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行動主管會報移師林內 推動林內觀光
(記者廖建智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為推動林內觀光休閒等產業發展,今(21)日由縣長張麗善率各局處首長至位於林內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召開第19次行動主管會報,向鄉親說明林內寶隆紙廠周邊環境步道整備、林內車站周邊觀光規劃、農村再生及休閒農業規劃等措施辦理情形及未來的規劃與發展,並與鄉親進行面對面交流,集思廣益,共同擘劃林內產業及觀光發展更美好的未來。
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非常重視林內鄉的觀光及城鄉風貌建設,向觀光局爭取的跨域亮點計畫,將林內寶隆紙廠打造成具有歷史建築、大鐵棚及紙漿槽等兼具藝術、廢墟風格之文青打卡秘境,尤其原台灣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整修後活化為林內驛站,不但保留建築物原始日式風格,也利用該場域提供當地新鮮的農特產品及旅遊諮詢服務,在部落客的分享下,已成為林內新興的網紅景點。
在城鄉建設方面,城鎮之心工程計畫補助林內寶隆兒童遊戲空間再造工程及林北蝶舞廣場工程,已於去年底完工,目前正辦理驗收作業中,預計農曆過年前可以開放使用。另外在林內火車站週邊,縣府除持續推動台鐵倉庫活化外,並將協助林中社區整理車站前一塊閒置國有地,打造一處大人及小孩皆能活動及休憩的空間。
張縣長指出,雲林為農業大縣,農業產值居全國之冠,近年來對於發展觀光旅遊產業更是不遺餘力,在休閒農業方面,分別於山海規劃了華山休閒農業區及金湖休閒農業區,顯示本縣在農村地區的休閒發展具備前瞻性及十足潛力;林內鄉一年四季都有相關的特色景點,春季可賞紫斑蝶、夏季吃芋頭冰、秋季搶水化節、冬季可賞落羽松,縣府將與鄉公所互相配合,推動林內休閒農業發展。
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表示,林內鄉擁有好山好水,張縣長上任後針對林內鄉投入大量經費執行景觀建置,在鄉親關心的農村再生方面,109年縣府以人力培訓、環境改善、區域串聯、整合行銷等四面向推動林內鄉農村再生。在人力培訓方面,開辦產業加工、在地資源解說等相關課程加值在地人才;環境改善方面則建置芋頭造型的「林內芋頭君」及香蕉造型的「蕉朋友」,讓產業與地景結合,成為獨一無二的拍照景點;再透過林內四季體驗遊程的建置進行區域串聯;最後,藉由微電影拍攝,介紹林內特色,吸引民眾走進林內。
農業處長吳芳銘則說,林內鄉因位於濁水溪進入平原地區源頭,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培育許多優良農作物如木瓜、芋頭、白米等,縣府正進行休閒農業園區的規劃,希望透過一級二級三級產業的整合,將林內的水利文化、宗教文化、生態資源、步道景觀串連成帶狀行程,展現林內獨特風味,同時帶動地方發展,增加農業的附加價值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雲林縣政府為推動林內觀光休閒等產業發展,今(21)日由縣長張麗善率各局處首長至位於林內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召開第19次行動主管會報,向鄉親說明林內寶隆紙廠周邊環境步道整備、林內車站周邊觀光規劃、農村再生及休閒農業規劃等措施辦理情形及未來的規劃與發展,並與鄉親進行面對面交流,集思廣益,共同擘劃林內產業及觀光發展更美好的未來。
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非常重視林內鄉的觀光及城鄉風貌建設,向觀光局爭取的跨域亮點計畫,將林內寶隆紙廠打造成具有歷史建築、大鐵棚及紙漿槽等兼具藝術、廢墟風格之文青打卡秘境,尤其原台灣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整修後活化為林內驛站,不但保留建築物原始日式風格,也利用該場域提供當地新鮮的農特產品及旅遊諮詢服務,在部落客的分享下,已成為林內新興的網紅景點。
在城鄉建設方面,城鎮之心工程計畫補助林內寶隆兒童遊戲空間再造工程及林北蝶舞廣場工程,已於去年底完工,目前正辦理驗收作業中,預計農曆過年前可以開放使用。另外在林內火車站週邊,縣府除持續推動台鐵倉庫活化外,並將協助林中社區整理車站前一塊閒置國有地,打造一處大人及小孩皆能活動及休憩的空間。
