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藥可抗新冠病毒 中研院發現5藥物具潛力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中研院院士翁啟惠研究團隊近日研究發現,有5款現有藥物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潛力,包含抗瘧疾藥物美爾奎寧等,可有效降低倉鼠肺部病毒量。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全球多處出現病毒變異消息,各國除了投入疫苗開發盼防堵疫情外,藥物開發也是研究學者努力的方向之一。
中研院今天召開記者會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翁啟惠及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洪上程等研究團隊,透過病毒蛋白活性抑制、細胞及動物實驗驗證,從現有藥物及保健品,找出5種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
洪上程表示,在去年疫情開展初期,在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號召建立抗疫平台下,他和翁啟惠就整合協調數名研究人員,展開藥物篩選和作用機制探討的任務。
洪上程說,研究團隊首先針對收集到的2855個動物及人類用的小分子藥物、190個傳統藥草及團隊過去合成的抗SARS病毒化合物進行電腦模擬統計分析、酵素實驗以及細胞實驗等,從3000多個樣品中找到15個具有潛力藥物,並進行倉鼠肺部病毒試驗,結果篩選出5種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潛力藥物。
這5種藥物包括抗瘧疾藥物美爾奎寧(Mefloquine)、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Nelfinavir)、中草藥靈芝多醣體RF3、薄荷及紫蘇萃取物,洪上程表示,根據研究成果,美爾奎寧可以降低病毒量達10倍,其餘則降低約60%至80%。
「研發抗病毒藥物關鍵在於阻斷病毒的複製過程」,洪上程指出,當病毒黏附到宿主細胞表面,藉由胞吞作用進入細胞後,會先脫膜,將自己分解,接著再進行轉錄/複製、蛋白水解、轉譯、轉譯後修飾,組合成一個個新病毒,最後再透過胞吐作用,釋出複製後的新病毒。
洪上程說,這一系列的步驟皆需要很多不同功能的病毒蛋白參與,若能有效抑制其中一個或二個以上的病毒蛋白活性,譬如蛋白水解(酉每)和RNA聚合(酉每)等,將可阻斷病毒複製。
不過,洪上程也提到,這項研究發現目前只在細胞跟動物實驗進行、知道可有效抑制病毒,但目前還未進行人體功能試驗,希望未來能找到有興趣廠商,進行專利技轉,能進一步開發成藥物,盼能在人體功能有作用。
中研院表示,此論文第一作者為詹家琮,其他作者包含鄭婷仁、莊宇樸、馬秀華、吳盈達、楊文彬、鄭成偉、陳曉蕊、周廷鴻、謝俊結、鄭偉杰、陳榮傑、毛溪山、梁碧惠、馬徹、洪上程、翁啟惠。經費來源包括中研院及科技部,研究成果已經於15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全球多處出現病毒變異消息,各國除了投入疫苗開發盼防堵疫情外,藥物開發也是研究學者努力的方向之一。
中研院今天召開記者會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翁啟惠及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洪上程等研究團隊,透過病毒蛋白活性抑制、細胞及動物實驗驗證,從現有藥物及保健品,找出5種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
洪上程表示,在去年疫情開展初期,在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號召建立抗疫平台下,他和翁啟惠就整合協調數名研究人員,展開藥物篩選和作用機制探討的任務。
洪上程說,研究團隊首先針對收集到的2855個動物及人類用的小分子藥物、190個傳統藥草及團隊過去合成的抗SARS病毒化合物進行電腦模擬統計分析、酵素實驗以及細胞實驗等,從3000多個樣品中找到15個具有潛力藥物,並進行倉鼠肺部病毒試驗,結果篩選出5種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潛力藥物。
這5種藥物包括抗瘧疾藥物美爾奎寧(Mefloquine)、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Nelfinavir)、中草藥靈芝多醣體RF3、薄荷及紫蘇萃取物,洪上程表示,根據研究成果,美爾奎寧可以降低病毒量達10倍,其餘則降低約60%至80%。
