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史前考古遺址百餘處文物多 考古博物館開幕
花蓮縣史前考古遺址總數已逾155處,約有80萬件文物,文化局與壽豐鄉公所合作,將原本的市場樓房改建成考古博物館,活化老建築賦予研究、典藏、展示、教育等新功能。
花蓮縣內沒有國立博物館,6年前當時壽豐鄉長張懷文協調,將豐田市場地下1層、地上2層的樓房無償委託予文化局,規劃設計成縣級考古博物館,獲文化部文資局支持,斥資新台幣7200萬元整修,考古博物館今天舉行揭牌開幕典禮。
由於考古博物館位於壽豐鄉豐山村,附近地區即以豐田玉知名,考古學者發現,玉文化伴隨豐田地區產業興衰,因此館內展示中,以3500年前至今花東地區特殊的玉文化產業為核心。
其中有一組玉器製作過程中料件是館內重要的典藏,這些玉器呈現距今4000至2000年間新石器時代高超的製玉技術,成品利用當時貿易體系交易到全台灣,甚至擴及越南、菲律賓、泰國等地。
縣長徐榛蔚致詞表示,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地質的變動、人類文化及經濟活絡與發展的軌跡,成立博物館讓大家藉由理解歷史脈絡而認識台灣。未來縣府持續與東華大學及各界學者合作,利用虛擬實境的方式,讓民眾體驗數千年前的花蓮玉石基地,讓更多人透過考古博物館了解台灣珍貴歷史文化脈絡。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教授劉益昌表示,花蓮縣考古博物館成立象徵地方考古向前跨一大步,台灣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應讓所有文獻都回歸地方。台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而花東的歷史脈絡一脈相承,可由數千年前,由東南亞地區往回追溯到花蓮為玉石發展的根據地。
除了玉石文化,花蓮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黃用斌介紹,館內其中一件於民國105年2月經文化局登錄為古物的「月眉石槽」,是史前遺物中極少數的大型石槽。從石槽凹槽壁上看到清楚的製造與修整的打鑿痕跡,有助於了解史前人類的工藝技術及互動關係。
花蓮縣內沒有國立博物館,6年前當時壽豐鄉長張懷文協調,將豐田市場地下1層、地上2層的樓房無償委託予文化局,規劃設計成縣級考古博物館,獲文化部文資局支持,斥資新台幣7200萬元整修,考古博物館今天舉行揭牌開幕典禮。
由於考古博物館位於壽豐鄉豐山村,附近地區即以豐田玉知名,考古學者發現,玉文化伴隨豐田地區產業興衰,因此館內展示中,以3500年前至今花東地區特殊的玉文化產業為核心。
其中有一組玉器製作過程中料件是館內重要的典藏,這些玉器呈現距今4000至2000年間新石器時代高超的製玉技術,成品利用當時貿易體系交易到全台灣,甚至擴及越南、菲律賓、泰國等地。
縣長徐榛蔚致詞表示,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地質的變動、人類文化及經濟活絡與發展的軌跡,成立博物館讓大家藉由理解歷史脈絡而認識台灣。未來縣府持續與東華大學及各界學者合作,利用虛擬實境的方式,讓民眾體驗數千年前的花蓮玉石基地,讓更多人透過考古博物館了解台灣珍貴歷史文化脈絡。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教授劉益昌表示,花蓮縣考古博物館成立象徵地方考古向前跨一大步,台灣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應讓所有文獻都回歸地方。台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而花東的歷史脈絡一脈相承,可由數千年前,由東南亞地區往回追溯到花蓮為玉石發展的根據地。
