
玉山公益趴趴GO
慢飛天使公益趴趴GO
第伍章 十年回顧
花 絮 東森新聞同仁來自現場的暖心回饋

<作者簡介>

王淑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BA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
現任東森新聞台當家氣象主播、《淑麗氣象趴趴GO》主持人。
獲獎記錄:
☆ 2015年 年度最佳氣象主播
☆ 2016年 最佳氣象主播、最佳氣象團隊播報
☆ 2017年 最佳氣象主播、最佳氣象團隊播報
☆ 2018年 最佳氣象主播、最佳氣象團隊播報
☆ 2019年 最佳氣象團隊播報
☆ 2020年 最佳氣象主播、最佳氣象團隊播報

★內文試閱:

從菜鳥交通記者到當家氣象主播
近來天氣多變,幾次的寒流及強烈冷氣團,讓大家都穿著厚厚冬衣出間,不時也會留意溫度的變化。只是,氣象播報除了天氣的溫度及降雨之外,還能有什麼?
1995年,我在環球電視開始展開了我的電視新聞記者生涯,至今已有27個年頭,我的第一條新聞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天氣新聞,對當時什麼新聞資歷都沒有、跑交通線的菜巴巴記者來說,做一條天氣新聞看起來是最好的練習。
當時採訪車載我到中央氣象局,下車之後要往哪裡走去採訪誰都不知道,一進去瞎走瞎逛在一個迴廊,終於碰到一位男士,我鼓起勇氣上前詢問,「您好,我是環球電視的記者,想採訪天氣的新聞,想知道去哪個單位找誰訪問?」而那男士看看我答說「你要採訪天氣新聞啊!那找我就對了,跟我來吧!」原來那男士就是當年的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陳來發。這是我跟氣象最先的初次接觸,後來怎麼也沒想到我會跟氣象播報有如此深厚的緣分。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原因是因為儘管天氣新聞是我的第一條新聞,但在天下第一線的交通線下,只要是交通部底下的局處都是我負責的範圍,氣象局只是交通部底下其中一個局處,更何況交通線編制在新聞部生活組下,只要跟生活相關的新聞也都是我們要跑要採訪的新聞,因此一個禮拜採訪一條天氣新聞已經算多(當然颱風、地震等重大災變天氣不在此限),且在當年新聞部對一個記者或是主播的養成,一開始從記者訓練,若長官認為可以進一步栽培為新聞主播,也會先從氣象播報開始,因為氣象播報也被視為培養臺風、口條以及臨場應變的試金石,很多新聞主播都是從氣象主播開始,進而播整點新聞及Prime Time(黃金時段)新聞。而我一開始的新聞養成似乎也遵循這樣的步驟開始,然而後來老天爺並沒有按照這SOP(標準操作程序)來安排我的命運。
對於一個初入新聞領域滿懷正氣熱血青年來說,我當然也希望能成為一位專業的新聞記者,進而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當家新聞主播,氣象主播對我來說只是橋樑而已,我從來也沒有想過我會在氣象播報上有所駐足停留,沒有想到老天爺不按牌理出牌,我走了一條沒有前例可循的路,從記者到氣象主播到整點新聞主播、資深記者、午間新聞主播、假日新聞主播再到專職氣象主播。
2005年6月7日,TVBS氣象團隊浩浩蕩蕩成立,並召開記者會(TVBS NEWS,2005)。從此,我展開了專職氣象主播的生涯,猶記得當時TVBS氣象團隊成立之前,那時擔任TVBS總經理的李四端也是找我回來專播氣象的長官,他問了我:「我希望你回來專播氣象,但你是不是要想想,你的氣象跟現在在線上的氣象主播要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區隔?觀眾憑甚麼要看你的氣象甚至信任你的氣象?」也因為他的話,我開始去思考,以一個不是新聞科系更不是念大氣科系的氣象主播,我如何做出市場區隔更重要的是贏得觀眾的信任贏得收視率。也因此,在當年中央氣象局局長辛江霖引薦下認識「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並與基金會來自各氣象單位及學界的資深氣象人員合作成立氣象團隊,成為TVBS最強大的顧問群,當時臺灣氣象播報開始從個人走向氣象團隊時代,從TVBS氣象團隊浩大成軍,開始各新聞臺也喊出氣象團隊口號。
