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中醫藥國際化與提升台灣國際上之能見度~中國醫藥大學林昭庚教授榮獲今年外交部【外交之友貢獻獎】殊榮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林昭庚講座教授醫德超群,為國際知名之中醫針灸實証醫學專家,對針灸實証醫學領域之貢獻成就,享譽國際,並致力運用傳統醫療及針灸以推動醫療外交,經常海外講學、行醫,積極拓展國際學術交流合作,促成中醫藥國際化與提升台灣國際上之能見度,榮獲今年外交部「外交之友貢獻獎」殊榮,吳釗燮部長於2月19日頒獎表揚其對外交之貢獻,足堪為台灣醫療外交之典範。
吳釗燮部長在頒獎致詞時,肯定此次榮獲「外交之友貢獻獎」的七位個人及團體在國際醫療事務上付出的心血和卓越貢獻,不僅彰顯了台灣醫療水準實力,也提升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讓國際世界相信台灣是好朋友與好伙伴。
中國醫藥大學林昭庚講座教授以國際學術交流合作拓展外交之貢獻事蹟如下:
一、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會議:
1.2009年獲邀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於米蘭舉辦之「傳統醫學實證醫學準則」會議,林講座教授因進行一系列針灸止痛臨床療效評估研究,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PAIN等雜誌,而受到WHO重視,邀請其參加此會議。
2.2012年獲邀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於香港舉辦之「西太平洋區傳統醫學策略(2011-2020)論壇」,林講座教授發現WHO於2008年出版之『西太平洋地區WHO標準針灸穴位(WHO Standard Acupuncture Point Locat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編撰的圖譜有肩中俞、京門、水泉、中瀆、中封等五處穴位應修訂,行文WHO建議修正,WHO正式回函表示改版時會做適度更正,因此受邀參與此論壇。
3.2015年受邀至關島(Guam)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區域委員會第六十六屆會議,並與會議主席JAMES W.GILLAN合影留念。
4.2017年受邀至瑞士日內瓦(Geneva,Switzerland)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執委會第140屆會議,並擔任該會主題演講之嘉賓,發表「針灸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緊急救援醫療團隊的可行性及重要性」講題,為台灣退出聯合國後,首位以台灣學者身分到WHO做主題演講之專家學者。
二、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會議
1.林昭庚講座教授主編《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被譽為「中西醫結合之父」),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重要參考資料,因此西元2013年起受世中聯推薦,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之專家學者及諮詢顧問,為台灣退出聯合國後唯一受聘者。2.2013年受邀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亞塞拜然巴庫舉辦之「第八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會議」。
3.2014年受邀參加於法國巴黎舉行之「第九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會議」,並於法國巴黎UNESCO總部,ICHNGO FORUM發表專題演講。
4.2015年獲邀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非洲納米比亞舉辦之「第十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會議」。
-
新聞關鍵字:
世界衛生組織、 中國醫藥大學、 吳釗燮、 蔡英文、 教育部、 薩爾瓦多、 陳時中
‧ 針灸 、 國際 、 教授 、 講座 、 台灣 、 大學 、 醫療 、 世界 、 組織 、 林昭 、 醫學 、 學術 、 衛生 、 WHO 、 研究 、 中國 、 醫藥 、 榮獲 、 外交 、 會議 、 貢獻 、 美國 、 參加 、 聯合國 、 貢獻獎 、 傳統 、 臨床 、 出版 、 受邀 、 UNESCO 、 國立 、 年林 、 大會 、 中醫藥 、 提升 、 中醫 、 積極 、 參與 、 舉辦 、 發表 、 擔任 、 演講 、 教科文 、 中心 、 客座 、 外交部 、 專家 、 合作 、 部長 、 肯定‧ 組織 、 中國中醫科學院 、 止痛 、 布希 、 世界 、 醫衛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技術 、 成果 、 外交部 、 亞洲 、 Passion and Care 、 主編 、 美國帕克萊國際華人事務研究中心 、 JAMES W.GILLAN 、 中西醫 、 Experimental Acupuncturology 、 拓展 、 針灸學新論 、 教學 、 日本 、 教授 、 西班牙 、 地區 、 醫學 、 人員 、 陳時中 、 教育部 、 衛生福利部 、 ORADEA 、 衛生 、 共同 、 Guam 、 美國 、 