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島嶼」融合市集、音樂與多元體驗 打造農業新時代生活節

「幸福島嶼」融合市集、音樂與多元體驗 打造農業新時代生活節

【記者 劉春生/雲林 報導】邁入第4屆的「幸福島嶼」活動,今年以「We are…」主題全新登場,延續推廣有機友善農業的初衷,並結合文創市集、音樂演出、沙龍講座及手作體驗,打造跨世代共融的農業新潮流。活動於11月 8 日至 9 日在雲林斗南之森食農教育園區盛大舉行,預計吸引超過兩萬位民眾共襄盛舉。

雲林縣為中部重要糧倉與農業重鎮,全縣有機友善耕作面積持續成長,涵蓋水稻、蔬果、茶葉等多樣作物。斗南鎮農會近年積極推動「環境共生農業」與「食農教育在地化」兩項目標,期望讓民眾在生活中更深刻理解食物背後的土地故事。今年活動在農業部農糧署中區分署指導下,串聯各地農友、青農與文創品牌,打造兼具寓教於樂及永續傳承的年度盛典。


「幸福島嶼」融合市集、音樂與多元體驗 打造農業新時代生活節
▲立法委員劉建國、農糧署中區分署長陳尚仁、斗南農會總幹事張燕容及前總幹事張有澤一同關切農作收成榮景 。(記者劉春生攝)

「2025 幸福島嶼」升級規劃 14 大主題區,內容橫跨食農、文創與永續三大面向,包含秋收農旅、鮮採番麥、野營燒烤、繪本故事、友善餐桌、沙龍講座、食農體驗、秋實音樂、戶外影院、兒童嬉戲、永續惜物、農創市集、農食導覽及抽獎活動。各區主題相互串聯,猶如有機田區中的穩定生態系統,體現萬物共生的理念。

立法委員劉建國也特別出席活動現場,與民眾一同體驗幸福島嶼的熱情氛圍。他致詞時表示:「剛剛聽完好樂團在幸福島嶼表演的樂曲,大家都覺得非常舒服,也感受到滿滿的幸福。幸福島嶼上的所有島民們,從這兩天的活動中,看得到大家內心自然發出的喜悅。我想,土地不只是一個產地,它更是我們心靈的故鄉。」

劉建國指出,這次活動中看到許多新手爸媽帶著小朋友參與實地食農教育,親手採收有機玉米,讓孩子們上了一堂寶貴的課;許多長輩也分享希望減少農藥、肥料使用,讓作物在最自然、最健康、最具土地滋潤的環境中成長,讓消費者「吃得健康、吃得到農民的用心」。他特別感謝農糧署長期協助,也感謝斗南鎮農會張燕容總幹事率領團隊的努力,讓幸福島嶼的影響力逐年擴大,並期盼明年五週年活動能更盛大舉辦,甚至邀請全國及國外愛好有機的朋友齊聚雲林,共度幸福的兩天旅程。


「幸福島嶼」融合市集、音樂與多元體驗 打造農業新時代生活節
▲立法委員劉建國、斗南農會總幹事張燕容、雲林縣議員張庭綺一同關心前來設攤廠商。(記者劉春生攝)

農業部農糧署署長姚士源表示,每年 11 月 11 日的「全國有機農業日」象徵土地與生態的連結,而幸福島嶼活動正是這份精神的延伸。希望透過創新展演與體驗活動,讓更多人以實際行動支持有機農業,讓友善耕作成為全民的生活態度。

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燕容指出,農會持續推動友善環境與教育結合,將食農教育融入社區、校園與生活。今年更邀請在地農友與品牌共同參與,讓「幸福島嶼」成為農業新創的展示舞台。「消費者願意吃,農夫就願意種」,以生活的方式支持農業、實際行動守護土地。

「2025 幸福島嶼」誠摯邀請全國民眾蒞臨斗南之森食農教育園區,一同感受土地的溫度、音樂的節奏與友善農業的力量,用行動耕耘幸福,讓島嶼持續閃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