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文化生活圈 社造成果澎湃呈現

屏東縣政府執行文化部社區營造計畫,今年包含社區、文化團體、學校、青年及新住民,合計有49件的社區營造行動分別在文化保存、人才培力、青銀共創、文化導覽等不同的領域,展現從草根力量出發的社區特色。12月5日及12日於屏北、屏南各辦理成果交流工作坊,彼此傳承經驗、分享豐收的果實。
文化處表示,每年投入社造計畫的除了成熟型社區,今年也有不少首次提案的基礎型社區,社區居民藉由共同參與,關心自己生活的地方,同時結合教育,開啟社區學習新樣貌。
鹽埔鄉生活文化促進會去年結合永隆社區將宋江藝陣變成社區劇場,今年延續推廣宋江藝陣的腳步,以繪本及文字紀錄保存藝陣傳統,並產出36個宋江陣人物小偶,與「箱子兒童劇團」合作到國小說演故事;九如玉水社區聯合大坵社區整合社造資源相互成長,也帶領惠農國小以社區故事為藍本推出社區繪本(含桌遊)與社區特色摺頁。
彭厝社區分享漢文耆老張明治的人物採訪記錄,收集其創作的俚語、燈謎等手稿,社區居民及學校藉由鄉土課程了解昔日農村(暗學仔),體會早期求學不易的辛苦,也透過猜燈謎活動認識長輩的智慧累積。
獅子鄉公所今年首次參與行政社造化計畫,以復振南排灣「大龜文tjauvuuvulj」文化為目標,並出版「大龜文社區誌」。公所並帶領丹路社區與新路社區啟動社造第一步,設立族語學習課堂,逐步地建立部落的在地知識庫;丹路則以部落資源調查為基礎,以戲劇《青年 Ibis 的台灣之旅》重新造訪射不力之歷程。
對部落來說,社造不僅是凝聚社區意識的開端,同時也是保留傳統技能的濫觴,來義文樂社區以課程及戶外採集活動認識部落植物,保留過去原住民傳統醫療保健知識;而高見社區透過古謠傳唱與織布工藝培力課程,傳承部落文化記憶。
文化處說,除了成果交流工作坊,縣府每年辦理社造走讀活動,有系統地整合年度社造成果,吸引更多民眾走進社區,實際體驗文化小旅行。今年走讀路線之一「原民聖光」,邀請江敬業老師出版「玉環天主堂摺紙與石頭-林邊溪畔的傳奇」專書,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可至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金石堂購買。
-
新聞關鍵字:
桌遊
‧ 社區 、 文化 、 社造 、 今年 、 部落 、 成果 、 營造 、 計畫 、 藝陣 、 傳統 、 課程 、 活動 、 學校 、 青年 、 保存 、 培力 、 特色 、 12 、 辦理 、 交流 、 工作坊 、 傳承 、 分享 、 文化處 、 每年 、 首次 、 基礎 、 居民 、 藉由 、 參與 、 生活 、 結合 、 學習 、 宋江 、 繪本 、 人物 、 國小 、 故事 、 整合 、 資源 、 帶領 、 透過 、 認識 、 大龜 、 出版 、 保留 、 走讀 、 民眾 、 生活圈 、 澎湃‧ 分享 、 Ibis 、 國小 、 整合 、 參與 、 繪本 、 文化部 、 傳承 、 活動 、 鹽埔鄉生活文化促進會 、 江敬業 、 青年 、 透過 、 藝陣 、 交流 、 故事 、 桌遊 、 彭厝社區 、 學習 、 今年 、 部落 、 營造 、 文化 、 培力 、 文化處 、 傳統 、 帶領 、 特色 、 人物 、 資源 、 保留 、 宋江 、 社造 、 首次 、 成果 、 台灣 、 丹路 、 走讀 、 社區 、 玉環天主堂 、 保存 、 學校 、 民眾 、 南排灣 、 認識 、 藉由 、 工作坊 、 張明治 、 結合 、 生活‧ Ibis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生活新聞 »
‧
社區
、
文化
、
社造
、
今年
、
部落
、
成果
、
營造
、
計畫
、
藝陣
、
傳統
、
課程
、
活動
、
學校
、
青年
、
保存
、
培力
、
特色
、
12
、
辦理
、
交流
、
工作坊
、
傳承
、
分享
、
文化處
、
每年
、
首次
、
基礎
、
居民
、
藉由
、
參與
、
生活
、
結合
、
學習
、
宋江
、
繪本
、
人物
、
國小
、
故事
、
整合
、
資源
、
帶領
、
透過
、
認識
、
大龜
、
出版
、
保留
、
走讀
、
民眾
、
生活圈
、
澎湃
‧
分享
、
Ibis
、
國小
、
整合
、
參與
、
繪本
、
文化部
、
傳承
、
活動
、
鹽埔鄉生活文化促進會
、
江敬業
、
青年
、
透過
、
藝陣
、
交流
、
故事
、
桌遊
、
彭厝社區
、
學習
、
今年
、
部落
、
營造
、
文化
、
培力
、
文化處
、
傳統
、
帶領
、
特色
、
人物
、
資源
、
保留
、
宋江
、
社造
、
首次
、
成果
、
台灣
、
丹路
、
走讀
、
社區
、
玉環天主堂
、
保存
、
學校
、
民眾
、
南排灣
、
認識
、
藉由
、
工作坊
、
張明治
、
結合
、
生活
‧
Ib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