然而,有了專業團隊的奧援,顯然還無法讓我在氣象播報界佔有一席之地,我開始去思考分析播報風格。臺灣氣象播報上一直呈現兩大路線,一是專業氣象主播,也就是從專業領域有專業背景出身,能透過自己專業氣象學識資歷獨立判斷分析氣象資料且播報的主播,最具代表性如:任立瑜(前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李富城(前空軍氣象聯隊上校副聯隊長)、俞川心(前空軍氣象聯隊長)、林嘉愷(前中央氣象局主任預報員);另一路線則為記者兼職氣象主播,並非氣象相關科系畢業且沒有氣象相關工作資歷經驗,無法完全獨立判讀氣象圖資,必須藉由專業氣象單位或是顧問協助解釋或提供氣象資訊再由其播報給閱聽大眾,最具代表性如:王雅麗(前TVBS氣象主播)、張珮珊(前TVBS氣象主播)、邱薇而(前華視氣象主播)、張雅婷(中天氣象主播)。而我當然也被歸類在記者兼氣象主播當中,只是不一樣的是這些主播們後來都沒有專播氣象,而我是走了新聞之後回過頭來走上專職播報氣象主播的路,也因此在專業領域的氣象主播前輩們已經各領山頭情況下,我如何能贏得觀眾的信任及青睞,以播報風格作為區隔,看來已是我最重要的策略了。
由於專業氣象主播來自領域專業人士,因此在氣象播報風格呈現上以專業出發,偏重氣象資料的分析解說以及判斷,形象穩重、端莊、專業為主要訴求,因為專業氣象主播多為專業領域退休下來的男士,穿著風格上以西裝外套為主;而記者兼氣象主播大部分為年輕女性記者為多,播報內容多以中央氣象局提供的氣象資料為主,播報上以親切、親和力、口條清楚為主要訴求,穿著風格上變化也比較大,除了主播形象穿著的套裝之外,裙裝或是因應在氣象上額外加入時事熱門主題的變裝播報,如宮廷格格裝、或是體育主題的棒球服等體育服裝。當然氣象要能贏得觀眾青睞及信任光是靠穿著風格是不夠的,我進一步參考了國外的氣象播報,我發現國外的氣象主播播報風格與臺灣的氣象播報風格差異甚大,一來國外氣象主播不一定來自專業領域,肢體語言豐富、手勢多且大、另外播報風格專業帶著輕鬆幽默,表情誇張,常常配合戶外播報結合戶外天氣或是當時戶外主題來豐富氣象播報內容。
我發現國外的氣象主播的播報風格很多元,常常是新聞時段當中的亮點,但當這些主播在詮釋氣象資訊時卻不失專業。這樣的氣象播報讓我眼睛為之一亮,我想把這樣的氣象風格帶進臺灣。於是我在TVBS氣象團隊的播報時期,有著專業氣象顧問領軍,以我為主的氣象播報以美式輕鬆幽默且誇大的手勢作為我的風格,我想為臺灣的氣象播報帶來不同的新氣象。當然所有的改變一開始都是辛苦的,當年臺灣的閱聽眾對新聞主播甚至氣象主播都有既定的刻板印象,主播應該要專業、端莊、穩重、親切……,手勢不宜過多誇張,也因此當時的初試啼聲及挑戰也招致許多觀眾批評,認為沒有主播樣子、有失專業,幸好電視臺並沒給我過多限制,我仍持續這樣的風格再做些調整,漸漸也開始贏得觀眾的肯定及喜歡。
若要說在TVBS時期,我致力於將國外輕鬆幽默卻又不失專業的氣象風格帶進臺灣,希望大家每天早起看氣象是很輕鬆愉悅的,用普羅親切的方式讓大家更聽得懂氣象沒有負擔,甚至是一大早喚醒民眾起床的Morning Call。在東森時期,我進一步以國臺語夾雜的方式播氣象,這也是一大創新,讓播報語言更貼近臺灣社會,很多觀眾反應感覺很親切,吸收不少原本只聽臺語新聞的觀眾,此舉打入中南部的觀眾市場,更打入中高年齡以及家庭觀眾群。然而國臺語夾雜這樣的詮釋方式,也被少數觀眾投訴不專業,認為一個主播要講國語就用標準的國語,講臺語就用標準的臺語,哪來一下國語,一下臺語?
