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抽血案 醫師公會籲建立高風險研究預警機制

台灣師範大學爆發女足抽血爭議,醫師公會今天嚴厲譴責,表達反對非專業人員執行侵入性醫療操作的立場,並呼籲主管機關,應建立高風險研究預警與落實實地查核機制。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去年11月28日揭露,台師大女足教練要求選手配合抽血、進行研究長達數年,不配合就扣學分,違反人體研究法與醫療法相關規定,更涉及非專業醫事人員從事抽血。教育部與國科會將組成調查小組,衛福部指若調查發現涉及醫療機構,必要時將介入。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發布5點聲明,嚴正譴責違反人體研究倫理與非法抽血行為,強調反對非專業人員執行侵入性醫療操作,抽血屬於具侵入性的醫療專業操作,並不因是否涉及疾病診斷而有性質不同。

醫師公會表示,「對於部分論者認為抽血若僅為研究而不涉及診斷治療,即不屬於醫療行為或醫療輔助行為意見,表達強烈反對立場。」侵入性醫療操作本應由具醫療專業資格人員執行,任何非經醫療專業訓練人員均不應執行,此案已涉非法執行醫療行為範疇。

醫師公會並認為,倫理審查委員會(IRB)未盡其職責,呼籲各研究單位應全面檢討其研究倫理審查機制,強化IRB功能;若該校IRB未盡審查監督之責,應依相關法令進行究責。

醫師公會建議,主管機關應加強IRB制度運作的監督、建立高風險研究預警與落實實地查核機制、推動醫學與非醫學院校研究倫理教育常態化;任何藉學術名義對於受試者進行侵害行為者,皆不被允許,且應受到社會與法制的共同制裁。

醫師公會在聲明中也提到,目前許多非醫學院校的研究者,在「人體研究法」施行後,對於研究倫理與人權尊重的觀念仍然嚴重缺乏,應就研究倫理的教育訓練進行加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