舉辦 、 中國醫藥學院針灸研究中心 、 榮獲 、 羅馬尼亞 、 領域 、 臨床 、 澳洲國立維多利亞大學 、 頒獎 、 參加 、 舉行 、 經驗 、 台北榮民總醫院 、 針灸 、 積極 、 中醫 、 洛杉磯‧ 香港 、 林昭庚 、 行政院 、 勝茂 、 吳釗燮 、 國立編譯館 、 台灣 、 美國 、 瑞士 、 北京大學 、 金袍獎 、 世界衛生組織 、 中聯 、 中國醫藥大學 、 中醫學院 、 洛杉磯 、 中國醫藥學院針灸研究中心 、 WHO 、 國立馬德里大學針灸研究所 、 沙國 、 布希 、 中華針灸醫學會 、 Passion and Care 、 聯合國 、 羅馬尼亞Vasile Goldis大學 、 沙烏地阿拉伯 、 針灸醫學會 、 昭庚 、 nature雜誌出版集團 、 關島 、 科學院 、 拓荒者 、 中國中醫科學院 、 蒙特利 、 克里斯第雅尼 、 中國 、 臺灣 、 新加坡 、 外交部 、 Mayo Clinic 、 韓國 、 米蘭 、 西班牙 、 世界針灸學術大會 、 陳時中 、 國立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 Pain 、 慈濟 、 蔡英文 、 羅馬尼亞Oradea大學‧ 1.2009 、 WHO 、 Guam 、 JAMES W.GILLAN 、 4.2017 、 Geneva 、 Switzerland 、 UNESCO 、 ICHNGO FORUM 、 4.2015 、 1.1979-1980 、 ORADEA 、 VASILE GOLDIS 、 Health Culti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 Passion and Care 、 Taiwan IHA 、 RCT 、 Mayo Clinic 、 Supportive Cancer Care 、 Therapy for Cancer 、 Acupuncture for Pain Management 、 Experimental Acupuncturology 、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riental Medicine 、 Oradea 、 Vasile Goldis
- 新聞來源:中央社
- 更多生活新聞 »
‧
針灸
、
國際
、
教授
、
講座
、
台灣
、
大學
、
醫療
、
世界
、
組織
、
林昭
、
醫學
、
學術
、
衛生
、
WHO
、
研究
、
中國
、
醫藥
、
榮獲
、
外交
、
會議
、
貢獻
、
美國
、
參加
、
聯合國
、
貢獻獎
、
傳統
、
臨床
、
出版
、
受邀
、
UNESCO
、
國立
、
年林
、
大會
、
中醫藥
、
提升
、
中醫
、
積極
、
參與
、
舉辦
、
發表
、
擔任
、
演講
、
教科文
、
中心
、
客座
、
外交部
、
專家
、
合作
、
部長
、
肯定
‧
組織
、
中國中醫科學院
、
止痛
、
布希
、
世界
、
醫衛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技術
、
成果
、
外交部
、
亞洲
、
Passion and Care
、
主編
、
美國帕克萊國際華人事務研究中心
、
JAMES W.GILLAN
、
中西醫
、
Experimental Acupuncturology
、
拓展
、
針灸學新論
、
教學
、
日本
、
教授
、
西班牙
、
地區
、
醫學
、
人員
、
陳時中
、
教育部
、
衛生福利部
、
ORADEA
、
衛生
、
共同
、
Guam
、
美國
、
舉辦
、
中國醫藥學院針灸研究中心
、
榮獲
、
羅馬尼亞
、
領域
、
臨床
、
澳洲國立維多利亞大學
、
頒獎
、
參加
、
舉行
、
經驗
、
台北榮民總醫院
、
針灸
、
積極
、
中醫
、
洛杉磯
‧
香港
、
林昭庚
、
行政院
、
勝茂
、
吳釗燮
、
國立編譯館
、
台灣
、
美國
、
瑞士
、
北京大學
、
金袍獎
、
世界衛生組織
、
中聯
、
中國醫藥大學
、
中醫學院
、
洛杉磯
、
中國醫藥學院針灸研究中心
、
WHO
、
國立馬德里大學針灸研究所
、
沙國
、
布希
、
中華針灸醫學會
、
Passion and Care
、
聯合國
、
羅馬尼亞Vasile Goldis大學
、
沙烏地阿拉伯
、
針灸醫學會
、
昭庚
、
nature雜誌出版集團
、
關島
、
科學院
、
拓荒者
、
中國中醫科學院
、
蒙特利
、
克里斯第雅尼
、
中國
、
臺灣
、
新加坡
、
外交部
、
Mayo Clinic
、
韓國
、
米蘭
、
西班牙
、
世界針灸學術大會
、
陳時中
、
國立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
Pain
、
慈濟
、
蔡英文
、
羅馬尼亞Oradea大學
‧
1.2009
、
WHO
、
Guam
、
JAMES W.GILLAN
、
4.2017
、
Geneva
、
Switzerland
、
UNESCO
、
ICHNGO FORUM
、
4.2015
、
1.1979-1980
、
ORADEA
、
VASILE GOLDIS
、
Health Culti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
Passion and Care
、
Taiwan IHA
、
RCT
、
Mayo Clinic
、
Supportive Cancer Care
、
Therapy for Cancer
、
Acupuncture for Pain Management
、
Experimental Acupuncturology
、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riental Medicine
、
Oradea
、
Vasile Gol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