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科技聚落加速成形 橋科帶動1萬多就業機會及1800億產值

橋頭科學園區啟航 南台灣科技聚落加速成形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高雄橋頭科學園區(橋科)今(14)日正式公布開發與招商最新進度,隨著基礎建設逐步完工及指標廠商陸續進駐,南台灣半導體與智慧製造聚落正加速成形,為地方帶來投資、就業與產業升級的強勁動能。

▲國土署南工分署副分署長葉時旻(右起)、南服中心副執行長陳文亮、南科管理局副局長林秀貞合照。高雄市政府經發局招商處長陳杏怡、都市更新建設組副組長廖佳展等。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陳文亮致詞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陳文亮副執行長表示,橋科是「大南方、大發展」戰略核心,也是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的重要據點。中央與地方合作密切,展現推動南部科技產業聚落及帶動地方繁榮的決心。國土署南工分署葉時旻副分署長指出,橋科區段徵收工程分六個標案,目前均已完工,主要道路將於12月26日啟用,為園區開發重要里程碑。園區規劃涵蓋產業專用區、住宅區、商業區及公園綠地,預期帶動人口移居與生活圈成熟。
橋科產業定位涵蓋半導體、航太、智慧機械、精準健康及產業創新五大領域,預計創造約1萬1千個就業機會,帶動年產值達1,800億元。園區總投資經費超過137億元,包含基礎設施與聯外道路系統,並設有五座滯洪池,防洪能力達百年標準,確保廠商營運安全。

▲南科管理局副局長林秀貞致詞
南科管理局林秀貞副局長表示,橋科目前已有26家核准投資廠商,包括華騰國際、鴻華先進、新特系統及凱舟濾材等,廠商陸續建廠或動工,招商成果穩健。南科今年前八月營收達1兆8,27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0%,展現強勁產業動能。未來將持續整備園區用地、完善設施,並加速AI創新應用,串聯橋科與周邊園區,打造南台灣科技產業廊帶。

高雄市經發局招商處長陳杏怡指出,台灣邁入AI世代,新創團隊在導入AI應用上具優勢,已協助傳統產業改善流程、提升效率。隨著製造、材料設備、IC設計等半導體相關業者陸續布局,南部半導體供應鏈逐步完整,S廊帶逐漸成形。

▲橋科區段徵收公共工程分六個標案,目前均已進入完工階段,主要道路將於114年12月26日啟用,成為園區開發重要里程碑。
橋科正邁向全面啟動,中央與地方將持續攜手,加快建設與招商,打造南台灣科技新核心,帶動產業升級與城市發展。(圖╱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提供)
- 記者:王 苡蘋
- 更多生活新聞 »