除了玉石文化,花蓮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黃用斌介紹,館內其中一件於民國105年2月經文化局登錄為古物的「月眉石槽」,是史前遺物中極少數的大型石槽。從石槽凹槽壁上看到清楚的製造與修整的打鑿痕跡,有助於了解史前人類的工藝技術及互動關係。
-
新聞關鍵字:
徐榛蔚、 虛擬實境、 豐田
‧ 考古 、 博物館 、 文化 、 台灣 、 歷史 、 史前 、 花蓮縣 、 文化局 、 地區 、 花蓮 、 壽豐鄉 、 館內 、 脈絡 、 玉石 、 地方 、 石槽 、 遺址 、 文物 、 開幕 、 合作 、 市場 、 樓房 、 典藏 、 展示 、 年前 、 當時 、 豐田 、 考古學 、 產業 、 花東 、 玉器 、 技術 、 利用 、 表示 、 人類 、 發展 、 成立 、 大學 、 數千 、 了解 、 百餘處 、 總數 、 155 、 80 、 萬件 、 公所 、 原本 、 改建成 、 活化 、 建築‧ 展示 、 表示 、 張懷文 、 花蓮史前考古遺址 、 樓房 、 產業 、 石槽 、 利用 、 市場 、 當時 、 花東 、 脈絡 、 花蓮縣文化局 、 數千 、 徐榛蔚 、 花蓮 、 台灣 、 文化 、 壽豐 、 成立 、 博物館 、 典藏 、 技術 、 玉石 、 虛擬實境 、 泰國 、 花蓮玉石基地 、 劉益昌 、 東華大學 、 合作 、 歷史 、 地方 、 地區 、 史前 、 文化局 、 發展 、 考古 、 大學 、 黃用斌 、 新台幣7200萬元 、 文物 、 豐田玉 、 花蓮縣 、 人類 、 文化部文資局 、 遺址 、 壽豐鄉公所 、 玉器 、 壽豐鄉豐山村 、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 台灣 、 泰國 、 壽豐鄉豐山村 、 黃用斌 、 花蓮 、 豐田玉 、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 、 張懷文 、 壽豐 、 徐榛蔚 、 花蓮縣文化局 、 新台幣7200萬元 、 東華大學 、 文化局 、 花蓮史前考古遺址 、 壽豐鄉公所 、 文化部文資局 、 花蓮玉石基地 、 花蓮縣 、 劉益昌‧ None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生活新聞 »
‧
考古
、
博物館
、
文化
、
台灣
、
歷史
、
史前
、
花蓮縣
、
文化局
、
地區
、
花蓮
、
壽豐鄉
、
館內
、
脈絡
、
玉石
、
地方
、
石槽
、
遺址
、
文物
、
開幕
、
合作
、
市場
、
樓房
、
典藏
、
展示
、
年前
、
當時
、
豐田
、
考古學
、
產業
、
花東
、
玉器
、
技術
、
利用
、
表示
、
人類
、
發展
、
成立
、
大學
、
數千
、
了解
、
百餘處
、
總數
、
155
、
80
、
萬件
、
公所
、
原本
、
改建成
、
活化
、
建築
‧
展示
、
表示
、
張懷文
、
花蓮史前考古遺址
、
樓房
、
產業
、
石槽
、
利用
、
市場
、
當時
、
花東
、
脈絡
、
花蓮縣文化局
、
數千
、
徐榛蔚
、
花蓮
、
台灣
、
文化
、
壽豐
、
成立
、
博物館
、
典藏
、
技術
、
玉石
、
虛擬實境
、
泰國
、
花蓮玉石基地
、
劉益昌
、
東華大學
、
合作
、
歷史
、
地方
、
地區
、
史前
、
文化局
、
發展
、
考古
、
大學
、
黃用斌
、
新台幣7200萬元
、
文物
、
豐田玉
、
花蓮縣
、
人類
、
文化部文資局
、
遺址
、
壽豐鄉公所
、
玉器
、
壽豐鄉豐山村
、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
‧
台灣
、
泰國
、
壽豐鄉豐山村
、
黃用斌
、
花蓮
、
豐田玉
、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
、
張懷文
、
壽豐
、
徐榛蔚
、
花蓮縣文化局
、
新台幣7200萬元
、
東華大學
、
文化局
、
花蓮史前考古遺址
、
壽豐鄉公所
、
文化部文資局
、
花蓮玉石基地
、
花蓮縣
、
劉益昌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