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經驗催生孫悟空 江洽榮獲時報文學小說首獎
第41屆時報文學獎今天舉辦頒獎典禮,影視小說首獎由麻醉醫師江洽榮以「孫悟空」獲得;散文首獎由作家林佑軒以「在巴黎,我亞洲的身體」獲得;新詩首獎則是蔡凱文的「作文課」。
頒獎典禮在「碰!樂團」的阿卡貝拉人聲合唱中揭開序幕。中國時報暨旺報社長兼總編輯王綽中致詞表示,「其實文學是很感性、可以是很知性、很生活、甚至可以是很娛樂的。」
王綽中提到,旺中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認為經營媒體是為了讓台灣人過好日子,文學讓王綽中想到知識份子都是有責任感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文學界的朋友應該都要有這樣的自我期許。
江洽榮表示,作品「孫悟空」中90%是真實人物與事件,他只是將多個人物及事件融合在同一名角色上。談起創作契機,江洽榮說,當初與病人家屬討論要為醫學上被診斷為「腦死」的病人開刀時,「醫療上會認為病人是沒有痛覺的,但家屬就會覺得開刀還是要麻醉,不然病人會痛,但實質上,沒有辦法證實病人會痛。」
這段討論讓江洽榮開始思考「人是否有靈魂」、「零魂是否會痛」的問題,但他也強調,一開始就不希望寫出太文藝小說的作品,而是希望寫出像劇本的小說。
經過與病人家屬的討論刺激靈感,江洽榮僅花了5天就完成作品,「孫悟空」不只是相隔40年來寫出的小說,也讓他首次投稿小說類作品就獲獎。他表示,因為已在醫界31年,未來希望專注寫出醫界的轉變,也期待有朝一日能推出繪本作品。
頒獎典禮在「碰!樂團」的阿卡貝拉人聲合唱中揭開序幕。中國時報暨旺報社長兼總編輯王綽中致詞表示,「其實文學是很感性、可以是很知性、很生活、甚至可以是很娛樂的。」
王綽中提到,旺中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認為經營媒體是為了讓台灣人過好日子,文學讓王綽中想到知識份子都是有責任感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文學界的朋友應該都要有這樣的自我期許。
江洽榮表示,作品「孫悟空」中90%是真實人物與事件,他只是將多個人物及事件融合在同一名角色上。談起創作契機,江洽榮說,當初與病人家屬討論要為醫學上被診斷為「腦死」的病人開刀時,「醫療上會認為病人是沒有痛覺的,但家屬就會覺得開刀還是要麻醉,不然病人會痛,但實質上,沒有辦法證實病人會痛。」
這段討論讓江洽榮開始思考「人是否有靈魂」、「零魂是否會痛」的問題,但他也強調,一開始就不希望寫出太文藝小說的作品,而是希望寫出像劇本的小說。
經過與病人家屬的討論刺激靈感,江洽榮僅花了5天就完成作品,「孫悟空」不只是相隔40年來寫出的小說,也讓他首次投稿小說類作品就獲獎。他表示,因為已在醫界31年,未來希望專注寫出醫界的轉變,也期待有朝一日能推出繪本作品。
-
新聞關鍵字:
中國時報、 孫悟空、 蔡衍明
‧ 病人 、 小說 、 作品 、 孫悟空 、 首獎 、 寫出 、 江洽 、 文學 、 王綽中 、 表示 、 江洽榮 、 家屬 、 討論 、 希望 、 頒獎 、 典禮 、 麻醉 、 獲得 、 認為 、 人物 、 事件 、 開刀 、 是否 、 醫界 、 行醫 、 經驗 、 催生 、 榮獲 、 時報 、 41 、 文學獎 、 今天 、 舉辦 、 影視 、 醫師 、 榮以 、 散文 、 作家 、 林佑軒 、 巴黎 、 亞洲 、 身體 、 新詩 、 則是 、 凱文 、 作文課 、 樂團 、 阿卡貝拉 、 人聲 、 合唱‧ 討論 、 認為 、 獲得 、 中國時報 、 家屬 、 表示 、 麻醉 、 林佑軒 、 文學 、 江洽榮 、 事件 、 寫出 、 小說 、 作品 、 頒獎 、 是否 、 旺報 、 人物 、 孫悟空 、 希望 、 巴黎 、 阿卡貝拉 、 病人 、 首獎 、 開刀 、 醫界 、 王綽中 、 蔡衍明 、 典禮 、 蔡凱文 、 旺中集團‧ None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生活新聞 »
‧
病人
、
小說
、
作品
、
孫悟空
、
首獎
、
寫出
、
江洽
、
文學
、
王綽中
、
表示
、
江洽榮
、
家屬
、
討論
、
希望
、
頒獎
、
典禮
、
麻醉
、
獲得
、
認為
、
人物
、
事件
、
開刀
、
是否
、
醫界
、
行醫
、
經驗
、
催生
、
榮獲
、
時報
、
41
、
文學獎
、
今天
、
舉辦
、
影視
、
醫師
、
榮以
、
散文
、
作家
、
林佑軒
、
巴黎
、
亞洲
、
身體
、
新詩
、
則是
、
凱文
、
作文課
、
樂團
、
阿卡貝拉
、
人聲
、
合唱
‧
討論
、
認為
、
獲得
、
中國時報
、
家屬
、
表示
、
麻醉
、
林佑軒
、
文學
、
江洽榮
、
事件
、
寫出
、
小說
、
作品
、
頒獎
、
是否
、
旺報
、
人物
、
孫悟空
、
希望
、
巴黎
、
阿卡貝拉
、
病人
、
首獎
、
開刀
、
醫界
、
王綽中
、
蔡衍明
、
典禮
、
蔡凱文
、
旺中集團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