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自己不去思考,如同放任自己怠惰而肥胖


過完年,不少人感嘆年節期間胖了不少,想要減肥,這是在有「自知之明」底下的意識才做的決定。然而,當有些事情,我們連一點「危機」都沒察覺,就不會採取應當的行動了。
既然人們這麼在意「肥胖」,卻很少想過:放任自己的大腦不「運動」,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根據研究,智力是可以鍛鍊出來的,我們常說「活化大腦」,其實就是讓大腦運動。雖然平時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有在動腦,但動腦的事物類型、時間長短等等,因其不同,發展的重點也有異,就好比鍛鍊肌肉,若總是鍛鍊腿部肌肉,你的手臂、胸、腹等肌肉仍無法建立強健的能力,想要整體健康,就需要多元且平衡的鍛鍊。

想想我們在學生時期,有接觸各科目的機會:我們需要背誦單字、詩詞課文,也需要思考數理邏輯、也要動手創作美術工藝……。進入社會後,也許工作範圍受限,有些項目可能就減化或直接消失了,使得鍛鍊項目失衡;或是長期做同一職務,因為熟能生巧,慢慢習慣養成「大腦舒適圈」,久而久之,部分技能也會退化,大腦在某些部分也變得較不靈活。除了生活型態的改變,3C的運用愈來愈重也是一大阻因,大腦需要思考之處漸漸被取代,像是自動選字、語音搜尋等等,動動手指、說說話就能搞定大小事,對人類來說是方便,對大腦來說是危機,愈是便利,讓人愈懶惰,不只身體,還有大腦和心靈。

讓大腦持續活化, 不只是為了變聰明,也是為了身心平衡,而原理和鍛鍊肌肉一樣,不只要「動」,還要動得恰當,包括運動的部位、時間、強度……等等。在日常中能做到的包括許多手動(作)事項,如手寫信寫日記或記帳、做手工藝、做稍微繁複的料理、挑戰困難的組裝模型或拼圖;還有一些身體訓練,例如自己和自己玩猜拳、同手同腳走路、練習丟沙包、單腳站立等等;一些偶然的生活習慣改變,也可以促進大腦活化,像是某一天突然改變上班(學)路線、走路時改變步伐等等。

思考,來自於問題,目的是為了解決它,因此我們需要對周遭狀況的理解與分析,進而判斷並採取行動。所有的思考需要觀察力與想像力,還有邏輯能力、空間認知能力、聯結能力等等綜合能力,才能達到周密的思考。思考並非鑽牛角尖,也不是冥想個三天三夜,就如鍛鍊肌肉,不是一個勁兒地練,而是適時的動、適時的休息、補充適當的營養,大腦也是一樣。
- 本文出處: 個人新聞台
-
新聞關鍵字:
減肥、 運動
‧ 大腦 、 思考 、 鍛鍊 、 需要 、 生活 、 肌肉 、 能力 、 放任 、 肥胖 、 href 、 http 、 photo 、 pchome 、 com 、 tw 、 tinklejam 、 改變 、 運動 、 活化 、 身體 、 如同 、 想要 、 事情 、 危機 、 採取 、 行動 、 在意 、 時間 、 平衡 、 邏輯 、 項目 、 習慣 、 包括 、 一些 、 走路 、 判斷 、 所有 、 適時 、 感到 、 怠惰 、 161469407119 、 過完 、 感嘆 、 年節 、 期間 、 減肥 、 這是 、 自知之明 、 底下 、 意識‧ 想要 、 com 、 減肥 、 pchome 、 包括 、 走路 、 習慣 、 大腦 、 身體 、 項目 、 肌肉 、 感到 、 事情 、 行動 、 所有 、 判斷 、 生活 、 採取 、 在意 、 需要 、 能力 、 活化 、 放任 、 肥胖 、 平衡 、 思考 、 如同 、 時間 、 改變 、 一些 、 邏輯 、 適時 、 危機 、 運動 、 鍛鍊‧ None‧ None
- 新聞來源:個人新聞台
- 更多生活新聞 »
‧
大腦
、
思考
、
鍛鍊
、
需要
、
生活
、
肌肉
、
能力
、
放任
、
肥胖
、
href
、
http
、
photo
、
pchome
、
com
、
tw
、
tinklejam
、
改變
、
運動
、
活化
、
身體
、
如同
、
想要
、
事情
、
危機
、
採取
、
行動
、
在意
、
時間
、
平衡
、
邏輯
、
項目
、
習慣
、
包括
、
一些
、
走路
、
判斷
、
所有
、
適時
、
感到
、
怠惰
、
161469407119
、
過完
、
感嘆
、
年節
、
期間
、
減肥
、
這是
、
自知之明
、
底下
、
意識
‧
想要
、
com
、
減肥
、
pchome
、
包括
、
走路
、
習慣
、
大腦
、
身體
、
項目
、
肌肉
、
感到
、
事情
、
行動
、
所有
、
判斷
、
生活
、
採取
、
在意
、
需要
、
能力
、
活化
、
放任
、
肥胖
、
平衡
、
思考
、
如同
、
時間
、
改變
、
一些
、
邏輯
、
適時
、
危機
、
運動
、
鍛鍊
‧
None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