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超高!雲科大辦理高級中等學校「智慧水環境科學營」

含金量超高!雲科大辦理高級中等學校「智慧水環境科學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於11月8日舉辦「智慧水環境監測及改善」科學一日研習營隊,邀請斗六高中、西螺農工、永年高中及維多利亞實驗中學的學生齊聚雲科,一同展開融合AI科技、環境教育與永續思維的跨域學習之旅。活動由教育部補助STEM計畫「以智慧水環境監測及改善培育綠領女性人才」指導教授郭昭吟主持籌劃。

研習營活潑開場,學生們認真組隊互動,快速認識彼此,現場氣氛熱烈洋溢青春能量。隨後進入電子系王斯弘老師的AI智慧水環境監測與數據分析核心課程,涵蓋AIoT技術簡介、智慧城市應用,並搭配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程孔祥慧老師,精彩又深入淺出的「碳費上路、ESG當道:你準備好了嗎?」。學生們一邊操作,一邊對老師提出各種想法與疑問:「老師,這個計算能用到大企業,好強喔!」、「這個AI模型能不能幫我們預測我家洗澡水水溫?」師生間熱烈討論,現場充滿創意火花。

下午課程由雲科大郭昭吟教授助教團隊主導帶領,進行水質快速分析實作與STEM挑戰任務。學生分組運用所學,設計「環境監測× AI ×碳管理」創新提案,老師們即時指導、提供靈感與實務建議。值得一提的是,王斯弘老師精於推動產學合作,將科技研究直接應用於環境保護,成果受到環境部肯定,他也表示:「看到學生從學習到創意實作,我的心願就是用科技讓台灣環境更永續。」學生們在全體老師包括智慧科技學院潘志龍老師、環安系萬騰州老師的引導下嘗試各種創新方法,現場各種討論聲此起彼落,成果發表時,每組學生自信分享提案,老師們也熱情互動,鼓勵學生突破思考框架。未來「環境監測× AI ×碳管理」將走入校園,雲科大的老師們將和高級中等學校學子牽起科學的橋樑。

郭昭吟教授作為世界終身前2%科學家,其研究涵蓋水及廢棄物資源化、智慧水環境監測,累積發表高品質論文逾百篇,並主持多項國科會及產學計畫。她表示,前瞻科研將持續研發,但她更重視將專業知識韌性扎根於教育現場:「牽手高中職學生、從基礎開始培育,是我們團隊老師最重要的工作。」她希望透過科學營,啟發學生對環境科技的興趣,並引導學生從學習邁向科研實踐,培育具環境素養與科技應用能力的綠領女性人才。

本次活動不僅促進師生間的交流與實作經驗分享,也為學生與雲科大研究團隊建立了實質的連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維多利亞中學部校長孫嘉芳全程參與活動,與師生一同發想科學議題、交流創新構想,展現出對科學教育推廣的熱忱與前瞻視野。活動結束後,參與師生皆獲得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核發的研習時數證明,成為推動高中階段科學教育實作化的重要里程碑。

郭昭吟教授表示,這是高級中等學校教育訓練的開端,未來將攜手更多學校與企業,推動科研及產學合作,並期待明年四月的成果展,讓學生的創意提案與實作成果有機會進一步展示與實踐,落實大學USR精神,讓科學教育從校園出發,影響地方與世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