什麼是專業呢?客觀來說,主播的專業就是要將新聞訊息清楚表達讓閱聽眾能懂,至於語言的詮釋方式就是一種工具,而閱聽眾能不能接受,這就是市場自由選擇機制,因為市場決定一切,而且市場瞬息萬變。我知道我要的風格,這是我,確定自己的初衷及方向,就會繼續往前走。
除了播報風格的改變,在內容上TVBS時期為了樹立專業度,在氣象顧問的協助下清楚傳達氣象訊息以及颱風及梅雨等重大災變天氣及時掌握天氣變化,在每個小時不斷更新氣象資訊及播報內容是主要的奠基任務,然而因為我是生活新聞跑線出身,當我在思考氣象資訊,除了颱風等重大災變天氣發生時是新聞主角之外,平常風和日麗的時候氣象播報在新聞中只是提供社會服務的配角,而我在提供每天的天氣溫度及降雨告訴觀眾會不會下雨、天氣冷還是熱之外,我還能提供什麼訊息,而這些訊息是觀眾會想知道也跟氣象有關的?於是在TVBS時期我在平常的氣象播報上,把農民曆也加入了氣象播報內容。
2010年,我加入東森新聞,任務是延續東森氣象前氣象主播俞川心長期所建立下來的氣象專業及東森氣象品牌,如此任重而道遠加上我在接下此任務之前離開氣象播報領域已有兩年的時間(2008-2010年在三立電視擔任海外頻道事業部的業務專員),如何喚起觀眾對我的記憶以及在專職氣象播報領域當中,在出發並將東森氣象帶入新氣象及新高峰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任務。
東森氣象第一年,我仍以建立氣象專業為主,除了持續尋求軍方氣象單位的顧問支援,繼續以氣象團隊方式建立氣象的深度準度之外,生活運用上我改以廿四節氣作為我平日氣象播報的額外素材,因為我認為節氣對臺灣民眾的連結會更有感。然而讓我及東森氣象真正走出新局的是「淑麗氣象趴趴GO」這個單元。
2011年2月11日「淑麗氣象趴趴GO」從淡水滬尾櫻花大道首播,至今已經有十年,是臺灣最長壽的戶外氣象播報單元。氣象主播到戶外播氣象其實我並非首例,以前李富城、俞川心及林嘉愷這些專業氣象主播們都在戶外播過氣象,更不用說記者兼職的氣象主播,然而每周固定時間時段的戶外氣象播報形成帶狀單元,「淑麗氣象趴趴GO」就是首創了。「淑麗氣象趴趴GO」固定每周五在東森早安新聞中播出,時段為6時43分、7時20分、8時20分、9時40分,從2011年開始至今已經邁入第十年。
「淑麗氣象趴趴GO」這個節目,讓我認識了臺灣的四季之美、各地的農業精英、還有地方上的許多好朋友,雖然工作非常的辛苦,但是能夠結交到這些地方上的好朋友、增廣見聞,甚至讓我有機會為農業甚至公益發聲。
每週的期待,甚至節目一播出,就有觀眾直接出發跟風,跟著淑麗氣象趴趴GO去旅行去買東西吃東西,更進一步促進在地觀光與幫助地方小農。
從我播報氣象以來,一直在思考一件事,那就是氣象不該只是氣象,氣象跟生活密不可分,「淑麗氣象趴趴GO」至今年(2021)為止正好十年,按照季節及節氣帶領著大家看見臺灣的美好。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