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與岩石療育對話:鹿角蕨 × 火山浮石手作植生板

綠意與岩石療育對話:鹿角蕨 × 火山浮石手作植生板

【記者 朱達志/台東 報導】綠意療育逐漸成為現代人追求心靈平衡的重要方式。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發「鹿角蕨×火山浮石手作植生板」結合天然岩石與觀賞植物,以火山浮石的特殊物理性質為基礎,搭配硬化膠固定製成植生板,再與鹿角蕨優雅獨特的姿態結合,打造兼具美觀、實用與療育效果的作品,創新設計不僅為療育課程注入新元素,也為都市綠化與心理舒緩開啟更多可能。該場已於轄區內開辦11場課程,總參與人次達300人,深獲參與者熱烈迴響,期望擴大推廣後,發揮園藝對身心靈療育的力量。


綠意與岩石療育對話:鹿角蕨 × 火山浮石手作植生板

鹿角蕨(Platycerium bifurcatum) 因其外型如鹿角而得名,葉形優雅,深受植物愛好者喜愛,常以垂掛或板植形式栽培,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火山浮石則是由岩漿冷卻形成的多孔岩石,具備輕質、透氣與排水良好的特性,適合作為植生基材。當兩者結合,宛如綠意與岩石進行一場自然對話,能創造獨特美感與展現強烈的視覺效果。

臺東場陳信言場長表示,該場設計的療育課程以「親手打造」為核心,參與者從板材基料挑選與排列、植生板灌製、鹿角蕨品種認識、上板固定到學習養護等步驟,打造專屬自己的療育植生作品。鹿角蕨象徵著生命力的展現,而火山浮石則代表大地的沉穩,融合兩者,如同人在忙碌生活中感受平靜與療育的片刻自在。


綠意與岩石療育對話:鹿角蕨 × 火山浮石手作植生板

「鹿角蕨×火山浮石療育手作植生板」課程已於臺東市(含富岡里)、關山鎮、池上鄉、成功鎮及長濱鄉等處,與各機關學校或法人團體合作辦理,11場次300位參與者年齡介於30至70歲之間,顯示此課程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未來將持續推廣至學校、社區與公眾場域,期盼透過鹿角蕨與火山浮石的結合,讓民眾在園藝手作中體驗自然的療育力量,並獲得面對生活挑戰與克服困難的勇氣。(照片記者朱達志翻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