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擂台戰3/綠電多沒被台積電買光!三家壽險「這一理由」踏足能源業

金融新擂台戰3/綠電多沒被台積電買光!三家壽險「這一理由」踏足能源業
中租-KY太陽能事業發電容量達1.3GW,是台灣最大太陽能電廠。圖為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圖/黃威彬攝、翻攝自中租企業官網)

[周刊王CTWANT] 為何中租、國泰、富邦、台灣人壽等金融業近年來相繼投資電廠?「長遠來看,若有資金投資興建電廠,可使用20年、25年,評估一度綠電電價相對來說3~4元較低,可自用,還可出售,應該就是這個考量。」一名綠電業者告訴CTWANT記者。

CTWANT調查,中租-KY(5871)大力推動太陽能電廠,從2010年進入設備節能融資服務,踏足到太陽能業務,2012年做太陽能電廠融資,2014年自蓋屋頂型面板太陽能電廠並收購發電量,2015年成立中租能源公司,專注發展綠能事業,不僅與台電簽署20年太陽能售電合約,迄今發電容量達1.3GW,在台灣市占率10%,取得國內最大民營太陽能電廠之位。

國泰集團則有國泰電業,成立於2017年,為為國泰金(2882)旗下國泰人壽攜手國泰地產集團旗下的三井工程合資成立的太陽能專案投資公司,實收資本15億元;國壽持股原為45%、三井工程持股55%,2022年11月國壽宣布以每股12.43元共9.82億元,向三井收購股份,股權提高至70%,即是考量太陽能電廠的長期穩定現金流的投資標屬性,且能達成集團能源轉型目標。

富邦金(2881)旗下富邦人壽與富邦金控創投則在2017年與中信金(2891)旗下的台灣人壽等共同投資成立的禾碩綠電,是一家百分之百投資在國內太陽能電站為主的控股公司,富邦、台灣各持股30%,今年4月皆參與禾碩現增案,透過屋頂型、水面型與地面型及漁電共生太陽能等電站,提供長期營收來源;此外,還共同投資友達旗下的星耀能源。

金融新擂台戰3/綠電多沒被台積電買光!三家壽險「這一理由」踏足能源業
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說,看到現在各產業大老闆帶頭動員企業做淨零減碳,相當佩服。(圖/趙世勳攝)

二十多年前,前環保署長簡又新將他在英法等歐美國家觀察到的「淨零減碳」觀念在台灣推動,並成立永續發展基金會迄今,舉辦了16屆台灣企業永續獎,

「剛開始很多企業都聽不懂我們說的,我們就透過教育的方式,演講、廣播、研討會、論壇等,一個一個說,從企業家到走進校園。」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說。

他觀察,金控股、金融股除了拚股東權益,現在會更在意「永續評比」,因為國內外大型指數包括道瓊、台灣永續50大等,會視企業財報的ESG報告書中了解公司治理、綠電、碳排、投融資的碳排氣候變遷等風險的績效打分數。

「要看金融業拚減碳ESG,可以從獲利表現、顧及股東權益、配合金管會政策等三個角度觀察各家金控、銀行、壽險的做法,就愈加了解為何他們那麼拚綠化。」一位參與再生能源供電的業者分析說。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