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精密智造最前線:兩岸媒體探訪南靖園區與東剛企業

【記者 賴品心/福建漳州 報導】
兩岸產業特色園區 聚焦融合發展熱土
6月12日,清新福建行兩岸媒體采風團走進福建漳州南靖闽台精密機械產業園,深入探訪這座承載兩岸產業融合使命的特色園區,並實地參訪龍頭企業漳州東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見證從園區到企業的融合成果與創新實力。
作為福建推動兩岸產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承載地,南靖閩台精密機械產業園自2011年列入「闽台产业合作五区十园」以來,不斷升級發展,2017年完成整體規劃後啟用現名,並於2019年將服務中心升格為縣政府直屬單位。2023年園區機構持續優化,形成更完整的行政與服務體系,成為台資精密機械落地發展的首選平台。
園區總規劃面積達21.3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約9.5平方公里),採用「豐田園、山城園、高新園」三園聯動模式。2024年,園區12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54.15億元,占南靖縣總產值七成以上,當中精密機械產值突破百億元,27家規上企業成為產業主力,其中包含東剛精密機械等亮眼台資企業。

▲園區內共有58家台資企業,其中27家專注於精密機械領域。
目前園區內共有58家台資企業,其中27家專注於精密機械領域,產值接近50億元,數量占比近半。南靖本地約200名台胞中,多數祖籍福建,血緣、地緣、情緣的交織,使得兩岸產業合作更具溫度與厚度。園區亦持續參與“知名台企漳州行”、兩岸智能製造論壇、廈門工博會等活動,拓寬產業交流網絡。
園區自2011年起先後獲評「省級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等多項榮譽。地理上距南靖動車站僅3公里,可迅速連接廈門機場與港口,交通物流便捷。水電設施完善、職業院校配套到位,加上30萬平方米空置廠房與千畝用地儲備,發展空間充足。
從上游煌興機械的大型鑄件生產,到中游桓成精機、長青精密的零部件加工,再到下游東剛精機、萬寶機械的終端設備製造,園區已形成一條從材料到整機的完整精密機械產業鏈。東剛精機五軸加工中心獲評省首台套技術裝備,長青精密產品亦出口美國,展現強勁技術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探訪東剛:精密製造的創新樣本
在東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媒體團見證了一家台資企業如何在大陸深耕創新。公司成立於2006年,註冊資本300萬美元,主攻三軸以上數控機床與伺服系統,年銷售額超過8000萬元,為園區內標誌性「智造龍頭」。其VMC系列、VT系列等產品在行業內廣受好評。
東剛自2012年起三度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23年更入選國家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擁有五軸多聯動、柔性生產線等核心技術,並取得兩項發明專利與二十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展現持續創新的能力與速度。五軸加工中心機在各級創新大賽屢獲佳績,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東剛精機,精密製造的創新樣本。
東剛產品不僅暢銷珠三角、長三角,更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遠銷東南亞、俄羅斯、韓國等地。企業通過ISO質量體系認證、推行6S管理,建立嚴謹的全流程品管體系,為「中國製造」注入台灣技術基因與國際品質標準。
公司長期與漳州職業技術學院、龍岩技師學院等合作設立實習基地,培養技術人才,為園區產業發展注入源源動能,展現其作為龍頭企業的帶動與引領作用。

▲東剛精機生產基地現場介紹。
此次兩岸媒體的深度走訪,不僅全景呈現南靖園區與東剛企業的發展成果,更搭建起兩岸精密機械產業合作的溝通橋樑。未來,園區將持續釋放政策與區位紅利,吸引更多台資企業進駐,打造兩岸產業融合新高地;東剛則將以創新為引擎,朝向更高端的「智造」未來穩步邁進。(照片記者賴品心翻攝)
- 記者:好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