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盜羅賓漢再現!法國立案調查羅浮宮遭劫案

【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2025年10月19日9時30分左右,4名蒙面嫌疑人利用升降裝置,從羅浮宮外牆潛入阿波羅長廊展區,使用角磨機暴力破壞展櫃,劫走拿破崙時期的珍貴珠寶。行動全程僅耗時7分鐘,期間曾威脅保全人員,隨後駕摩托車逃離。案發點距離《蒙娜麗莎》展廳僅250米,且為開館後半小時的遊客高峰時段。
法國文化部確認被盜文物清單有8件珠寶被竊(原通報9件,1件追討),皆為拿破崙家族所屬王室珠寶:瑪麗-阿梅莉與奧爾唐斯王后的藍寶石冠冕、項鍊及耳環;瑪麗-路易絲王后的祖母綠項鍊及耳環;歐仁妮皇后的冠冕(已找回但嚴重損毀)與大襟花胸針(聖物匣式胸針)。損失評估「無價」!被劫文物被法國內政部長稱為“價值無法估量”,拍賣行專家指出單件皇冠或值數千萬歐元,但因其歷史獨特性極難銷贓物。
劫匪逃跑時遺落“歐仁妮皇后黃金皇冠”,被發現時已嚴重損壞。截至10月20日,警方仍在追捕4名在逃嫌疑人,並查獲犯案用的黃色背心。巴黎檢察院以「組織集團竊盜」和「結夥犯罪」罪名立案,案件由巴黎警察局重案組偵辦。法國總統馬克宏譴責此為“對國家歷史記憶的嚴重侵犯”,要求全力追責。

▲劫匪精準掌握盜取羅浮宮阿波羅長廊精華展區珍貴文物。
安保漏洞分析為外部滲透,嫌疑人利用施工區域的升降設備未經安檢進入館內,暴露外牆防護薄弱。而安保反應延遲,警報雖觸發,但保全未及時抵達現場,但展櫃與外窗警報均啟動。羅浮宮日均3萬遊客壓力下,保全人力不足,且施工通道、貨運區成安全盲點。羅浮宮宣布加速部署新一代監控系統、入侵偵測及中央指揮中心,並依據警方近期提交的安保評估報告強化措施。
此為法國近兩個月內第三起博物館劫案:
9月4日:利摩日博物館3件中國瓷器被竊(價值超700萬美元)。
9月17日:巴黎自然史博物館70萬美元自然金塊失竊。
歐洲文物安全情勢嚴峻:2008年以來瑞士、德國、荷蘭等多國博物館連遭億元級劫案。
專家指出國際黑市鏈條隱憂,此類文物因獨特性難以完整銷贓物,但可能透過拆解鑽石、黃金流入地下交易網絡,需全球協同打擊。
竊盜案發生時人流疏散因通道狹窄險發踩踏,遊客對「7分鐘劫案」感到震驚。法國政界抨擊此事為“國家恥辱”,暴露文化遺產保護系統性漏洞。羅浮宮史上多次失竊,包括1911年《蒙娜麗莎》被竊(3年後追回)、1998年柯羅畫作失竊至今未尋獲失事。本次劫案的「精準破壞性」,標誌著專業走私集團對博物館的新威脅模式。(照片翻攝畫面)
- 記者:台灣好報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