張縣長指出,雲林為農業大縣,農業產值居全國之冠,近年來對於發展觀光旅遊產業更是不遺餘力,在休閒農業方面,分別於山海規劃了華山休閒農業區及金湖休閒農業區,顯示本縣在農村地區的休閒發展具備前瞻性及十足潛力;林內鄉一年四季都有相關的特色景點,春季可賞紫斑蝶、夏季吃芋頭冰、秋季搶水化節、冬季可賞落羽松,縣府將與鄉公所互相配合,推動林內休閒農業發展。
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表示,林內鄉擁有好山好水,張縣長上任後針對林內鄉投入大量經費執行景觀建置,在鄉親關心的農村再生方面,109年縣府以人力培訓、環境改善、區域串聯、整合行銷等四面向推動林內鄉農村再生。在人力培訓方面,開辦產業加工、在地資源解說等相關課程加值在地人才;環境改善方面則建置芋頭造型的「林內芋頭君」及香蕉造型的「蕉朋友」,讓產業與地景結合,成為獨一無二的拍照景點;再透過林內四季體驗遊程的建置進行區域串聯;最後,藉由微電影拍攝,介紹林內特色,吸引民眾走進林內。
農業處長吳芳銘則說,林內鄉因位於濁水溪進入平原地區源頭,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培育許多優良農作物如木瓜、芋頭、白米等,縣府正進行休閒農業園區的規劃,希望透過一級二級三級產業的整合,將林內的水利文化、宗教文化、生態資源、步道景觀串連成帶狀行程,展現林內獨特風味,同時帶動地方發展,增加農業的附加價值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
新聞關鍵字:
吳芳銘、 張麗善、 打卡、 秘境、 電影
‧ 林內 、 農業 、 休閒 、 發展 、 縣府 、 觀光 、 產業 、 林內鄉 、 推動 、 規劃 、 方面 、 縣長 、 農村 、 芋頭 、 雲林 、 鄉親 、 寶隆 、 環境 、 再生 、 進行 、 城鄉 、 景點 、 工程 、 建置 、 行動 、 主管 、 會報 、 張麗善 、 位於 、 農田 、 水利 、 紙廠 、 周邊 、 步道 、 車站 、 辦理 、 未來 、 表示 、 建設 、 計畫 、 風格 、 活化 、 旅遊 、 成為 、 空間 、 農業區 、 地區 、 四季 、 相關 、 特色‧ 旅遊 、 建設 、 人力 、 吳芳銘 、 景觀 、 位於 、 空間 、 林內 、 再生 、 造型 、 工程 、 培訓 、 透過 、 步道 、 張麗善 、 行動 、 城鄉 、 推動 、 規劃 、 林內鄉 、 水利 、 計畫 、 林中社區 、 鄉親 、 縣長 、 成為 、 特色 、 林內 、 寶隆 、 雲林管理處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 、 觀光 、 車站 、 產業 、 農村 、 紙廠 、 主管 、 區域 、 資源 、 雲林縣 、 周邊 、 未來 、 改善 、 辦理 、 雲林 、 方面 、 農業 、 相關 、 林北蝶舞廣場 、 整合 、 會報‧ None
- 新聞來源:自立晚報
- 更多生活新聞 »
‧
林內
、
農業
、
休閒
、
發展
、
縣府
、
觀光
、
產業
、
林內鄉
、
推動
、
規劃
、
方面
、
縣長
、
農村
、
芋頭
、
雲林
、
鄉親
、
寶隆
、
環境
、
再生
、
進行
、
城鄉
、
景點
、
工程
、
建置
、
行動
、
主管
、
會報
、
張麗善
、
位於
、
農田
、
水利
、
紙廠
、
周邊
、
步道
、
車站
、
辦理
、
未來
、
表示
、
建設
、
計畫
、
風格
、
活化
、
旅遊
、
成為
、
空間
、
農業區
、
地區
、
四季
、
相關
、
特色
‧
旅遊
、
建設
、
人力
、
吳芳銘
、
景觀
、
位於
、
空間
、
林內
、
再生
、
造型
、
工程
、
培訓
、
透過
、
步道
、
張麗善
、
行動
、
城鄉
、
推動
、
規劃
、
林內鄉
、
水利
、
計畫
、
林中社區
、
鄉親
、
縣長
、
成為
、
特色
、
林內
、
寶隆
、
雲林管理處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
、
觀光
、
車站
、
產業
、
農村
、
紙廠
、
主管
、
區域
、
資源
、
雲林縣
、
周邊
、
未來
、
改善
、
辦理
、
雲林
、
方面
、
農業
、
相關
、
林北蝶舞廣場
、
整合
、
會報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