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金廈生活圈的具體建議/周陽山

改善金廈生活圈的具體建議/周陽山

周陽山

「滿遭損,謙受益」,這句話對於目前幾近冰封的兩岸關係而言,實在非常貼切,而且深具建設意義。近日陸委會一改過去「戰鬥綠」的強硬姿態,積極呼籲大陸恢復陸生來台就學與陸客來台觀光,就是深刻了解到「滿遭損」的現實困境,實在亟需突破;尤其是在美國總統川普明年初即將訪問北京,力圖改善中美關係之際,如果再無所作為,台灣恐怕就會變成「菜單上的交易籌碼」,等著要被兩大強權宰割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現實的壓力迫在眉睫,時不我與,情勢日益艱危,實在不可不慎。

解決當前困境的突破口之一,是善用大陸主動設計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尤其是在2019年1月正式提出的「新四通」建議,儘早促成「通橋」、「通電」、「通氣」等任務的落實(「通水」任務已先完成)。由於陸委會堅持上述各項任務絕非「地方自治事項」,必須等待中央政府點頭方可實施,但迄今已歷6年許,仍無任何對策。但現在已經等無可等,實在是拖不下去了。

究實而論,現在應解決的是下列問題:
一、明年廈門翔安機場即將完工,而連接廈門本島至大嶝的「廈金大橋」也在快速動工,預計亦將於明年完成;由於翔安機場的飛行空域與金門尚義機場空域高度重疊,為解決航空安全問題,實有賴兩岸官方談判方可配合完成。由於機場所在地大嶝(大陸)至官澳(金門)的直線距離僅約3公里,無論是建橋、設海底隧道,通航客輪或通行地下鐵,均有待雙方面對面的協商,方可落實。如果地方政府未獲授權,無法進行協商,這些攸關金門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建設任務,均將成為泡影!而損失的則是所有的百姓。

二、興建中的金門水頭小三通新通關大樓明年底即將完成,而舊大樓如何處理利用尚在未定之天。但廈金之間的民生物資,長年來卻受限於封閉的政策而無法貨暢其流,包括蔬菜丶水果、水產品均無法自近在咫尺的廈門進口,結果導致金門地區物價高昂,約為廈門市價的2至3倍,只好仰賴台灣方面提供,品質與新鮮度倍受考驗。而其解決之道,係將舊大樓改設為民生物資檢驗中心,由政府把關,一旦檢驗核許之後即可當場販售給一般市民,藉此平抑物價,並還利於民。

三、金門大學原先不受陸生招生的名額限制,但目前亦已停招。若能授權金大與福建省教育廳直接洽談,引進閩省學生,將可快速解決金大招生不足問題,並開啓陸生來台就學的另一道窗口,誰曰不宜?

四、目前規定陸客來金門後不可進一步赴台參訪,若能開放赴台旅遊管道,將可大幅度增加台灣地區的觀光人口,並促成金門的經濟成長,進一步也可改善停滯中的兩岸民間交流和互動關係。(照片翻攝示意圖)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