「研發抗病毒藥物關鍵在於阻斷病毒的複製過程」,洪上程指出,當病毒黏附到宿主細胞表面,藉由胞吞作用進入細胞後,會先脫膜,將自己分解,接著再進行轉錄/複製、蛋白水解、轉譯、轉譯後修飾,組合成一個個新病毒,最後再透過胞吐作用,釋出複製後的新病毒。
洪上程說,這一系列的步驟皆需要很多不同功能的病毒蛋白參與,若能有效抑制其中一個或二個以上的病毒蛋白活性,譬如蛋白水解(酉每)和RNA聚合(酉每)等,將可阻斷病毒複製。
不過,洪上程也提到,這項研究發現目前只在細胞跟動物實驗進行、知道可有效抑制病毒,但目前還未進行人體功能試驗,希望未來能找到有興趣廠商,進行專利技轉,能進一步開發成藥物,盼能在人體功能有作用。
中研院表示,此論文第一作者為詹家琮,其他作者包含鄭婷仁、莊宇樸、馬秀華、吳盈達、楊文彬、鄭成偉、陳曉蕊、周廷鴻、謝俊結、鄭偉杰、陳榮傑、毛溪山、梁碧惠、馬徹、洪上程、翁啟惠。經費來源包括中研院及科技部,研究成果已經於15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
新聞關鍵字:
武漢肺炎、 疫苗、 翁啟惠
‧ 病毒 、 藥物 、 研究 、 洪上程 、 中研院 、 抑制 、 進行 、 潛力 、 活性 、 蛋白 、 細胞 、 新冠 、 疫情 、 翁啟惠 、 團隊 、 具有 、 實驗 、 作用 、 複製 、 發現 、 美爾 、 奎寧 、 有效 、 降低 、 成果 、 動物 、 表示 、 功能 、 武漢 、 肺炎 、 持續 、 升溫 、 現有 、 包含 、 瘧疾 、 倉鼠 、 肺部 、 病毒量 、 開發 、 透過 、 找到 、 15 、 試驗 、 包括 、 阻斷 、 水解 、 轉譯 、 一個 、 目前 、 人體‧ 目前 、 找到 、 作者 、 肺炎 、 詹家琮 、 降低 、 功能 、 陳榮傑 、 研究 、 梁碧惠 、 成果 、 馬秀華 、 開發 、 RNA 、 進行 、 複製 、 中研院 、 發現 、 藥物 、 Mefloquine 、 周廷鴻 、 病毒量 、 毛溪山 、 透過 、 鄭成偉 、 潛力 、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 鄭偉杰 、 試驗 、 升溫 、 作用 、 蛋白 、 鄭婷仁 、 美國國家科學院 、 人體 、 表示 、 肺部 、 轉譯 、 持續 、 謝俊結 、 楊文彬 、 陳曉蕊 、 武漢 、 包括 、 包含 、 阻斷 、 莊宇樸 、 細胞 、 翁啟惠 、 活性‧ 洪上程 、 詹家琮 、 Mefloquine 、 周廷鴻 、 莊宇樸 、 楊文彬 、 武漢 、 毛溪山 、 翁啟惠 、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 中研院 、 陳曉蕊 、 美國國家科學院 、 鄭婷仁 、 謝俊結 、 鄭成偉 、 梁碧惠 、 吳盈達 、 陳榮傑 、 馬秀華 、 鄭偉杰 、 廖俊智‧ Mefloquine 、 Nelfinavir 、 RNA
- 相關新聞專題: 美國疫情嚴重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生活新聞 »
‧
病毒
、
藥物
、
研究
、
洪上程
、
中研院
、
抑制
、
進行
、
潛力
、
活性
、
蛋白
、
細胞
、
新冠
、
疫情
、
翁啟惠
、
團隊
、
具有
、
實驗
、
作用
、
複製
、
發現
、
美爾
、
奎寧
、
有效
、
降低
、
成果
、
動物
、
表示
、
功能
、
武漢
、
肺炎
、
持續
、
升溫
、
現有
、
包含
、
瘧疾
、
倉鼠
、
肺部
、
病毒量
、
開發
、
透過
、
找到
、
15
、
試驗
、
包括
、
阻斷
、
水解
、
轉譯
、
一個
、
目前
、
人體
‧
目前
、
找到
、
作者
、
肺炎
、
詹家琮
、
降低
、
功能
、
陳榮傑
、
研究
、
梁碧惠
、
成果
、
馬秀華
、
開發
、
RNA
、
進行
、
複製
、
中研院
、
發現
、
藥物
、
Mefloquine
、
周廷鴻
、
病毒量
、
毛溪山
、
透過
、
鄭成偉
、
潛力
、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
鄭偉杰
、
試驗
、
升溫
、
作用
、
蛋白
、
鄭婷仁
、
美國國家科學院
、
人體
、
表示
、
肺部
、
轉譯
、
持續
、
謝俊結
、
楊文彬
、
陳曉蕊
、
武漢
、
包括
、
包含
、
阻斷
、
莊宇樸
、
細胞
、
翁啟惠
、
活性
‧
洪上程
、
詹家琮
、
Mefloquine
、
周廷鴻
、
莊宇樸
、
楊文彬
、
武漢
、
毛溪山
、
翁啟惠
、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
中研院
、
陳曉蕊
、
美國國家科學院
、
鄭婷仁
、
謝俊結
、
鄭成偉
、
梁碧惠
、
吳盈達
、
陳榮傑
、
馬秀華
、
鄭偉杰
、
廖俊智
‧
Mefloquine
、
Nelfinavir
、
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