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推動永續地方學,臺科大『城南講堂』共探社會實踐與教育學創新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今(2024)年12月6日舉辦「城南講堂」,以「師生共構的永續地方學」為主題,邀請東海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等多位學者,共同探討如何透過「通識學院化」與「跨領域學習」策略促進專業與人文之間的對話,以實踐具有在地創生、行動學習之永續地方學。同步舉行的「社會實踐博覽會」則邀請台灣大學系統三校師生參賽,展示學生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成果,涵蓋主題多元,包括城南在地、異鄉情懷、永續再造等。活動中更以創意擺攤和限量手作MBTI環保手提袋推廣永續概念、精神與實踐。

本次講堂聚焦於「通識學院化」與「跨領域學習」兩大主題。「通識學院化」主題邀請東海大學共同學科暨通識教育中心王崇名主任與東華大學洄瀾學院朱嘉雯院長,分享通識教育的轉型與實踐經驗;「跨領域學習」主題則邀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王俐容副教務長、高雄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校友服務暨就業中心職涯輔導組謝秉銓組長探討如何透過實踐計畫與創新課程,培養學生的職場能力與社會責任。此外,中心林宜珍組長與洪秀錦組長也分享臺科通識教育結合課程的特色活動,包括「駐校藝術家計畫」與「城南學院STREAM沉浸式夏校」,展現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與創新成果。

臺科大顏家鈺校長於閉幕致詞時,感謝通識教育中心所有同仁的堅持與信念,並願意擔任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雙向溝通、共創協作的平台,這也宣示科技大學同樣重視通識博雅教育的決心。通識教育中心李思穎主任指出,隨著大學社會責任(USR)理念發展,地方學成為重要策略。如何將永續精神融入通識教育,並應用於社會實踐課程,為本校通識教育重要目標之一。

演講中,東華大學朱嘉雯教授提到111學年度東華大學正式由共同教育委員會轉型而成立跨院系整合教育資源的洄瀾學院,同時創立縱谷跨域學士學位學程,得以在引領學生自主學習,並發展其專業主題的基礎上,全面開展「花蓮學」。而中央大學王俐容教授提及,根據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未來職場需要批判分析思維、創意發想、韌性、領導力等技能。近來年,已經有許多大學陸續投入許多的心力,透過通識課的跨領域實作與訓練培養學生相關之能力。

臺科大通識教育中心洪秀錦助理教授則介紹臺科大通識中心主辦的「城南學院STREAM沉浸式夏校」,一個以跨域溝通協作為宗旨的五天營隊帶領高中職生體驗在地共融精神。透過大學教授與大學生助教的引領與指導,於臺科大校園及城南周邊文化/生活聚落展開跨域實作學習。活動結合社會議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在地人文脈絡,培養積極的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

在講堂的尾聲,舉行社會實踐博覽會決審頒獎典禮,鼓勵師生攜手實踐,將所學回饋社會。臺科大胡宇鵬同學表示,小組以大稻埕為場域,在老師的帶領下,投入了大量心血打造聊天機器人多模互動導遊的程式設計,非常感謝能與老師共創與實踐。通識教育中心林宜珍助理教授表示,這次博覽會想要跳脫本校社會實踐學分的限制,推向一種社會實踐精神的延續,目前許多課程都有PBL的教學設計,因此博覽會中集結許多由師生共構出來的有趣計畫,著重在展現學生的能動性,將熱情與所學專長導向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創造,期許大家帶著這個精神走出校園。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