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秋天的腳步/羽翎

羽翎
地理老師曾講“一雨成秋”。一場雨讓酷熱的暑氣止歇,風吹在身上涼爽宜人,真有一種再世為人的感覺。
秋雨細而密,連綿而溫柔,仿佛天地間有位無形的織女,以雨絲為經,風聲為緯,在天地間紡織一匹薄如蟬翼的流光。推開窗,涼潤的氣息隨即湧入,驅散了滿室的浮塵與燥熱。倚窗聽雨,仿佛能聽到時光流動的聲音,聽到自我內心的迴響。它從青瓦屋簷落下,是清脆的“滴答”,如木魚點點,讓人心神安定;它灑在梧桐葉上,是溫和的“沙沙”,似情人低語,繾綣纏綿醉人。秋雨清洗著世界,也洗濯著人心,讓浮躁的歸於平靜,讓喧囂的趨於沉寂。
雨後的天,水洗過一般瓦藍清明,被幾朵閑雲襯托得格外高遠。風也變得溫馴而謙和,泥土的芬芳、枯葉的澀香、草木的清香混雜在一起,構成了秋日獨有的基調。
植物紛紛脫去張揚的綠袍,換上了金色、赭色、赤色的禮服。在銀杏的葉子轉黃之前,沒有人會注意到它的美麗。忽然,一夜之間,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一排排的銀杏樹鍍上了金光,但也就是這一陣雨的功夫時間,銀杏的葉子又唰唰地落盡了。公園的水邊蓼花紅了。細弱的紅蓼,有一種淡遠縹緲的美感。宋徽宗的《紅蓼白鵝圖》裏,紅蓼硬而有節的花枝、疏離的葉片和垂墜的花穗,畫出了一派秋天的景致。
暮色降臨,華燈初上,雨裏每一個燈都暈開來,像一朵朵模糊的菊花。秋雨確實有這般魔力,賦予尋常世界一種特別的氛圍感,一種朦朧又纏綿的詩意。院牆邊的牽牛花,被雨水濡濕後,那藍色或紫色的花瓣,像暈染開的上好徽墨,帶著一種古典的秀麗。幾只麻雀藏在桂花樹濃密的葉片下,時不時探出濕漉漉的頭,抖一抖羽毛上的水珠,彼此啾啾地叫幾聲,聲音短促,也隨著雨聲變得格外清晰、熨帖。地面被打濕,變成一面深赭色的鏡子,倒映著灰色的天空、屋簷的剪影與偶爾經過的人影,世界平添了一份對稱的美感,宛如馬勒《第五交響曲》中那催人淚下的柔板,溫柔而深沉。
年歲漸長,更容易對著四時興替心生感慨。秋天,好像人生的歸航時節。遙看前路,發現那條跋涉的山路似乎已越過了峰頂,開始看見平緩的下坡。宋人蘇東坡當年行至黃州,歎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至半途的心境,是一半堅強一半脆弱,正如秋日的天氣,一半明媚和暖,一半薄涼清寒。這是生命的規律,夏的葳蕤繁茂自然可戀,但顆粒歸倉、澄澈平和的秋,亦是一段值得咀嚼的良辰嘉時。
聽,這一場綿綿密密的涼雨,就是秋天走近的腳步聲,一下,一下,不急不躁地,踏在青瓦上,落在將殘的荷葉上,也落進了我們渴望安寧的心裏。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